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神話給自己製造焦慮

2020-12-02 瓜佳音

現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雞娃的時代。

為人父母者,擔心自己的孩子起點晚,輸在起跑線,所以拼了命的給孩子報課外班、補習班。

焦慮,終極原因還是焦慮。

對自己的焦慮,對孩子的焦慮,對社會的焦慮。

焦慮來源於哪裡?大多數是來自於你所見到的各種成功案例。

注意,我說的是案例,而不是經歷。

案例是什麼?

就是人們在生產生活當中所經歷的典型的富有多種意義的事件陳述。它是人們所經歷的故事當中的有意截取。

注意沒有,案例是對故事當中的有意截取。所以你所看到的並不一定是你看到的。

神話是什麼?

神話是由人民集體口頭創作,表現對超能力的崇拜、鬥爭及對理想追求及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像的故事,屬民間文學的範疇,具有較高的哲學性、藝術性。

注意沒有,神話具有較高的哲學性和藝術性。換句話說神話是不存在的。

所以,當一件事情表現出來對超能力的崇拜的時候,就有了神話的傾向。最重要的是,神話有人云亦云的集體創作特徵。

中國有成語叫做三人成虎。說的多了,謠言也能成為事實。

那麼,我們生活在當代,其實就是生活在案例和三人成虎所形成的神話

你是不是經常聽到如下廣告?

綠豆湯、番茄蛋包治百病,

二十天考上大學,

掌握著三天金規玉律讓你考上哈弗

三十歲成為世界首富

堅持一個月瘦回你青春的模樣

你會不會因為這些廣告而去嘗試了?

老實說,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會去嘗試,直到你發現這絕不可能。

但你又發現說服不了別人,因為別人都在這麼做。

焦慮就這麼產生了。

難道,是我自己不行麼?

對,確實是你不行,因為你一介小平民卻生活在了神話之中,當然是你不行!

