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有啥區別?飯後有4種表現,多是血糖過高了

2020-12-20 宇姐的健康生活

血糖,也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相信大家都測過血糖,一般是在早晨空腹測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空腹血糖。

在空腹血糖之外,很多糖尿病人是要測餐後血糖的,這兩者到底有啥區別呢?

【空腹血糖】

準確地說,空腹血糖是指隔夜空腹8個小時以上,早餐前採血,所測得的血糖值。

空腹血糖既不受進食的影響,還因為夜間人們普遍處於休息狀態,也排除了體力活動、情緒變化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數值比較穩定,特異性比較強。

正常人早上的空腹血糖值為3.89~6.1mmol/L;如大於6.1mmol/L而小於7.0mmol/L為空腹血糖受損;如兩次空腹血糖大於等於7.0mmol/L,基本上就是糖尿病了。

影響空腹血糖的主要因素,是存儲在肝臟中的肝糖元分解情況。

【餐後血糖】

餐後血糖一般指的是餐後2小時血糖,從吃第一口飯計時2個小時測得的血糖。餐後2小時的血糖參考值是7.8-11.1mmol/l,超出這一範圍就是糖尿病。

定期測量餐後血糖,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

· 可反映患者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即患者進食後,食物刺激胰島b細胞追加分泌胰島素的能力)。

· 可反映進食和患者用藥是否合適,這是空腹血糖無法反映的。

· 餐後血糖升高,患者出現糖尿病慢性併發症(特別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增加,可以說,餐後血糖對糖尿病患者死亡風險的預測價值,要高於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

飯後有4種表現,多是血糖過高了

1、飯後犯困

很多人吃飽了都犯困,這就是血糖突然間升高導致的。

而糖尿病患者犯困的機率,是正常人的兩倍以上!血糖高,會抑制「食慾素」的分泌,也會導致大腦能量供給不足,因此會導致犯困。

2、飯後餓得快

很多糖尿病人,在飯後不久就會感覺到飢餓,永遠都有「吃不飽」的感覺。發生這種現象,要注意血糖是否升高。

這是因為糖尿病人血糖過高,導致營養不能充分吸收,體內能量不足,就會對大腦發出信號,大腦就會有「餓」的感覺。

3、飯後經常口渴

飯後血糖升高,為了稀釋血糖,就需要大量的水,身體就會發出口渴的信號。

除此之外,血糖高的人,還會出現多尿的狀況,因為體內的血糖不能吸收,就相當於「廢物」了,需要排出。因此,當出現既口渴,又多尿的現象,要注意血糖的升高。

4、飯後乏力

正常來講,人餓了才會沒力氣,吃飽了之後,力氣就恢復了。而糖尿病人,即使吃飽了,依然還是覺得自己的力氣提不上來。

疲乏無力是糖尿病初期的典型症狀,這種症狀明顯、準確又容易被忽略。

穩定血糖,吃一菜、忌三事

吃一菜:

空心菜

現代醫學證明,空心菜中,含有類胰島素成分,能輔助降低血糖,對糖尿病患者有益。

空心菜中也含有大量的維生素,礦物質等。

經常食用,可提升身體的免疫力,調節細胞的代謝,有利於健康長壽。

忌三事:

忌熬夜

社會的進步,生活節奏的加快,加上電子產品的流行,導致很多人已經習慣熬夜。

而人體有自己的「生物鐘」,晚上就是睡覺休息的時候。

如頻繁熬夜,會使機體內分泌失調,身體免疫力下降,就會增加患病的機率。

並且,人在熬夜時,處於應激狀態,促使皮質醇、腎上腺素等升血糖激素分泌增加。

長期以往,就會引起糖代謝紊亂,出現高血糖,糖尿病等。

忌常喝酒

研究發現,長期喝酒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提升30%。

大量飲酒,會慢慢的損傷胰島的健康,導致胰島細胞慢慢死亡,而胰島是體內唯一可以降血糖的。

一旦胰島損傷,比如會出現高血糖。

並且,酒精也會抑制胰島素的分泌,同樣也會影響血糖值的穩定性。

忌壓力過大

一項研究,一群成年糖友接受20分鐘的心智壓力考驗,他們的血糖在五個小時裡共上升了1.9mmol/L,同時他們的血壓也升高了。

所以人在壓力的情況下,會增加腎上腺素,皮質醇及生長激素的分泌,引起胰島素抵抗。

長期就會影響胰島正常生理功能,誘發糖尿病。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後的血糖一樣,正常嗎?血糖標準是什麼?
    為什麼餐後兩小時的血糖如此重要?一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較高,但是二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能不高,甚至和常人沒有區別,所以若只是拿空腹血糖來判定是否患上糖尿病並不準確,必須要測試餐後兩小時的血糖。人在吃飯後營養成分還沒有開始被吸收,大概15分鐘後腸道開始吸收食物中的熱量和糖分,血糖也開始出現波動,每個人吃的食物大部分是不一樣的,但是飯後兩小時後食物完全被消化,營養也完全吸收了,這個時候的血糖值能反應出你的胰島素分泌水平。
  • 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區別在哪裡?多數人分不清楚
    對於檢測糖尿病常用的幾個指標,如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和餐後血糖等就更加的不了解,不明白各自代表的意義,甚至經常出現混淆。在解釋這幾個概念之前,我們還是先來複習一下糖尿病最常見的症狀,對這幾種症狀了解,即使不明白這些概念,也容易判斷出來自己跟糖尿病是否有關係。
  • 軍醫課堂: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的區別
    糖尿病的診斷並不複雜,簡單說來就是空腹血糖≥7mmol/L或者是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如果患者伴有「三多一少」的症狀,上述兩項指標中任何一項不正常,便可以診斷糖尿病;在沒有症狀的情況下,如果重複檢查上述兩項指標仍不達標,也可以下診斷。但是患者容易對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的時間概念比較模糊,比如空腹血糖為什麼需要禁食8小時以上?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升高更嚴重?
    而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雖然和健康人進食相同的量,但是由於胰島素功能受損,食物刺激的胰島素分泌不足以使血糖降回正常範圍,便出現了餐後高血糖。舉個通俗的例子來說,健康人的胰島是小夥子,糖尿病患者的胰島是老人。在走平路時,小夥子和老人可能沒什麼區別,但是爬樓梯時,小夥子輕鬆就上去了,而老人可能氣喘籲籲上不去。
  • 空腹血糖升高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更可怕?
    相信很多糖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腹時測得血糖升高,在餐後2小時測得血糖還是升高,糖友們心裡都恐慌,為什麼餐前和餐後血糖都會升高,餐前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大?怎樣才能正確科學降血糖?今天,小微來為大家詳細解答一下。
  • 為啥要測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空腹、餐後血糖分別多少算正常?
    為了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就會建議大家隨時檢測血糖,可以更好地了解血糖情況,就能調整控糖方法。在檢查血糖的時候,需要檢測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有的人就不知道有啥意義,兩種情況下的血糖,多少算正常?檢測血糖時,為什麼一定要測餐後和空腹血糖?
  • 糖尿病人餐後血糖的控制很重要,吃飯前後四種表現說明血糖高了
    南京太乙堂中醫專家梁世界表示: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除了空腹血糖以外,餐後血糖的控制也很重要。餐後血糖和基礎血糖構成了糖尿病人整體的血糖水平。 如果餐後血糖控制不好,也會讓空腹和全天的血糖受很大影響,併發症的發生風險會增加。所以,一定要把餐後血糖控制到最佳水平,這樣其它點的血糖也就好控制了。 南京太乙堂中醫專家梁世界提醒:測量血糖,一般是測量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
  • 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如何測才準確?弄不明白血糖基本...
    在臨床上醫生經常讓糖尿病患者監測血糖,這就包括了空腹血糖和三餐後2小時的血糖,患者也經常會問到空腹血糖和餐後2小時血糖哪個更重要?哪個危害更大?如何測的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才準確?今天何藥師就跟大家講一講,希望對您有用!
  • 監測空腹血糖、餐後血糖、睡前血糖、凌晨血糖有何意義?多少達標
    糖尿病患者由於作息不規律、多吃少動、煩躁失眠、情緒變化以及受涼感冒等原因,不少人會出現血糖波動及病情反覆,如果不能及時察覺和處理,有可能導致嚴重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不過,只要家中備有血糖儀、血壓計、體溫表、體重秤等,患者完全可以開展居家監測。
