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產業園 推動扶貧產業再「增值」——蘭草村中藥材發展紀實

2021-01-07 遂寧新聞網

盛夏時節,記者走進三鳳鎮蘭草村中藥材種植基地,放眼望去,成片的瓜蔞架、整齊的砂仁樹、翠綠的黃精葉……漫山遍野的中藥材鬱鬱蔥蔥,長勢喜人,空氣中瀰漫著沁人心脾的中草藥清香。

  時下正值中藥材成長的季節。在蘭草村,到處都能看見村民們冒著酷暑忙碌的身影,除草、修枝、施肥……總有幹不完的活兒。

  示範帶動有效

  走中藥材特色脫貧路

  說到蘭草村的中藥材,不得不提村支書周洪有,他從1982年種下第一棵黃精苗,到如今發展中藥材種植80餘畝,在全村起到示範帶動作用。

  2013年,周洪有的黃精正式上市,收購價達到9元一斤。6畝地的黃精,他賣了22萬元。「行情這麼好,就留兩畝做種。」看到周洪有種黃精賣了大價錢,過去不種的村民紛紛找上門來。對此,周洪有都無償進行講解,他還常常通過廣播向村民傳授黃精種植經驗。

  2017年,蘭草村將中藥材種植作為村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在全村推廣。經過努力,該村形成了以「貧困戶+種植大戶+專合組織」為主導的完整利益連結,通過「黨員示範+大戶帶動+專合社推動」等方式,推進中藥材產業發展,建設脫貧奔康產業園。

  目前,該村中藥材種植品種主要以黃精、砂仁、瓜蔞、枳殼等為主,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形成了以村支部書記等5名黨員為示範戶的黨員帶動模式,種植面積達180餘畝;發展5戶種植大戶開展示範,種植面積達330畝,帶動65戶貧困戶種植中藥材100餘畝、200餘戶非貧困戶種植中藥材300餘畝,輻射帶動立莊、東蟬等周邊8個村種植中藥材1000餘畝,進一步增加了群眾收入和集體收入。

  產業結構合理

  全鏈條壯大產業發展

  2011年,村民張文兵在周洪有的帶動下,開始中藥材黃精種植,2017年他嘗到了種植中藥材帶來的豐厚效益,當年,便流轉土地百餘畝,種植瓜蔞60餘畝,成為全村第一個規模化種植瓜蔞的帶頭人。

  「瓜蔞種植後,當年就要產生利潤,一般2—3年就是盛產期。相對3—5年的砂仁、黃精,見效更快。」剛種下的砂仁苗很矮,張文兵就採用立體套種的辦法,在地裡套種瓜蔞。瓜蔞是攀緣性草本植物,不僅實現了高矮結合,需光與耐蔭的結合,而且收穫瓜蔞後,其藤、葉、莖腐爛後,就變成了砂仁的有機肥料,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的溼潤和肥沃。張文兵說,瓜蔞還可以抗蟲害、防雜草,第二年又可再生,與砂仁是最好的「搭檔」。同樣套種的還有黃精和枳殼。

  據介紹,蘭草村中藥材種植品種多樣,生產周期不統一,該村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的基本原則,充分利用土地空間開展黃精、砂仁、瓜蔞三種藥材套種,達到既有短期收益也有長線收益的目地。

  建脫貧產業園

  群眾多途徑享產業紅利

  蘭草村中藥材發展越來越多,但是,如何讓更多的村民從中受益,成了大家最關心的事。

  為了能把更多的貧困群眾納入其中,該村以建成脫貧奔康產業園、增加群眾收入和集體收入為目標,已探索出了「租金+薪金+股金」三金鍊接產業扶貧模式。即以貧困戶、種植大戶、專合組織為主體,以土地入股、資金入股、務工、自主種植為手段,27戶貧困戶以土地和資金入股種植大戶,享受利益分紅;貧困戶和非貧困戶自主種植400餘畝,併到大戶和專合組織進行務工,增加經濟收入;以村「兩委」為主導,以專合組織為平臺,建立「統一規劃品種、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組織銷售」模式,與陳善堂、回春堂等藥業公司籤訂收購協議,確保各方利益。同時,村集體合理運用產業基金入股大戶分紅。「實行這種模式,貧困群眾沒有經營風險,而且有了穩定的收益,也解決了部分勞動力。這樣,貧困戶既得土地租金,在基地勞動又能拿到薪金,還可得股金,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步伐,讓部分群眾走上了脫貧路。」

