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老一輩的觀念中,小寶寶要長得胖才說明寶寶長得好,而且小寶寶胖胖的,小手小腿像藕節一樣,才會比較可愛。尤其是把寶寶抱出去玩的時候,經常會和其他同齡的小寶寶比較,一旦寶寶體重比其他寶寶輕,無形中就會感到一種壓力,「我家寶寶是不是吃得不夠多呀,要不怎麼某某家的寶寶和我家寶寶差不多大,他就長得那麼快呢?」
其實,小寶寶長得太胖也不是一種好事,很可能是寶寶過度餵養了。
母乳餵養的寶寶也可能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
大多數家長都知道,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比較容易出現過度餵養的情況,那麼母乳餵養也會存在過度餵養的情況嗎?
母乳餵養分為母乳親餵和母乳瓶喂。
對於母乳親餵的寶寶,很少有過度餵養的情況。因為寶寶吸吮當中,每一口奶都是他們自己因為需要而主動吸進去的,不存在不得不吃下去的情況,所以母乳親餵的寶寶原則是寶寶想喝就喂。
而母乳瓶餵的寶寶,和配方奶粉餵養的寶寶一樣,餵奶時寶寶一直在吸吮,無論爸爸媽媽奶瓶裡裝了多少母乳,寶寶都能吃進去,胃口好像從未被滿足,或者寶寶不停哭鬧,全家人以為這是寶寶的飢餓表現,不停地添加瓶餵的量,直到寶寶飽足而睡。
其次,對於小寶寶來說,要自己控制流速和吞咽是很難的,因此他們可能不得不在已經吃飽了的情況下繼續喝更多的奶。
如何判斷母乳餵養的寶寶是否被過度餵養?
1、如果母乳餵養的寶寶過度餵養,其表現就是消化不良。寶寶大便為水樣便,常帶有泡沫和綠色。
2、小寶寶腸胃很嬌弱,喝了過多的奶沒有辦法消化,就會經常吐奶,而且吐奶後不能用拍嗝就可以緩解的。
3、寶寶過度餵養,導致消化不良,從而造成寶寶脹氣,寶寶脹氣肯定身體會很不舒服,會因此哭鬧不止。
4、寶寶體重增長過快,生長曲線超過標準曲線的上限。也有部分寶寶因為過度餵養,導致消化系統紊亂,從而造成體重不增反減。
如果已經發現寶寶過度餵養,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進行調整
1、寶寶不同的哭聲代表著寶寶不同的需求,要學會判斷寶寶是否因為飢餓而哭鬧。
2、學習母乳親餵的技巧,在哺乳的時候,觀察寶寶銜乳的姿勢是否正確,寶寶吃奶時的吸吮頻率。增加母乳親餵的次數,適當延長母乳親餵的時間。
3、如果寶寶對母乳親餵沒有興趣,媽媽可適當增加與寶寶在一起的時間,平時親自照料寶寶,多和寶寶親密接觸,讓寶寶愛上媽媽,喚回寶寶對媽媽乳房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