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黃盒,幾十年不變,這就是王守義十三香。自1984年創立至今,王守義十三香從當初的默默無聞,到現在的深入千家萬戶的廚房,王守義十三香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品牌。
商界的一股清流
現在的商界,大多數公司都以「貸款融資,上市圈錢」為目的,但是王守義十三香作為浮躁的商界的一股清流,它保守內斂,不善於宣傳,也很少出新聞,甚至自創立以來堅持不上市、不融資、不貸款、也不欠款,這樣的企業很少見。王守義和老乾媽一樣,產品上都印著創始人的頭像,都是從小作坊慢慢做大,成為年產值十幾億的大公司,慢慢深入千家萬戶。
王守義於1984年創建了十三香,當時僅僅是一個小作坊,憑藉薄利多銷和良好的信譽,王守義得以迅速做大。算一算時間,自在河南駐馬店創立以來,已經有了35年的歷史。從創立時僅有的100元資金,到成立集團時的8000萬元註冊資金,再到現在的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元,年利潤達到了一億多元,王守義十三香實現了從無到有的過程,是響噹噹的中華老字號。
從王守義創立,到現在的「王氏家族」的第三代人登上王守義十三香的舞臺,王守義十三香一直堅持從不貸款,甚至河南的多家銀行想方設法的登門拜訪,尋求貸款,但是王守義都置之不理。主要是因為王守義十三香擁有很穩定的現金流,曾花費8億元建設現代化廠房,但這些錢都是自己的,沒借銀行的一分錢。
王守義十三香的成功之道
作為中國老字號,王守義十三香之所以這麼成功,主要是因為下面的兩點原因。
首先,誠信為本。誠信無論對人,還是對公司而言,都是極為重要的。而王守義十三香一直就把誠信和產品的質量看作是企業的生命。為了保證十三香的口味純正,王守義十三香對待原料的選擇十分苛刻。花椒必須來自四川、胡椒來自海南、草果來自雲南……對待供應商的管理採取「評定製度」,每年評定不合格的供應商都會被取消資格。王守義之子,現在的王守義十三香調味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長王銀良就這麼說:「調料品是一個小行業,對技術的要求並不高,所以必須腳踏實地的好好幹,王守義十三香最大的靠山就是誠信」。可見,誠信貫穿著整個王守義十三香的產業鏈。
其次,專心經營,不搞多元化經營。王守義創立30多年,從不涉足其他產業,也不搞資本運營,只一心的做調味品。王守義離世前,就留下遺言,不準公司搞多元化,也不準家人做房地產,更不能進入資本市場,一旦掙慣了快錢,就不安心做實業了。也正是因為這份專注,才將一個小小的調味品做出了大文章。
現在的王守義十三香立志要成為「全國一流的民營企業」,相信在王守義的第三代傳人接班以後,王守義十三香將得到新的發展,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