  「目前,我們正在加快中藥材烘乾初加工房建設,建成後集體收取一定出租費用,達到提升產品效益和增加集體收入的目的。」周洪有告訴記者,下一步該村將創新建立脫貧奔康產業園規模發展利益機制,以工廠化育種為核心,發展合作社推廣種植和精、深加工,拉長產業鏈條,引導產業扶貧,讓中藥材產業發展更好惠及當地貧困群眾。(楊雪雯)

相關焦點

  • 「發展產業跟我來!」——蓬溪縣蘭草村「第一書記」李琳帶著父母...
    2015年7月1日,蓬溪縣氣象局辦公室主任李琳作為「第一書記」,來到了無主導產業、無集體經濟、基礎設施落後的蘭草村。去年,李琳將原本應該在家享受天倫之樂的父母從重慶綦江接到蘭草村,承包土地種植中藥材。  「發展產業跟我來!」李琳臉上露出無奈和堅定。「發展產業有風險,許多貧困戶不願嘗試,將父母接到村裡來就是為了起到示範作用。」
  • 蘭草村:一株小苗引來「黃精」滿屋
    一株小苗引來「黃精」滿屋——蓬溪縣蘭草村村支書周洪有帶領村民發展產業脫貧記2月11日下午,在蓬溪縣三鳳鎮蘭草村村支書周洪有的黃精種植基地,來自宜賓的袁萬賢和付培均正忙著將早上挖出的黃精裝車。這已經是他們今年第四次來這個小山村了。
  • ...多貢獻」的「智慧」密碼——廣元高質量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紀實
    解鎖「農業多貢獻」的「智慧」密碼——廣元高質量推動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紀實全球最大紅心獼猴桃基地、全國最大黃茶基地、全省最大高山露地蔬菜基地……一張張閃亮的名片,無不展示廣元市高質量推動農業園區建設以來的豐厚碩果。
  • 2020畢業季丨鍾吉湧:產業扶貧在桃源
    本人畢業創作採用攝影的形式,用自己的鏡頭去記錄時代的發展,去見證著社會的進步。畫面所展示的是中國湖南省桃源縣脫貧攻堅中關於產業扶貧的精彩瞬間,每張圖片所展示的是扶貧企業背後的故事。這組攝影作品表現了桃源穩定脫貧,鞏固提升脫貧成果,同時體現了脫貧攻堅中桃源人的拼搏和努力。可以展示出產業扶貧可以助力精準脫貧,提高貧困人民的生活水平。通過攝影去表現創作,通過深入塑造,提升了攝影的社會影響力。
  • 李琳:心繫群眾 我是蘭草村的女兒
    夜深了,李琳常常一個人坐在辦公室,思考著村裡發展的路子、村民致富的法子。家中不滿3歲的兒子哭鬧想念母親,她便撥通電話,一遍又一遍地講故事哄他睡去。日復一日,李琳把自己當作蘭草村的「女兒」。而村民,也開始將眼前這位城裡來的姑娘當作自家的「閨女」。
  • 網際網路+中藥材產業扶貧對接會
    2019年9月8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的「網際網路+中藥材產業扶貧對接會」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定點扶貧縣山西省五寨縣順利召開。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孫永章、五寨縣副縣長董雲龍、五寨縣政協副主席孫利民、五寨縣農業農村局副書記李忠毅、藥匣子藥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賈瑞明、內蒙古中博匯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五寨縣正和堂藥材公司總經理陳敘、五寨縣道地中藥材合作社社長劉俊希、五寨縣祥銳中藥材合作社社長徐永祥等領導和專家參加了此次扶貧對接會。
  • 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收入,香格裡拉市產業扶貧走上康莊...
    2016年來,香格裡拉市把產業扶貧作為幫助貧困群眾建立造血機制、穩定增收長效機制的關鍵措施,按照「強龍頭、優布局、建基地、提規模、創品牌」的總體思路,不斷深化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形成了「村村有產業、戶戶有項目、人人有收入」的特色產業扶貧新格局
  • 四川廣元蒼溪:「三園聯動」撬動產業大發展
    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的廣元市蒼溪縣是川陝革命老區,這裡曾是國家級貧困縣、秦巴山區連片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該縣按照四川省十大優勢特色產業和廣元市七大全產業鏈發展布局,以縣建現代農業產業園、村建「一村一品」示範園、戶建增收脫貧自強增收園「三園聯動」為抓手,大力推動以紅心獼猴桃、中藥材、健康養殖「三個百億產業」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
  • 廣東民族地區中藥材產業富民興村研討會舉行
    來自政府、企業、社會組織等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尋找進入新發展階段廣東民族地區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支點。  本次研討會由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員會、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中醫藥局指導,廣東省扶貧開發協會、省南方扶貧開發研究院、省中藥研究所、省綜合開發研究院、陽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員會駐村工作隊、陽山縣秤架瑤族鄉人民政府承辦。
