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的嚴謹及德國製造的可靠性是否被神話了?

2020-12-13 中關村在線

這幾天在隨意在網絡上翻一些有關德國的故事,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問,德國人的嚴謹及德國製造是否被中國人神話了?原文如下:

德國人與中國人的不同,就像南方人和北方人不同一樣,是一種地域文化差異。德國比較小,人口比較少,勞動力比較昂貴。所以,講究自己動手,什麼事情負責到底,不像中國社會分工如此精細。德國商品信息、價格都比較透明,不像中國銷售渠道如此複雜,各種紛繁複雜的價格策略、營銷手段。所以德國企業是可以靠過硬的質量生存下去的,經過這樣的篩選,能生存下來的企業都是以質量為重的。

如果你認為我怎麼判斷,答案很簡單,我去過德國,也買過Made in Germany的東西,所以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嚴謹。並非神話,而是事實。

德國刀具快而有力

用戶的口碑不會憑空出現,同樣也不會因為極個別人的吹捧而造就「德國製造」的嚴謹。正如現在爆紅的一些藝人,動輒上千萬的粉絲,中國網民才幾個億,佔據了1/10的量不火天理難容。(懂的人都懂~)

說到購買德國的東西,我推薦給各位首先是新秀麗的旅行箱,抗摔、耐造,關鍵還能放很多東西。自重輕,是購物、囤貨、代購、搬家的最佳選擇。

亞馬遜海外購德國貨源「黑五」專場,為您奉上最德國的產品、最超值的產品、最值得海淘的產品。

相關焦點

  • 德國人的嚴謹人設,早該塌了
    曾幾何時,德國鐵路準點率如同神話,如今連德國人都對德國鐵路說:我們正在成為一個嚴謹的笑話——「少年,要體會德式嚴謹的傳說,去搭乘德鐵吧!一趟就能保你對德意志的崇拜瞬間崩塌。」△網友吐槽德鐵不靠譜/微博截圖德國人的嚴謹,神話還是笑話?
  • 嚴謹的德國人,嚴謹的軍用水壺
    德國人的嚴謹性在全世界可是出了名,法國人的浪漫,西班牙人的奔放都不如嚴謹的德國人來得更加實在。作為工業發達的第三大出口國,德國人把工藝水平的嚴謹性發揮的淋漓盡致,「德國製造」可以說是聞名世界享譽全球了。
  • 德國人為什麼這麼嚴謹?
    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義大利人多情,西班牙人奔放。我們喜歡用一個詞語,來高度概括一國人民的特點。浪漫、多情、奔放很好理解,那麼「嚴謹」到底是怎麼個嚴謹法呢?據說如果在街上丟了一元錢,德國人會在遺失區域的100平方米內,劃上坐標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鏡去尋找,嚴謹!德國人有多嚴謹?
  • 德國人嚴謹、細緻的精神,讓「德國製造」成為品質的代名詞
    德國人素來以嚴謹、認真著稱,嚴謹到刻板的地步,甚至有時候表現得有點兒「愚蠢」,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在上海生活的朋友可能知道,上海的地鐵1號線是德國人設計的,2號線是我們自己設計的。我們設計2號線的時候,就發現德國有點兒「傻」,他們在1號線的每個室外出口都設計了三級臺階,進地鐵口要先踏上這三級臺階,然後再往下走。中國人就覺得這三級臺階設計得太蠢了,添了很多麻煩。另外,德國人根據地形地勢,在每個地鐵出口設計了一個轉彎,不直接連通室外。中國的設計師認為這樣做完全沒有必要,這東西是可以節約的。
  • 油布包裡的德國製造
    歐洲實驗社會心理學協會 1985 年的 「民族特性」調查中,所有國家的受調查者都認為德國人更加「嚴謹」(tight),包括德國人自己。59%的西德人相信,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特性。 ▍各國人民對德國人是否嚴謹的平均打分。數據正值為「嚴謹」(Tight),負值為「放縱」(Loose),絕對值大於 0.5 被視為具有顯著性。資料來源:Dean Peabody.
  • (你好德國)說起「中國製造」,德國人最怕什麼?
    (原標題:(你好德國)說起「中國製造」,德國人最怕什麼?)) 這是19世紀末英國人率先使用的一個標籤用來警告人們不要購買質量低劣的德國貨從「山寨大國」到工業製造強國德國人花了125年時間而」Made
  • 從KNIPEX工具看德國製造
    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都有著對德國製造的品質崇拜。德國品牌的BBA汽車在中國熱銷、德國機械在中國有良好口碑,對德國品質的崇拜甚至製造出青島德國下水道的油紙包神話。當然,神話是假的,但是德國製造品質卻是實實在在的。對於德國製造,北京作家薩蘇說過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
  • 「德國製造」曾經是價廉質劣的代名詞,為何如今成為世界的標杆?
    現在德國貨就是質量的象徵,我們日常生活中就經常能接觸到「德國製造」。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德國製造的神話同樣充滿著坎坷和艱辛,說多了都是淚。到了19世紀70年代,德國才搭上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班車,開始勞動密集型的外向經濟,也就是利用國內廉價的勞動力,生產產品出口國外。但是剛開始德國工業羸弱,製造的產品怎樣才能佔有市場?德國人的答案是:山寨。
  • 日本製造是公知捏造的神話嗎?到底該如何看待?
