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溫州護士學校內,畢業生正在仔細閱讀招聘信息。 錢鵬鶴/攝
昨天,溫州護士學校舉行2013畢業生供需見面會,溫州市包括溫州市中心醫院、市體檢中心等41家醫療衛生單位提供了503個就業崗位,而今年到場參會的畢業生只有87名,護理專業人才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由院長鄭文球帶隊到現場招聘。
「這幾年,溫州的各大醫院都在擴容擴建,臨床一線護士嚴重短缺。」 鄭文球說,新的《護士條例》對臨床一線病房的床護比(病區床位與病區護士之比)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醫院在護理人才配備上捉襟見肘,因此院方希望在此次招聘會上能招到優秀人才。
但實際上,今年溫州護士學校共有畢業生268人,昨天到現場參加招聘會的卻只有87人。「因為畢業生大部分都已經有就業單位了,所以來參加這次招聘會的人比較少。」 溫州護士學校校長許建民說,2004年以來,該校護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率都保持在100%。
在現場,一家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閱讀了畢業生楊夢愉的簡歷後,遞給她一份試用期就業合同,但楊夢愉並不急著籤上名字。
「我想再到一些公立醫院的展位看看,比較好的民營醫院也在考慮之中。」楊夢愉說,自己更傾向於在公立醫院工作,因為在那裡學習機會多。
「前幾天,一家民營醫院希望與學校籤訂專門的人才培養計劃,學校每年向醫院輸送35名畢業生。」許建民說,他婉拒了對方,一是學校的畢業生就業情況比較好,二是想讓學生能充分自主地選擇單位。
對於近來人們熱議的今年畢業生遭遇「史上最困難就業年」的說法,許建民不以為然。「所謂的就業難,根本原因是沒能根據社會和市場需求培養人才。」而職業教育恰恰彌補了這一點,因此在許建民看來,他們學校的畢業生遭到用人單位「哄搶」,也就不足為奇了。
許建民介紹,溫州護士學校目前共有專任教師27人,15個班級,在校生796人,分設護理和藥劑兩個專業。近幾年學校都能在一天內超額完成招生計劃。學校轉型為普通中專後,準備開展「3+2」職業教育,並申請「五年一貫制」職業教育,參與中高職一體化教育試點。計劃從2014年開始,每年招收8個班級共 400名學生,在校學生數穩定在1200人規模。等到學校搬入甌江口新區新校址後,辦學規模可達到普通中專60個班、在校生3000名。
原標題:遭遇「史上最困難就業年」,溫州護士學校的學生依然搶手 87名畢業生「挑」503個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