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壩青莊壩區:基建種植同步推進 加快推動產業扶貧

2020-12-19 新華網貴州頻道

  青莊壩區作為平壩區樂平鎮今年著重打造的省級樣板壩區,同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壩區產業規劃,通過帶動務工和返包倒租的方式,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據了解,樂平鎮青莊壩區依託平臺公司統一流轉土地,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方式,聚焦省級樣板壩區創建指標,打造青莊壩區高標準高質量的樣板田、科技田、效益田。

  4月26日,在該壩區香蔥種植基地,務工人員分組施肥、犁地、移栽小蔥等,機械與人力交叉作業,一派繁忙的景象。

  鼎興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辦公室負責人王天堂說:「基地計劃種植香蔥500畝,現在已經種了400畝,每天用工30人左右。」

  除了加快產業規劃發展外,該壩區還對土地平整、產業路、機耕道、育苗大棚、冷庫建設等各項工作加快推進。

  「目前,我們整個壩區場平工作完成了,大棚區和排洪水渠正在加班加點的趕工。」青莊壩區溝渠場平負責人孫柯說。

  基礎設施建設和壩區的培育,為當地的群眾提供了就近務工的機會。「我們兩夫妻共做了十五個工,大概可得一千六七百塊錢,算下來百把多塊錢一天,在這裡挨家近,有活路就來做。」樂平鎮青莊村村民蒙存勇說。

