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需要注意些什麼,過度餵養的5個信號,媽媽需要知道

2020-12-20 老張看職場呀

對於新出生的寶寶來說,母乳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世衛組織及我們國家的相關機構都提倡母乳餵養寶寶。對於新手寶媽來說,由於缺乏經驗及一些必要的育兒知識,所以照顧寶寶會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下面將母乳餵養中需要寶媽注意的一些事項羅列出現,供寶媽們參照:

小月齡寶寶按需餵養,慢慢過渡到按時餵養。

新生兒由於胃容量較小,吃得少。但處於生長發育的旺盛期,代謝快,所以餓得快。因此不能按時間來哺乳。寶寶餓了就要餵奶。注意區別哭不一定是餓!

3個月左右的寶寶,家長需要有意識地鍛鍊寶寶規律的飲食習慣,按時餵養。根據體質、個頭大小等因素決定寶寶間隔的餵養時間,一般3到4個小時左右。這個時期家長需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養成一些不好的吃奶習慣。比如奶水、點心奶。

兩個乳房交替哺乳,如果寶媽們只是一邊順手哺乳,或者是換到另一邊,寶寶不會吃奶,且也抗拒學習的話,建議使用吸奶器吸空不吃的那一側乳房,可以有效避免大小乳。.哺乳之前不需要過度地清潔乳頭,比如消毒,可以用乾淨的溫溼毛巾擦一下。

哺乳時需要和寶寶進行交流,這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好處。不要三心二意地做其他事情,比如玩手機等。小月齡的寶寶,他們眼睛能看到的距離,就是媽媽坐著哺乳時,到媽媽們的面孔的距離。

母乳餵養好處多,但不應該過度餵養。過猶不及,如果過度地餵養寶寶,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也不利,什麼樣的情況才屬於過度餵養呢?寶寶會發出哪些信號表示呢?

表現一、經常吐奶。

吐奶是指寶寶在吃完奶半小時之後,吐出大量的奶。這裡需要提醒一下,吐奶和溢奶是有一定區別的,一般來說,寶寶吃奶時吸入空氣,家長沒有及時拍嗝,會讓溢出少量的奶。如果寶寶經常性地出現吐奶的情況,家長就要考慮是不是過度餵養導致的

表現二、容易腸脹氣

寶寶容易哭鬧,不睡覺,特別是在夜間發生較多。主要症狀是寶寶肚子鼓鼓的、哭鬧時哄不好,越是肚子脹越是要吃,反而腸脹氣更嚴重。

表現三、大小便不正常。

正常情況下,吃得多,排得也多。但有些寶寶,吃得多,排得少。原因是身體裡的消化系統與攝入的食物進度不一致導致的。另外大便不正常的情況,顏色發綠並且有泡沫。

表現四、對吃飯(奶)不感興趣。

新出生的寶寶,餓的時候會用哭鬧來表示。如果寶寶吃得太飽,還沒有消化完,這個時候再給寶寶餵奶,寶寶就會做出一些抗拒或是不感興趣的表現,表示還沒餓,現在不需要餵奶。

表現五、體重增長過快。

一般來說,寶寶滿月之後,體重增加的範圍大約在800到1200克左右。很多老人都認為寶寶胖胖的好,於是過量給寶寶哺乳、餵奶粉,其實這個做法是不對的,體重增長過快對寶寶的生長發育並不利。經常會發現,很多寶寶體檢的時候,查出偏胖,這時候醫生都會建議給寶寶調整餵養方法,不要過度餵養。

