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小花是主角,我們今天講述的是歌手光良。有一個人,他的地位與作品影響了許多80後和90後,最誇張的是他的作品曾風靡過整個亞洲,被韓日明星爭相翻唱。但這個人,卻好像被人們漸漸遺忘。他,就是光良。說到光良,就不得不提到無印良品,無印良品期間,光良和黃品冠合作其實還不錯,比較為人所知的是《掌心》這首歌。兩人於2000年解散,後幾年光良正式獨立出道,便有了後來的《第一次》和《童話》這兩首耳熟能詳的歌。
當時滿大街的劉德華張惠妹,突然聽到那首《第一次》的時候,整個人的荷爾蒙被激發了,原來第一次是這樣。《第一次》的質量與光良後來的《童話》屬於同個高度,質量非常非常的高,這是光良獨自操刀製作的,每個和弦分解、每個和聲、每個音符的修改,都是你無法想像的細節。當時的多少少年想把這首《第一次》彈給自己喜歡的女生聽,又有多少人懂一個少年的心思。《童話》是光良自《第一次》後,最有影響力的作品。《童話》與《第一次》都是非常易於鋼琴上手的流行作品。因為光良想要傳達出「每個人的心中都應該有一個童話」的訊息,所以他寫了這首歌曲。這首歌在製作時,音樂統籌光良與陳建良特別找來了日本歌手森山直太朗的編曲製作人Taichi Nakamura來為這首歌編曲,他親自把光良寄過去的Demo加上了各式樂器進行編曲。
如果說《第一次》是初戀的驚喜,那麼《童話》就是美好的期許與殘酷的結局。光良曾經在接媒體採訪時表示,做一輩子的「情歌王子」未嘗不可,但是作為一名真正的歌手,僅僅重複自己是不夠的,他更想要的是「將人生感悟通過音樂分享給大家」。光良創作的歌曲也如同他本人一樣的溫暖細膩,娓娓道來、淺淺吟唱,除了情歌,光良還有許多高質量的、充滿人生感悟的歌曲。是你變了嗎?我們都以為自己永遠不會改變,但是每個人都在長大,慢慢的懂得生活的酸甜苦辣、漸漸變成熟,因此其實在生活中,沒有人會真正的一成不變。因為改變所以成長,因為成長,所以不停的改變,不過,不管怎麼改變,都希望每個人都能不忘初心,永遠保持心中的美好。
收錄在《九種使用孤獨的正確方式》專輯裡的《不缺》唱的是日常生活中個人感受,是似是而非,難以言表,噬人肌骨的「缺乏感」。而主打歌《是不是還少了什麼》則讓人再次讓人驚喜,這首歌的歌詞,法蘭用一種十分「中性」的手法撰寫。這個「中性」不只是無論男生或女生都可以套用進去的角色,更是生活心情狀態的「中性」,不特別悲傷、不特別快樂、不特別自由、也不特別寂寥,偶爾偏向那裡,偶爾又擺蕩回這裡。平常以磨功和龜毛著稱的光良僅僅以四小時就配唱完這首歌,他說,歌詞幫了他很大的忙,這個歌詞一唱就掉進那個狀態裡,完全不需要再靠想像。
溫柔細膩的聲音,暖暖的流淌在心裡。儘管歌詞都是愛情的心酸,只要他唱出來就會感到治癒與溫暖。年少渴望真摯美好的東西,而長大才發現,孤獨就是更好的和自己相處。他曾用溫暖的音樂寫出童話,從青春年少,到擁有了成人煩惱,光良陪伴我們走過了無數個日夜。不管怎麼說,都希望光良越來越好,多多發唱片。
(文/小花是主角原創,轉載請註明小花是主角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