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出生的時候,是非常嬌貴的,在衣食住行每一個方面,父母都要做到細心呵護才行。
在生活中有些新手媽媽對於剛出生的孩子餵養方面,是沒有經驗的,就會讓孩子出現腹脹腹痛的症狀,也就是嬰兒餵養困難的症狀了。
鄰居家的小孩就是剛出生不久的,作為一個新手媽媽,很多事情都讓她手足無措,特別是餵養方面,她就過來諮詢我,她說她的小孩現在20天了,體重是在4.7KG,剛出生的時候是3.7KG,體重方面正不正常?母乳跟奶粉餵養寶寶,畢竟母乳不是很多,奶粉也必須要吃著;問我一天要給孩子吃多少,吃幾次,不吃又怕餓著,吃多了又怕撐著。
相信也還有很多新手父母,在餵養方面有很多的問題,是不太清楚不太了解的。
據統計調查,就新手爸媽對於給寶寶衝泡奶粉的事件來說,只有20%的父母是完全清楚的,30%的父母是處於迷糊的狀態,剩下的50%完全依靠於月嫂,當然啦,還有不少經驗豐富的老人。
前段時間在網上看到過這麼一則新聞,溫州一個剛出生半個月的寶寶朵朵,就是因為爸爸衝奶粉不當,所以導致了「腸壞死」,差點就丟了性命。
就是由於爸爸的無知所導致的,每次衝泡奶粉的時候,多舀了一勺奶粉;擔心寶寶會吃不飽,造成營養不良的現象。
爸爸的初衷是好的,可是,好心往往就是會辦壞事。
寶寶每日的攝奶需求是有標準的,每次多加一勺奶粉,導致奶液的濃度以及滲透壓增高,就會造成寶寶腸壞死的現象。
所以在生活中,父母餵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
1、注意正確的餵奶姿勢
①坐位餵奶
媽媽要自然坐在凳子上,雙腳放在地上,若是覺得腿的位置太低了,就可以在雙腳上放一張矮凳子,這樣的話就不會讓媽媽的下肢肌肉感到疲勞;背部最好是靠在椅背上,或者是可以支撐的物體上,將寶寶的放在媽媽的大腿上,媽媽用手摟著寶寶的頭部、頸部以及肩部,讓寶寶的身體跟媽媽的腹部可以緊密貼合在一起,然後就可以餵奶了。
②臥位餵奶
如果是睡覺的時候,就可以採取臥位餵奶的方式;媽媽側身躺在床上,用一隻手託住寶寶的頭頸部,再進行餵奶就可以了;畢竟有些剖腹產的媽媽,可能側身會比較困難,就可以採取這樣的臥位餵奶方式哦。
③環抱式餵奶
所謂的環抱式餵奶方式,就是把寶寶抱放在媽媽的身體一側,再進行餵奶,若是有雙胞胎或者是剖腹產之後的媽媽,都可以採取這樣的姿勢哦。
2、堅持母乳餵養
對於新生兒寶寶來說,母乳餵養才是最正確的方式,畢竟母乳是孩子最安全最理想的食品,不僅僅是對孩子好,對母親也是非常好的。
母乳餵養的好處也有很多,可以增加母親與新生兒之間的感情;母乳中含有大量的乳酸桿菌,對寶寶的腸道是有好處的,可以提高寶寶的免疫力,防止寶寶患傳染性疾病;而且母親還可以通過母乳餵養,防止一些惡性腫瘤的產生。
我家的寶寶現在兩歲多了,從他一出生,我就是堅持著母乳餵養的,即使身邊的人跟我推薦什麼牌子的奶粉,我都堅持不要,我認為母乳才是最好的選擇。
也幸虧我堅持了母乳餵養,所以寶寶的身體素質很不錯,抵抗力好,很少出現感冒或者是肚子不舒服的現象,寶寶的身體倍兒棒,對我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哺乳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次數,三個月齡的寶寶應該頻繁吸吮,每日不少於8次,是可以使媽媽的乳頭得到足夠的刺激感,促進乳汁的分泌;4-6月齡的寶寶要逐漸定時餵養,每3-4個小時一次,每日大約6次,可以逐漸減少一下夜間哺乳,幫助寶寶形成夜間連續睡眠的能力。
母乳的餵養量也是要好好注意的,三個月齡內嬰兒的奶量是500-750毫升/天,4-6個月齡嬰兒800-1000毫升/天,隨著月齡的增大,逐漸減少夜間的哺乳;而六個月以後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每日的奶量保持在600-800毫升,每天餵奶3-4次就可以了。
而且我們要堅持母乳餵養至少六個月,對於六個月的寶寶進行純母乳餵養的話,是可以實現最佳的生長、發育以及健康成長的。