寄語:母乳對寶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新手媽媽在哺乳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上面的5點。另外凡事過猶不及,過度餵養寶寶,會增加寶寶身體的負擔,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及身體健康。所以想要做一名合格的寶媽,平時多學習、多積累一些科學的育兒知識,做到適度餵養、精心照顧寶寶的日常,這樣寶寶才能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母乳餵養需要注意這4點,過度餵養的5個信號,媽媽需要知道
    注意區別哭不一定是餓!3個月左右的寶寶,家長需要有意識地鍛鍊寶寶規律的飲食習慣,按時餵養。根據體質、個頭大小等因素決定寶寶間隔的餵養時間,一般3到4個小時左右。這個時期家長需要注意,不要讓寶寶養成一些不好的吃奶習慣。比如奶水、點心奶。
  • 母乳餵養的媽媽不得不知道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什麼時候斷奶合適,我自己會根據自身情況和寶寶的情況來判斷,別人說再多也動搖不了我。斷奶的合適時機從醫學角度來看,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都盡力保持純母乳餵養。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到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添加輔食,並繼續母乳餵養到2歲或兩歲以上。
  • 關於奶粉餵養,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這裡有你需要注意的重點!
    寶寶餵養是嬰幼兒時期母乳餵養、人工餵養、混合餵養等各種餵養方式的統稱。嬰兒餵養可不是一件簡單事,餵養方式不同,需要的技巧就不同,這需要新爸新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餵養方式。下面,筆者整理了幾種寶寶餵養方式,詳細介紹它們的哺育要點和注意事項,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母乳餵養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6 個月內純母乳餵養是最佳的嬰兒餵養方式,最好能持續母乳餵養至 2 歲或更長時間。
  • 關於奶粉餵養,母乳餵養和混合餵養,這裡有你需要注意的重點
    嬰兒餵養可不是一件簡單事,餵養方式不同,需要的技巧就不同,這需要新爸新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餵養方式。下面,筆者整理了幾種寶寶餵養方式,詳細介紹它們的哺育要點和注意事項,希望對爸爸媽媽們有所幫助~母乳餵養
  • 母乳餵養需要注意的三大困惑
    【摘要】一位知名婦產科醫生說,理論上每個媽媽都能純母乳餵養一對雙胞胎,關鍵是堅持!真的很大程度上是關乎媽媽自己的堅持。許多媽媽在母乳餵養的路上有這樣那樣的困惑,一些來自家人、朋友的聲音甚至讓新媽媽動搖。
  • 母乳餵養的媽媽要了解的,5個關於母乳餵養的誤區
    據有關調查,在母乳餵養失敗的原因中,有不少新媽媽是因為自己或外界的因素對母乳餵養沒有信心,聽信別人的一些對母乳餵養的錯誤指導,而放棄母乳餵養。最近看到一位媽媽求助:她家二寶14個月了,她想堅持母乳餵養到20個月,可是身邊的人都在勸他斷奶,怎麼辦?看到這位媽媽的求助,我非常能理解他的心情,感同身受。
  • 如何判斷母乳餵養的寶寶過度餵養?4個信號新媽媽要掌握
    其實,小寶寶長得太胖也不是一種好事,很可能是寶寶過度餵養了。母乳餵養的寶寶也可能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大多數家長都知道,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那麼母乳餵養也會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嗎?母乳餵養分為母乳親餵和母乳瓶喂。
  • 很多媽媽不知道自己在過度餵養!
    作者:寶寶知道 箜欞初為人母,最憂心的事情就是寶寶吃不飽,擔心自己的奶水不足,擔心自己沒有及時發現寶寶肚子餓了……然而,大部分的寶寶其實並沒有媽媽想像的那麼餓,需要吃那麼多,反倒是,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並出現了吐奶、脹氣、肥胖等健康問題。為什麼媽媽們會搞不清楚寶寶是餓還是飽呢?說到底還是一些流傳已久的育兒常識在作怪。
  • 母乳餵養VS奶瓶餵養,新手媽媽必看的8個餵養問題
    如上所述,新手媽媽學會科學餵養的第一課,就是要學會「察言觀色」——觀察寶寶釋放出來的飢餓信號。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寶寶是不是餓了?1.四、母乳餵養的頻次及注意事項1~3個月齡一般剛出生的小寶寶,24小時內的哺乳次數可達8-12次,甚至更多。
  • 從母乳餵養到奶瓶餵養,要怎麼過度?
