現在很多人常常說的,就是不要去相信任何行業做的失敗人的建議,雖然他們可能說的都是親身經歷,但是那些必定也是失敗的理由,他們不會跟你說失敗的真正原因,或者是說出失敗的背後一些東西,因為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失敗,如果知道了,那麼至少結果會是完全不一樣的了。
當然,關於不要去聽信失敗人給出的建議,相信都能夠理解。但是為什麼又要不去相信自己呢?自信不應該是做事最首先需要的嗎?
對的,這裡指的不要相信自己,並不是說以後的你,而是處於失敗狀態的你,對於社會的行業了解還不深的你,人脈圈子還不夠厚實、經歷的事情還不夠多的你,甚至是太過於年輕稚嫩的你自己。
說這話,也許會有很多的人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但是試問現在的人三分鐘熱度的有多少,基本上都是。因為你喜歡而去選擇,最後沒幾天就變得討厭,失去了所有的耐性,難道這就是相信自己的結果嗎?
年輕一代確實有太多的人在網際網路上紮根,通過網絡的力量超越了很多創業者前輩,但是有沒有想過很多傳統企業的老大,難道他們真的不如年輕一代嗎?他們適應新事物的能力不如一些初出茅廬的小子?還是說他們不夠聰明,經驗還不夠老道呢?
也許他們看得更加深沉,看到了背後的東西。就好像小時候沒有抓過魚的人,會直接從目光看到水中直接往下抓,但是很多熟練的老手,會是往看到的地方往後面一點、再往下一點。這其實就是水面背後的東西。看著別人做著很簡單,你自以為自己很優秀,但是其實你一條魚都沒有抓到,因為你沒有找到背後的秘密,你再強大,再怎麼相信自己,給自己鼓舞,每當你手靠近魚兒的時候,它們總是輕易的逃跑。
那麼我相信自己嗎?當然,我必定相信過自己,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做到極致。但是這樣的相信,全憑一口雞血吊著,用完了之後,再也打不起這樣的激情,你不會一直相信自己,你會慢慢變得多疑,然後開始不相信。
所以我覺得乾脆就不要相信自己,不要相信自己會成功也好,不相信自己失敗也罷。我們要做的是讓別人相信我們。並且我們也去相信一些背後的前輩。
為什麼要相信前輩呢,因為至少他們目前是成功的。並且我們需要先了解清楚,現在的網際網路圈子太大了,各種的自媒體第一人,社交第一人,某某第一人,這些人是有沒有磚家,當然有,所以我們要看清楚背後,不能因為相信自己的判斷而去相信所謂的磚家,那麼其實你又回到了原點。我們靠調查取證,靠眼見耳聽,我們要去驗證方法或者行為是否能夠在社會生存。並不是所有好的東西都能夠套用在自己的圈子裡面的。
這不是悲觀主義,也不是抱怨什麼,僅僅只是個人的所思所想。人不僅僅需要物質,而去也依賴精神世界。而當今精神世界的需求遠勝過物質需求。
比如近期特別火的抖音,大部分都是靚女靚仔的,靠臉就能吸引一大批粉絲,就能夠變現賺錢,速度真的不要太快了。除了這個app之外還有很多的,都是一樣,把人美化虛擬成精神上需求的感覺,所以就說現在人的審美要求高出了那麼多。但是也會有一些暴露出這些美化後背後的東西,很刺骨,很鮮明,所以這一批人也變得很受歡迎。
在我看來這有點像有個極端,我是屬於折中的,大部分人都是,但是卻感覺會變得很平庸。可是古人的折中思想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過猶不及說的就是要折中考量。
也許是時代的需求,又或許是我對於折中的理解有誤區,不管如何,記住,不要相信自己,要相信成功的他,在你可控的範圍內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