一個東拼西湊的故事,一個南截北選的傳言,在加上隔三差五的有人在耳邊磨叨,就被動了形成了你的焦慮。

你以為馬雲沒背景嗎?你以為馬化騰是平民嗎?你以為的大多數不是你以為的,只是事實的很小一部分。例子就不舉太多了……


有興趣的可以評論留言,講出你所相信過的神話

不要相信神話,從神話中走出來,正視自己,遠離焦慮。

生活變得更美好。

相關焦點

  • 不應相信的幸福神話
    我幾乎聽說過所有關於幸福的神話。而最糟糕的是,這些神話其實會讓你不幸福(亂了,是嗎?)——所以,擺脫這些神話,反而是尋找幸福的一部分。嘿,相信這種神話並不是你的錯,因為你一出生就被灌輸了這種美國夢。But this logic is flawed. Achievements don’t protect you from feeling like crap, and they definitely don’t make you superhuman.
  • 日本製造是公知捏造的神話嗎?到底該如何看待?
    日本製造是公知捏造的神話嗎?到底該如何看待?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外國貨開始撕下神秘的面紗,逐漸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話。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網際網路上還流傳外國製造的各種神話。對日本製造的神話更是多了。比如,索尼老闆,直接把隨身聽丟進泳池裡面檢測防水性;比如,餐廳老闆,讓員工用馬桶喝水,保障馬桶的清潔性。
  • 你知道神話是怎麼產生的?神話起源於深刻的焦慮
    神話起源於深刻的焦慮 2020-12-17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恭喜你,又製造出新的焦慮
    懟的一方稱作者別有用心,販賣焦慮,製造恐慌。挺的一方辯解說我們只是要教你們面對焦慮。這不是個辯論環節,我對雙方辯手的觀點沒有喜惡之分,今天就隨便說兩點。1. 販賣,製造焦慮?實不相瞞,焦慮這玩意兒,哪裡需要別人製造+販賣,自己這邊都壓貨無數。一周和人吵了三次架的某人焦慮了。為毛這麼易怒?
  • 清華學生家長經驗分享:不要製造焦慮,孩子「青春期」這樣應對!
    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中,為人父母難免會遭遇各種各樣的「焦慮」;特別是在高中階段,當排山倒海的學習壓力遇見敏感脆弱的「青春期」,父母的心態很容易出現失衡。而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最信任的人,父母的焦慮往往會在不經意間傳導到孩子身上,甚至父母的壓力比孩子都大,這會對孩子的狀態產生非常負面的影響。
  • 一起面對焦慮!接受並戰勝它,相信自己你可以的
    現在生活壓力大,患有焦慮症的上班族也越來越常見,每當焦慮症來的時候,無法忍受的緊張、失眠都會隨之而來,這些都是焦慮症的常見症狀,很多人覺得焦慮症並不是很嚴重的疾病,只需要放開身心就不會焦慮,不需要接受藥物等治療。
  • 不要焦慮,放鬆自己的心情
    這種心情很是複雜,是緊張中略帶一些焦慮,害怕中略帶一些激動。明明告訴自己,放輕鬆,放輕鬆,不要緊張,不要緊張,可最後還是由於緊張過度,而將要做的事情而做砸了。儘量保持平穩的狀態,不要颳風就是雨,也不要抱有太多消極情緒,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生活的周遭。發現當自己情緒過度緊張時,緩解此症狀的最好方式有以下五點。
  • 德國人的嚴謹及德國製造的可靠性是否被神話了?
    這幾天在隨意在網絡上翻一些有關德國的故事,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問,德國人的嚴謹及德國製造是否被中國人神話了?原文如下:德國人與中國人的不同,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同一樣,是一種地域文化差異。德國比較小,人口比較少,勞動力比較昂貴。
  • 不應相信的幸福神話 - Chinadaily.com.cn
    我幾乎聽說過所有關於幸福的神話。而最糟糕的是,這些神話其實會讓你不幸福(亂了,是嗎?)——所以,擺脫這些神話,反而是尋找幸福的一部分。嘿,相信這種神話並不是你的錯,因為你一出生就被灌輸了這種美國夢。   But this logic is flawed. Achievements don’t protect you from feeling like crap, and they definitely don’t make you superhuman.
  • 不要讓焦慮擊潰自己
