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3月29日深夜許可馨事件觸發以來,至今是第74天,好多網友一直在連續打卡;由於許可馨的不當言論涉及她的父母,大家都認為,許可馨的不當言論是她的家庭教育出了問題才這樣的;
網絡圖片o
01家庭教育不能也無法獨負其責
其實,有時候家庭教育並不一定是造成許可馨的不當言論的主要原因;父母過於嚴格管教有時候出現逆反狀態,如前幾天15歲青島女孩和她母親的悲劇;所以家庭教育不能,也無法獨負其責;家庭教育是受社會時代影響的,是不可能脫離這個時代這個社會的。
藥科大o
02許可馨的父母真的嚴厲要求會怎麼樣?
如果許可馨的父母真的如那位青島的律師那樣嚴格加嚴厲,假如許可馨對她的父母也起了殺心的話,這無疑可能又是一場社會和家庭的悲劇;當然,這也反過來說明了許可馨的父母真的是廣有「人脈」,整個的S州可能就是人家的「平臺資源」,所以也用不著嚴格地嚴厲地教育要求自己的女兒,所以,也不會造成這樣的家庭和社會悲劇。
美麗的蘇州o
青島張姓女律師的家庭教育,也從側面反射出雖然作為中產的律師,其人脈和資源相對普通人家來說,已經是佔據優勢了,但即使是這樣,對待自己的女兒,也無法在人脈資源上呼風喚雨隨心所欲,也要對自己的女兒在學業上嚴格要求,以至於嚴厲地變為苛刻;假如這位張律師的能量與許可馨的父母相當,我想,也不會對自己的女兒如此嚴厲要求了。
網絡截圖o
03家庭教育不能獨立於社會風氣
所以,所謂家庭教育是絕對受社會大環境,受我們這個大時代的影響,無法,也不可能獨立於社會風氣的;
學校的教育同樣也是如此,現在學校所從業的老師,說白了不過就是一種掙工資的工作,學校有學校的一套制度,目的也就是為了完成教學大綱上的要求,一切的考核手段和方式,也同樣是為了教學大綱的要求來進行的,不能,也不可能為某某學生的言論和行為負責;學校教育也同樣是受社會時代影響的,同樣是不可能脫離這個時代社會的;你不可能要求學校和老師對每個學生的不當言論負責。
學校教育o
04許可馨爸媽的「人脈」解讀
辦事靠「人脈」是一種習慣一種風氣,雖然我們現在社會網上辦事公開化標準化,但在現實上有些事情還是看「人脈」的,這裡「人脈」形成了一種特殊的資源,在有「人脈」的人手中,事情得以流暢的辦到。這種特權資源的展現,如果用在負面之處,那勢必引起人們的特別關注;網民們對此尤其關注而窮究不舍;
美麗的蘇州園林o
這不難理解網民們為什麼對許可馨的父母那麼地關心了,人們對許可馨的父母的「人脈和金錢」,為許可馨所構造的基礎,具有豐富的聯想性;其母校,其出生於美麗富有的城市,都與許可馨的父母有了莫名其妙的聯繫,同時也都與許可馨也建立起這樣的聯繫。也許是人們過度地解讀了這一問題。
留學問題o
05 是不是公派留學,相互矛盾的2種表態
如從許可馨自己發布的信息來看,她自稱就是一名公費留學生,也就是拿著國家的公款到國外留學的留學生。要申請公費留學,學業必須有一定的成就,品德上也要兼優。但許可馨的母校連夜聲明表示,許可馨屬於個人自費留學,並不是公費留學。其後,國家留學基金管理中心也聲明;「發表不當言論的許某並非公費留學。」
留學生o
網民們眼見著兩者相互矛盾的表態,自然將許家「人脈和金錢」的能量無限想像,將好多分散的事情整體化和邏輯化;由是許可馨事件再次走向高潮。話到這裡就此打住,無論怎樣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看來都是脫離不了社會的大環境的;同樣,人們對許可馨不當言論的關注,其實就是對社會的一系列不公平現象的糾結和不滿,許可馨的父母「幸運」地被他們的寶貝女兒帶進了這個漩渦!
網絡截圖o
自從3月29日以來,許可馨事件至今是第74天了,從網絡所傳許可馨的最新言論;「我芳齡24,留美研究生一枚,爸媽很好,爺爺健康長壽,美國親戚對我很好,有男友,生活超級開心,不回國了。我的家事介紹完了,還問嗎?小粉紅們天天打卡問隱私,沒事幹嗎?」來看,許可馨這一家人是多麼地「和諧」啊;而許可馨本人又是那麼「鬥志昂揚」;我們能將奈何?
許可馨事件已2個月零7天,現實給她上了最生動有效的一課!
從許可馨到安安,富有的家庭,都是怎樣「富養女兒」的呢?
一個月前,許可馨說要把百萬美元捐給國家,什麼時間捐?
敢公開身份信息算什麼,許可馨敢公開在美國的生活費及來源嗎!
沒有錯!憑什麼給「一群耗子」道歉?許可馨這不是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