3、奶粉衝泡要試溫
在給寶寶用奶瓶餵奶的時候,一定要先試溫,可以滴幾滴奶在媽媽的手腕或者是手背上,試一下它的溫度,不會燙也不會過於涼的話,就可以給寶寶喝了。
大人們千萬不要自己用嘴去試溫哦,畢竟大人跟新生兒的口腔對溫度的耐受是不同的;且成人的口腔中所含有的細菌是非常多的,用嘴去試溫會汙染到奶嘴,讓細菌從奶嘴入侵到寶寶的身體;而且奶液要填滿奶嘴,儘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哦。
4、奶具消毒
新生兒所用的奶瓶、奶嘴、湯勺、鍋子等,在每一次餵養結束之後,媽媽們都應該仔細清潔以及消毒奶瓶,否則很容易讓細菌殘留在奶瓶上面,汙染奶嘴以及奶瓶,那麼下一次寶寶喝奶的時候,就會將這些細菌連同帶入到寶寶的身體裡面,從而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影響。
可以放在固定的消毒容器內,最好是帶蓋的鋼精鍋中,以此來保證清潔和消毒的質量。消毒完之後,如果沒有烘乾功能的消毒器,要記得要把奶瓶晾乾,存在水分,並且在密封空間當中,很容易滋生細菌和異味。
5、注意母乳以及奶粉存放時長
不管你家的寶寶是喝母乳還是奶粉,都必須要重視這個問題,奶瓶中的母乳以及奶粉的常溫存放時間都不能大於一個小時,超過一個小時的話,就會出現變質的情況,寶寶喝了之後就會對身體造成不良的影響。
開了罐的奶粉,一個月內要喝完,喝不完就不要再給寶寶喝了,奶粉長期與空氣接觸,易氧化變質,潮溼結塊,營養成分也流失大半,再喝不利於寶寶的腸胃健康,也沒有什麼營養了。
而且給寶寶餵養奶粉的話,一定要注重奶粉的來源渠道,不要去貪便宜買沒有質量保障的奶粉,防止出現食品安全的問題。
有些媽媽可能會覺得國外奶粉就是比國內奶粉好,其實不是這樣的,奶粉都是按照母乳的標準生產的,比的是哪一個國家的配方更加科學、配比更加合理、以及技術的高端。
奶粉只選好的,不選貴的,好的奶粉在營養配比上,一方面要非常接近母乳,一方面要符合寶寶成長發育的科學原理,另一方面還要保證寶寶對營養的吸收。
6、按寶寶年齡階段科學餵養
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體內所需的營養成分不同,像0-6個月齡的寶寶適合喝1段的配方奶粉,6-12個月的寶寶就需要喝2段的營養奶粉,1-3歲則需要過渡喝3段配方奶粉。
適合小月齡寶寶喝的1段配方奶粉,沒有過多強調某種營養的供給,這個時候的寶寶消化器官尚未發育完善,只需要選擇好吸收、好消化、科學配比的配方奶粉便可。
當寶寶長大一些的時候,體內所需的營養素也需要更多,因為這個時候的寶寶可能會缺失鈣、鋅營養的成分,且大腦也在快速發育中,媽媽應該給寶寶選擇含有對消化系統、智力有益的多維營養配方奶粉,保證孩子營養的均衡全面。
當孩子喝3段奶粉的時候,這個時候已經是處於完全斷奶的階段了,體內所需的營養需要更多,衝奶量也要適當添加;寶媽在選擇配方奶粉的時候,也要注重微量元素的供給,讓寶寶可以全面吸收和消化,增強自護力。
7、給寶寶餵完奶要給寶寶拍嗝
寶寶打嗝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它是由於胃裡下部分是奶,上部分是空氣製造成的胃部壓力造成的。
所以在給寶寶用母乳餵養的時候,不要讓寶寶一邊哭一邊喝奶,以免吞下更多的空氣。
在給寶貝選用奶瓶的時候,最好要選自帶防脹氣功能的奶瓶,來避免寶寶吞下更多的空氣,增加寶寶的不適感,造成寶寶打嗝和吐奶。
除了以上外,你還需要在寶寶喝完奶之後給寶寶拍嗝,把氣體排出體外,減少胃部壓力,寶寶胃部壓力減輕了,自然而然地就能夠緩解寶寶吐奶溢奶次數和打嗝的次數了。
寶寶剛喝完奶,不能立馬讓寶寶平躺在床上,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胃部反流,導致吐奶,而平躺的姿勢還會讓寶寶有嗆奶的可能,增加窒息和中耳炎的風險,最好是給寶寶的上半身用一些東西墊起一些高度,讓寶寶消化三十分鐘之後再平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