  • 空腹血糖和飯後血糖,為什麼不能只測其他一個?文章來解惑
    不過雖然很多人知道糖尿病,但對於糖尿病的某些細節卻不是特別了解,就比如空腹血糖和飯後血糖,很多患者在平時監測血糖的時候只注重空腹血糖,卻不知道飯後血糖一樣重要。空腹血糖和飯後血糖有什麼差別?空腹血糖和飯後血糖對於糖尿病人來說都是兩個比較關鍵的血糖時期,在早上8:00前沒吃早飯,所檢測出來的血糖被稱為空腹血糖,而在吃飯後開始算起的兩個小時後所測的血糖被稱為飯後血糖。一般空腹血糖是檢測血糖的最低值,而糖尿病人在進食東西時由於食物中含有一定的糖分,這個時候所檢測出來的血糖值就會偏高。
  • 空腹血糖與餐後血糖有什麼不一樣?正常值是多少?
    一般臨床上檢測血糖,會檢測兩個時間段。 第一個就是空腹血糖,目前認為空腹血糖小於6.1mmol/L則為正常,大於等於7.0mmol/L時即可診斷為糖尿病。 第二個就是餐後2小時血糖,很多朋友可能會問,既然已經檢測了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的檢測意義又是什麼呢?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其實,餐後血糖和空腹血糖一樣重要,尤其是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講,餐後血糖對於預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合併症的發生有著更重要的意義。那麼,什麼是餐後血糖?餐後高血糖的常見原因有哪些呢?什麼是餐後血糖餐後血糖通常指餐後2小時的血糖。與空腹血糖相比,餐後血糖更能有效地預示糖耐量遞減向糖尿病進展的過程。
  • 孕婦餐後血糖正常值 孕婦餐後血糖是多少
    孕婦飯後血糖正常值其實孕婦的飯後的血糖不是一種的,其實有的是飯後一個小時的血糖值,有飯後兩個小時的血糖值,那就來看看孕婦飯後血糖正常值的範圍是如何的。一般孕婦空腹不超過5.1mmol/L,孕婦餐後2小時正常血糖值規定不得超8.5mmol/L。一般人在餐後一小時進行血糖值測量,其血糖正常值應該在6.7-9.4mmol/L之間。最高也不應該超過11.1mmol/L(200mg/dl),而孕婦則不能超過10.0mmol/L。一般人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正常值不應該超過11.1mmol/L,而孕婦則不能超過8.5mmol/L。
  • 空腹血糖7.5,是正常水平嗎?教你正確應對空腹血糖偏高的方法
    晚餐後3小時,血糖基本降至空腹血糖的水平,若睡前無加餐習慣,至第二天早晨,血糖幾乎保持在較低水平,若胰島素與升糖激素的分泌保持平衡,肝臟、肌肉等組織對胰島素敏感,在空腹8-10小時以後,空腹血糖可保持在3.9-6.1mmol/L,此為正常範圍。
  • 空腹血糖、餐後1小時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哪個更重要?
    餐後血糖波動較大2 空腹、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德國研究表明: 與空腹血糖達標相比,餐後血糖達標更有利於糖化血紅蛋白HbA1c達標。僅空腹血糖達標時,仍有36%的患者HbA1c不達標。這提示單獨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在確定未來有糖尿病風險的人群中的作用是有限的。 可能需要更精確的診斷指標對高危人群進行分層。1610名受試者長達7-8年的前瞻性隨訪研究結論表明:1、無論是否存在糖耐量異常,餐後1小時血糖較餐後2小時血糖能更好的預測未來得2型糖尿病的風險。
  • 為什麼餐前血糖升高,餐後血糖也升高?
    相信很多糖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在空腹時測得血糖升高,在餐後2小時測得血糖還是升高,糖友們心裡都恐慌,為什麼餐前和餐後血糖都會升高,餐前和餐後血糖升高,哪個對人體的影響比較大?怎樣才能正確科學降血糖? 餐前血糖為什麼升高?
  • 空腹血糖7.9,餐後血糖比空腹時還低是咋回事?這也是糖尿病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我連續測了幾天血糖,空腹血糖總在7.9mmol/L左右,餐後血糖有時比它還低,這是怎麼回事,這是糖尿病嗎?」這樣的問題不少人都遇到過,大多數人認為吃了飯血糖應該比空腹或餐前血糖高,如果餐後血糖比沒吃飯還低,是不是測錯了或是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是有可能發生的,為什麼呢?
  • 血糖高的人,飯後有3個表現,如果沒有,血糖還算穩定
    正常情況下,餐後30-60分鐘血糖的最高峰不會超過9.4mmol/L,到了餐後2小時的時候血糖最高也不會超過7.8mmol/L。因為餐後30-60分鐘什麼時候血糖會達到最高點,不同的人時點不同,但餐後2小時大家的情況都一樣,所以臨床上把餐後2小時作為統一的血糖檢測時點,並制定了這個時間的血糖標準,也就是說只有測量餐後2小時的血糖才有意義。
  • 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哪個更重要?醫生說:這個指標比血糖更重要
    到底空腹血糖準確還是餐後血糖準確?哪一個更為重要呢? 很多糖尿病的朋友都有這個問題! 其實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都重要,但更為準確和更為重要的是糖化血紅蛋白。
  • 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各代表什麼含義?
    血糖值是判斷糖尿病患者1個非常重要的指標,而血糖監測可以及時地掌握患者各個時間段的血糖控制情況,為指導患者科學飲食,合理運動以及調整藥物提供充足的依據,是糖尿病治療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而我們熟知的有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睡前血糖,夜間血糖以這些不同時間段測血糖到底有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