    對於上班族的媽媽,一般在面臨產假結束時都會為寶寶轉換成奶瓶餵養。但是,習慣了親餵的寶寶會一時很難接受瓶喂,新媽媽若餵養不當,容易造成寶寶混淆親餵和瓶喂。親餵&瓶喂,差別在哪裡?母乳餵養的好處不僅在於本身的營養,更在於親餵的餵養方式。親餵在餵養過程由寶寶作為主導的一方,刺激新媽媽乳房,促進身體分泌更多的乳汁。
  • 寶寶身體有這三個信號,可能是被「過度餵養」了,平時要多注意
    寶寶不長了或是積食了,除了身體上可能有什麼不舒服之外,還可能是餵養方式出現了問題。「過度餵養」比寶寶餓了更難分辨,因為餓了一般的信號就是大哭,而「過度餵養」是慢性的,孩子身體上的信號很難會被家長重視或是發現,甚至會判斷有誤覺得是其它的病症,如果不及時的調整,是會耽誤孩子生長發育的。
  • 給寶寶母乳餵養時需要注意什麼問題?有沒有寶媽知道的?
    母乳餵養的媽媽大體有以下幾個常見問題:1.怎麼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2.厭奶期該怎麼處理?3.如何追奶?孩子的成長並非勻速,3個月前的寶寶處於成長高速期,需要的食量比較大,但是過了3個月,成長速度開始減速,寶寶此時需要的奶量會出現一段時間的回落下滑,非常正常。原因三:生理原因厭奶。
  • 奶瓶餵養的七大真相,媽媽們都需要知道
    一、奶瓶餵養容易過度餵養一個研究對比了16755個寶寶後發現,1個月大的寶寶用奶瓶餵奶粉時比母乳親餵多吃了49%的奶,3個月時多吃57%的奶,5個月時多吃71%的奶。一個研究發現1-6個月母乳餵養的寶寶吃的奶量每天都是差不多的,大概是每餐3盎司(89毫升),每天24小時總的母乳攝入量是25 盎司 (750ml)。
  • 母乳餵養需要餵水嗎?媽媽必知的育兒知識
    母乳餵養是個技術活,很多媽媽不知道在母乳餵養中應不應該給寶寶餵水,快來一探究竟吧。一般情況下,媽媽應該根據寶寶的需求適當給寶寶餵些水分,哪怕是母乳餵養的嬰兒也不例外。純母乳餵養的嬰兒,一般不需額外補充水分如果嬰兒寶寶如果是單純的母乳餵養的話,並且是4-6個月的嬰兒,那麼這種情況下是不需要額外的給孩子餵水的。
  • 新生兒過度餵養5個表現,0到12月寶寶奶量表,避免過度餵養
    如果在月子期間並不了解要給寶寶餵養多少,可以參考上述的數據,但是實際在餵養的過程中,還是要按需餵養,特別是對於純母乳餵養的寶媽們來說,母乳容易消化,對於月子期間的寶寶來說,要吃的信號就是哭了。但是哭了可能是不舒服了或者是尿了等等,所以產婦還是要多加的了解下,如果記不住的情況下可以做個小筆記,這樣更加利於寶寶的餵養。
  • 奶瓶餵養的七大真相,媽媽們都需要知道
    今天來跟大家聊聊關於奶瓶餵養的七大真相。一、奶瓶餵養容易過度餵養一個研究對比了16755個寶寶後發現,1個月大的寶寶用奶瓶餵奶粉時比母乳親餵多吃了49%的奶,3個月時多吃57%的奶,5個月時多吃71%的奶。
  • 過度餵養危害,這4個信號暗示!你家寶寶中招了嗎?
    過度餵養的發生大部分取決於寶媽和其他餵養寶寶者,所以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可能出現過度餵養。 在母乳餵養方面,一些媽媽可能會因為寶寶哭鬧而給寶寶餵養,或者是按照自己認為該食用的數量來餵養寶寶,甚至一些媽媽會認為自己的寶寶吃得越多越有助於健康; 在奶粉餵養方面,過度餵養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餵哺量。
  • 媽媽在進行人工餵養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由於各種原因,現在很多的媽媽餵養寶寶時,不得不混合餵養。於是,便面對了一個問題:混合餵養好嗎?混合餵養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嗎?應該如何進行混合餵養?媽媽在進行人工餵養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混合餵養好嗎? 混合餵養是在確定母乳不足的情況下,以其他乳類或代乳品來補充餵養嬰兒。 混合餵養雖然不如母乳餵養好,但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證母親的乳房按時受到嬰兒吸吮的刺激,從而維持乳汁的正常分泌,嬰兒每天能吃到2-3次母乳,對嬰兒的健康仍然有很多好處。 如何混合餵養?
  • 母乳餵養也有標準嗎?過度餵養的寶寶有幾種表現,新手爸媽早知道
    伴隨著小寶寶的出生,各位新手媽媽也多了一個職責,就是母乳餵養寶寶。很多寶媽為了小寶寶能長得更為健壯,生長發育更快,都會選擇母乳餵養到1歲左右,因為母乳中所含有得營養成分是任何奶粉無可比擬的。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多久餵一次寶寶往往很困惑,有些時候,自己過度餵養卻不自知,本來是對寶寶好的一件事,卻一不小心對寶寶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
  • 母乳餵養需要注意什麼?這些寶媽一定要知道
    母乳餵養,為嬰兒提供了生長和健康的營養,但是對於母乳餵養的一些注意事項,你都知道嗎?沒錯,如果你正在進行母乳餵養,那麼每天大約需要330-400卡路裡的熱量,這樣你的母乳裡才會有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因為過多的糖可能會導致體重增加,如果你想要產後減肥一定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