  目前,青莊壩區輻射帶動農戶5247戶20403人增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586戶,貧困人口1995人。(李朝虎)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山區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山區農民變身產業工人 2020-07-16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壩青莊壩區: 番茄大豐收 農戶笑開顏
    平壩青莊壩區: 番茄大豐收 農戶笑開顏 2020-08-21 11:0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平壩青莊壩區:現代農業有奔頭
    【公益廣告】 三伏天氣,驟雨過後,平壩青莊壩區蔬菜基地越發蔥綠,「山藥種植區」、「毛豆種植區」、「香蔥種植區」、「冬瓜種植區」等白底紅字大標牌更加醒目。 年近七旬的薛國忠又來到他的山藥地牽藤掐尖、剷除雜草,忙個不停。
  • 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打破界限 從單家獨戶邁向產業規模化
    迎著春天的陽光,走進安順市平壩區樂平鎮青莊壩區,寬闊平坦的大壩春耕鏖戰正酣,挖掘機、拖拉機轟鳴聲不絕於耳,挖溝、修路、耕地、鋪地膜、種香蔥火熱進行。   青莊壩區的發展,源於平壩區高標準蔬菜示範建設的戰略布局。
  • 蘆忠於到樂平鎮調研青莊壩區建設項目工作
    3月30日下午,區委書記蘆忠於到樂平鎮調研青莊壩區建設項目工作。區委副書記王思霖,區委辦、樂平鎮主要負責同志參加調研。 蘆忠於來到青莊壩區實地了解該壩區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產銷對接、利益聯結等情況,與大家共同研究壩區結構調整工作。據了解,青莊壩區作為樂平鎮今年著重打造的省級樣板壩區,總面積約7000畝,涉及7個村,21個自然村寨,產業帶動農戶5247戶,農村人口20403人增收,其中貧困戶586戶,貧困人口1995人。
  • 平壩青莊壩區春耕生產火熱開展
    在寬廣的青莊壩區,53歲的邱繼珍正和60個多個工人一起揮舞鋤頭,為冬瓜種植起土覆膜。作為平壩區樂平鎮今年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青莊壩區核心區規劃種植蔬菜3200畝,種植品種為冬瓜、香蔥、山藥、油葵、香芋南瓜。基地裡一臺臺旋耕機來回穿梭,翻耕著土地,村民戴著口罩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土地平整、產業路、機耕道、育苗大棚、冷庫等各項工作正加快推進。
  • 馬化騰:以新基建為契機,加快共建產業網際網路
    這些成果得益於中國政府多年來大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積極引導數字經濟發展與數字中國建設,有效推進了中國經濟社會的數位化轉型升級。  中央近期多次提出加快新基建,既是應急之需,更是長遠大計。加速新基建,有利於全國基礎設施的整體優化與協同融合。
  • 2020年中國荔枝產業大會在茂名開幕 加快推進我國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東省委常委葉貞琴表示,近年來,廣東持續加大支持力度,荔枝種植結構逐步優化,產業發展平臺不斷壯大,有力推動荔枝「國內銷」和「走出去」,品牌越來越響,建設了全球最大的荔枝種質資源圃,建成100個百畝綠色生態示範園,廣東荔枝面積產量佔全國一半以上,是全世界最大荔枝產區,2019年全省荔枝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6倍。
  • 黔益堂加快推進生態種植 助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
    黔益堂積極響應貴州代表團議案,大力加快推進生態種植,助推脫貧攻堅收官之戰。黔益堂加快推進生態種植 開展打造標準化示範基地培訓刺梨作為貴州省十二大高效特色產業之一,是最早開展刺梨人工種植的省份,人工種植刺梨在貴州已有30多年歷史。隨著科技進步,貴州刺梨人工種植栽培實現了規模化。
  • 臨縣青塘粽子扶貧車間建設工程正式開工
    臨縣青塘扶貧車間位於安業鄉後青塘村,佔地約40畝,屬於勞動密集型扶貧產業,可安置以貧困戶為主的600餘名工人就業。青塘扶貧車間以粽子為主加工特色食品,輻射帶動安業全鄉乃至臨縣全縣發展粽子加工業,使之真正成為臨縣的脫貧產業、致富產業、朝陽產業,佔領北方各省粽子食品市場,實現「南有嘉興、北有青塘」的宏偉目標。
  • 發揮政府作用 統籌推進新基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位化發展。近年來,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疫情防控、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和復工復產等方面發揮了獨特作用,催生了5G網絡基站、人工智慧、大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下簡稱「新基建」)。
  • 建產業園 推動扶貧產業再「增值」——蘭草村中藥材發展紀實
    對此,周洪有都無償進行講解,他還常常通過廣播向村民傳授黃精種植經驗。  2017年,蘭草村將中藥材種植作為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在全村推廣。經過努力,該村形成了以「貧困戶+種植大戶+專合組織」為主導的完整利益連結,通過「黨員示範+大戶帶動+專合社推動」等方式,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建設脫貧奔康產業園。
  • 舒城縣南港鎮:全力推進扶貧項目建設
    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舒城縣南港鎮圍繞年度脫貧目標任務,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多點發力,快馬加鞭推動2020年扶貧項目實施。    全面復工復產以後,該鎮按下「快進鍵」、跑出「加速度」,全面加快扶貧項目建設。這段時間,在南港鎮,隨處可見扶貧項目復工開工的忙碌場景,交通、水利、農建和產業等項目都在全力推進中,部分項目已經提前建成,發揮效益。    在該鎮老嶺村的產業扶貧項目現場,挖掘機正在緊張開挖,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栽種作業,因疫情原因沉寂許久的農村再次熱鬧起來。
  • 任倩:加快產業集聚 探索電商+精準扶貧新模式
    陝西雙亞糧油工貿有限公司是洋縣的一家集品種培育種植、產品研發、生產、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陝西省農業產業現代化重點龍頭企業。企業從收購、加工、售銷洋縣當地優質大米和黑米起家,目前已經建立6000多畝有機大米、有機黑米、有機五彩米和有機菜籽種植基地,並以「統一發種、統一田間管理、統一收購加工」的訂單農業方式帶領農戶發展優質水稻種植基地3萬畝。
  • 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科技扶貧大格局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12月23日(星期三)下午4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介紹,在具體工作中,統籌推進「點片面」科技扶貧工作,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科技扶貧大格局。「點」上全力推進定點扶貧。
  • 唐縣供電公司加快電網改造推進扶貧項目
    近日,筆者從國網唐縣供電公司發策部了解到,自4月份以來,該公司加快農網改造,積極推進政府扶貧項目,先後為貧困村新裝變壓器10臺,容量1560千伏安,為13個村的17個養殖戶安裝及增容271千伏安。近年來,國網唐縣供電公司堅持發揮行業優勢,以電力扶貧為抓手,以區域扶貧為重點,發揚扶貧濟困、崇德向善的公益精神,勇擔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扶貧開發點建設。
  • 望江:紮實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
    今年以來,望江縣太慈鎮加大政策支持和宣傳力度,多措並舉,全力推進「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促進貧困戶穩定脫貧,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開展宣傳引導。為進一步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促進「換血式」脫貧向「造血式」脫貧轉變,切實提高扶貧政策知曉率,鎮農辦、扶貧辦、村扶貧專幹以及幫扶責任人通過入戶走訪,挨家挨戶發放政策明白紙,向群眾講解「四帶一自」產業扶貧民生工程政策,讓群眾更直觀地了解民生工程項目,引導貧困人口轉變思想觀念,主動創業。組織技能培訓。
  • 「扶貧豫記」李付軍如何靠著「稷風小米」推動產業扶貧
    李付軍帶領工作隊駐村後,聯合村兩委進行了多方調研,於2019年1月成立了「新鄭市稷風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辦理了營業執照、註冊了「稷風」商標、申辦了食品安全條碼和二維碼,辦理了食品生產許可證,為產業發展奠定了資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