    日本製造是公知捏造的神話嗎?到底該如何看待?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越來越多的外國貨開始撕下神秘的面紗,逐漸成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話。到現在為止,我們的網際網路上還流傳外國製造的各種神話。比如說,為了推崇德國製造,公知們講了一個青島下水道油紙包的故事。
  • 雷司令白葡萄酒的王者,嚴謹低調的德國葡萄酒
    德國人做事嚴謹呆板細緻一絲不苟,成就了世界聞名的德國機械製造,葡萄酒在德國的歷史更悠久,但是其文化屬性也限制了其葡萄酒享譽世界,被耽誤的好酒。德國是一個有著悠久釀酒史的國家,從古羅馬時期就開始釀造葡萄酒。
  • 一把小小的指甲刀看盡德國品質,為什麼德國製造值得敬佩
    "德國製造」是德國的金字招牌,大到汽車,小到螺絲刀,德國製造享譽全球。如今,德國製造已經成了「質量」、「可靠」、"信譽」的代表。德國人對認真、嚴謹、勤奮、規則有著普遍的認同。雖然德國人給我們一種刻板、強迫症的印象,但正是這些才使得德國在機械製造、精密儀器等領域一直保持著第一的位置。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一款有著百年歷史的德國品牌指甲鉗,或許我們從這裡能夠感受一下德國人對產品的追求,哪怕是一個小小的指甲鉗。指甲鉗幾乎是家家必備,如果沒有一把指甲鉗,我們只能用牙啃了。
  • 環球時報:從「油紙包零件」謠言看「德國製造」神話
    「青島下水道存百年德國油紙包」「蘭州鐵橋百歲時收到來自德國的提醒信和維修配件郵包」。儘管有關故事不斷被網友闢謠,並有媒體刊文澄清,但有關蘭州黃河鐵橋和青島下水道的故事近年來不斷「重現江湖」。這些故事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宣揚的主題一致:「德國製造」是獨一無二的神話。當然,國內網絡流傳這類謠言也有發洩對「中國製造」不滿的情緒。
  • 同樣是嚴謹,日本人和德國人有什麼差異?
    德國人的嚴謹偏向準確,精密,程序化;日本人的嚴謹偏向細膩,周全,極致化。德國人的嚴謹是很可怕的,僅僅從諾貝爾獎來說,自設立以來,不到一個億的德國人包攬了諾貝爾獎的一半,基本上可以吊打全球了。德國人也會調侃自己:如果深夜兩三點,你還能在街頭看到有人在等紅綠燈,那肯定是德國人!
  • 德國人有多嚴謹?看看二戰德軍的水壺都設計得如此精緻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二戰讓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德國的強大的軍事實力,也讓我們看到了德國人的精細。就好比他們使用的防毒面具、飯盒、水壺等等,都能從中看出德國人的嚴謹的性格。也許很多人不相信,一個簡單的生活用品怎麼可以看出精細,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說一下,就以德國製造的水壺為例。德國士兵在二戰時候背帶的水壺並不是那種很笨重的,而是一個十分輕巧,而且非常精緻的一個水容器,它們採用的都是鋁材質,這種材料一點都不笨重,極大地減輕了士兵背負的重量。
  • 嚴謹的德國人,卻在二戰投降後,遺忘了這支執行任務的軍隊
    說到德國,我們接觸最多的應該就是德系汽車了,相對於德系汽車來說,細緻嚴謹更加符合德國人的品格!之前有傳言說:蘭州的中山鐵橋就是當年德國人製造的,而且在經過100年時間之後,德國人並沒有放任不管,又派了專家來重新修復中山鐵橋,讓大家再一次見識到了德國人的一絲不苟。
  • 一個鍋用100年,不是開玩笑,這就是德國製造!
    提到產品質量,相信很多人腦海裡都會出現「德國製造」這幾個字!德國人以嚴謹著稱,而德國的產品卻以質量過硬而聞名世界。在家居圈,可以看到一大批德國品牌備受追捧,而他們之所以這麼「靠譜」,跟他們的理念和文化都息息相關。1據相關數據統計,德國人口只有800萬,但是享譽世界、家喻戶曉的品牌卻有2300多個,遍布各個領域。像阿迪達斯、奔馳、大眾、奧迪、博世、施華蔻等品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 有一種品質叫「德國製造」 有一种放心叫WOLL不粘鍋
    德意志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民族,德國人喜歡有歷史記憶的東西。德國有座皇家歌劇院在二戰中被美國飛機全部炸毀,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劇院是過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結果毀於一旦。怎麼辦?  「德國製造」的優勢並不在價格上,連德國人自己都承認「德國貨就是物美價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談價格,但你跟德國人談價格,一刀都砍不下來。德國人甚至不承認有「物美價廉」這回事。
  • 德國人的足球與愛情
    德國人的足球與愛情 德國人對足球的愛,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
  • 從「教育體系」看德國如何創造「工業神話」
    從「教育體系」看德國如何創造「工業神話」 作者:頂思 發布時間:
  • 德國人的家庭教育:陪伴、愛閱讀、習慣培養
    一提到德國,我們腦子中會浮現精良的工業製造、美輪美奐的藝術設計、首屈一指的現代醫療,精誠合作的團隊精神,然後是愛因斯坦、馬克思、黑格爾、尼採、歌德…德國的世界名人群星璀璨,史上獲得諾貝爾的德國人超過1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