    除了弟弟,其實我也有些焦慮,主要來自工作上的壓力,最近一段時間實在是太忙了,忙到連休息日都要趕著工作,超大的工作壓力,讓自己的身體出了狀況,血壓直線上升,我倒是焦慮不嚴重,不過感覺很累,很想休息兩天,調整一下自己的工作狀態。什麼是焦慮呢?焦慮到底可怕不可怕?
  • 到底是誰在製造家長的焦慮?
    要想知道家長焦慮的外部因素,我們首先要看一下家長在面對孩子學習時的普遍生存情況是什麼。2.與學校關係的變化 學校一般會把周測或月考的成績直接發給家長,通過智學網平臺,常常最先知道成績的是家長,而不是孩子。作為家長實時知道孩子的成績是什麼感覺呢?如果一直都好那就最好,否則很容易慌啊! 每個班級會建立班群,主要學科也會建立學科群。
  • 存在的神話、語言的神話、歷史的神話
    你在神話世界中找到兩個存在,一個天使所看到的一切正是魔鬼的焦慮——你毀滅了所有幻覺,你無法闡釋幻覺。他們將理性當作人類文明的叛徒,這些阻隔在圍牆內部的生活,像是一種思想的權利遊戲。你走出所有房間,卻還在房間裡面。你誤解了自己的眼睛,並試圖蒙蔽這雙眼睛——在語言的蛻變過程中,只有隱晦的事物才會放射光芒。
  • 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日夜煎熬的焦慮
    不要以為只有神經過敏的人、抑鬱的人、患恐懼症的人才會這樣。事實上大多數人在大部分時候都是這樣的。 焦慮是危險來臨的警笛,驅使我們深思熟慮、冥思苦想,企圖找到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 焦慮就是你的心靈之舌,你的心靈衛士。它讓你暫時從忙碌中抽身出來,停下來做個全面體檢。它樂此不倦,而且不受你的意識控制。即使是在睡夢中它也在掃視著你的生活。
  • 蔡英文散布謊言、製造焦慮的功力了得
    疫情爆發後,民進黨不留餘力製造焦慮縱觀民進黨製造焦慮的方法,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他們就不遺餘力地抹黑大陸,通過媒體和網軍,報導不時信息,而如今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民進黨又針對大陸編造謊言,通過散布焦慮製造民眾恐慌的方式來鞏固自己的地位,謀取政治利益,同時也讓臺灣民眾生活在了焦慮之中。
  • 當輔導機構製造焦慮,販賣焦慮時,我們的孩子無處可逃!
    最近一位朋友和我分享自己的經歷:他兒子上藝術課的樓下,新開了一家思維培訓中心。剛開始營業的時候,被拉著填了一個試聽的單子。昨天去試聽,孩子在裡面上課。課程顧問向我們推薦課程,開口就是:「我們剛剛給孩子做的是降級的測評卷,我們這個校區相對於市區孩子來說水平都偏差。市區中考錄取率多少媽媽們知道嗎?不足50%!
  • 販賣焦慮的人那麼多,你更不要過分焦慮
    當然過去是回不去了,我們應當更新自己分析信息的方式,不要那麼容易把外界的焦慮塞進自己的內心。 所有刻意製造稀缺感的,速成的,不要輸在起跑線的。。。 都是對應人性的懶貪裝。。。 你越焦慮,就越是容易成為他人鐮刀下的綠油油的韭菜。。。
  • 郎朗老婆曬七月身孕美照,卻被網友吐槽:不要再給孕媽製造焦慮了
    郎朗老婆曬七月身孕美照,卻被網友吐槽:不要再給孕媽製造焦慮了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女性真的活得非常辛苦,好東西不敢多吃,為了減肥要鍛鍊要健身要節食有時候還要吃減肥藥所以網友就吐槽吉娜曬出的孕照容易讓孕媽產生焦慮。畢竟沒幾個人能做到像明星一樣,懷孕都7個月了,可卻一點都看不出來,吉娜愛美這點我們是都知道的,可是曬孕照,沒有孕肚,卻重點在突出她自己的美,就讓網友理解不了了。很多寶媽在自愧不如的同時,也在「聲討」吉娜,覺得她這樣容易讓孕媽焦慮,本身有些孕媽在孕期就要忍受身體的各種不適感,卻還要同時忍受這種精神上的壓力。
  • 吉娜懷孕7個月狀態,身材依舊美豔動人,不要誤導和製造焦慮
    #吉娜懷孕7個月狀態#近日,一組吉娜懷孕7個月狀態的熱搜詞悄然登上熱搜榜,原來吉娜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曬出一組自己的生活照片雖然吉娜這組懷孕照片看起來很美豔,但網友們卻不買單,有網友評論:請不要再鼓吹女明星懷孕狀態好了,大部分女性懷孕會胖會腫好嗎,不要誤導和製造焦慮好嗎。
  • 家長被培訓「綁架」,誰在製造焦慮?
    暑期裡,微信朋友圈的一段文字讓何海(化名)莫名焦慮。這是別人眼裡的段子,卻是何海正要面對的現實。何海的兒子剛過完7歲生日,轉眼就要上小學,他的英語剛學到字母「X」,而和他一起上課外班的幼兒園中班的孩子,有的已經能用英語講故事。何海滿心焦慮。
  • 7個關於飛機災難 人們相信的神話
    V哥決定收集一些飛機的事實,以消除流行的乘客神話。1、閃電可以炸毀飛機。這可能讓你吃驚,但實際上閃電擊中飛機遠比你想像的要頻繁。統計數字表明,每架飛機每年至少一次有可能受到雷擊影響,這使得全世界每天大約有50次罷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