  • 汕頭潮陽推動紡織工業發展 建循環經濟產業園
    汕頭潮陽推動紡織工業發展 建循環經濟產業園 2014-05-28 09:30:16,啟動建設潮陽紡織工業循環經濟產業園。(陳春暉 攝)    千年古邑僑鄉潮陽正推進特色產業紡織工業的轉型升級,啟動建設潮陽紡織工業循環經濟產業園。(張春梅 攝)   中新網汕頭5月28日電(李怡青 陳春暉 張春梅)記者從汕頭市潮陽獲悉,千年古邑僑鄉潮陽正推進特色產業紡織工業的轉型升級,啟動建設潮陽紡織工業循環經濟產業園。
  • 從零產業到現代農業——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生態產業園發展紀實
    實現了發展一個產業,夯實村級經濟基礎,帶動村民發家致富的目標。  傾力服務 助推產業發展壯大  湖北運鴻集團落戶武穴市田家鎮後,武穴市委、市政府和田家鎮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尤其是運鴻產業園1200畝大棚產業園,因缺技術,田家鎮農技中心人員經常到大棚產業園指導管理,確保了1200畝大棚黃瓜、苦瓜等有機蔬菜茁壯成長,為集團大健康產業的發展保駕護航。」蔡金國頗有感觸地說。  加工增值 實現三產融合發展  「普通食品功能化,功能食品日常化」是湖北運鴻集團大健康產品的經營理念。
  • 「金木國際產業園暨河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工程奠基儀式在...
    【每日科技網】   10月16日,金木國際產業園暨河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研究院奠基儀式在河北金木藥業集團舉行。儀式由安國市政府副市長謝建鵬主持,安國市委常委辦公室主任張彥安致辭。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中心、省科技廳、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中心等多家單位為項目奠基。
  • 離石區「多重利好」促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
    今年以來,離石區認真落實省委「四為四高兩同步」重大思路和要求,明確了「三新五大」產業發展思路,把大文旅和大健康產業作為推動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結合信義鎮「特色康養小鎮」建設,依託振東製藥公司、國藥集團和離石區聚仁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持續加強中藥材生產基地建設,力爭到2022年建成標準化中藥材生產基地20000畝,形成集種子繁育、藥材加工、教育培訓、旅遊觀光於一體的發展格局
  • 楊崖集鎮:中草藥種植助推產業扶貧
    近年來,楊崖集鎮利用渭河流域二陰山區地理優勢,推行「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訂單生產模式,大力發展中藥材特色種植,打造集中藥材標準化種植基地,標準化育苗基地,以及中藥材專業市場和中藥材初加工扶貧車間為一體的中藥材產業園。
  • 村裡飄來芙蓉香 安化冷市鎮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見成效
    基地裡的中藥材長勢良好。基地中不少荷花已經盛開。紅網時刻益陽6月6日訊(記者 劉麗 通訊員 侯豔)初夏的傍晚,從益陽市安化縣冷市鎮南華村的中藥材產業扶貧基地裡,荷花嬌豔欲滴,微風過處,飄來陣陣淡雅的清香,引得不少的遊客駐足觀賞。
  • 小切口 大主題 謀良方 ——廣東民族地區中藥材產業富民興村研討會...
    來自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媒體等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尋找進入新發展階段廣東民族地區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支點。 本次研討會由省民族宗教委員會、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省中醫藥局指導,廣東省扶貧開發協會、廣東省南方扶貧開發研究院、廣東省中藥研究所、廣東省綜合開發研究院、陽山縣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民族宗教委員會駐村工作隊、陽山縣秤架瑤族鄉人民政府承辦。
  • 中藥材產業基地迎豐收 吸納貧困戶就近就業
    雷春燕 李斌 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德陽市中江縣永興鎮大柏山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一片生機盎然。記者從德陽市中江縣脫貧辦獲悉,3月4日這天,大柏山村中藥材產業基地迎來了首次丹參豐收節。該中藥材種植基地創建於2018年,流轉土地300餘畝用於種植丹參、芍藥等中藥材。長期在外務工的貧困戶蔣小軍得知基地在招工時,在第一時間就報了名,「今年受疫情影響至今未出門打工,我正愁著到附近找一份工作呢,每天耍著心裡不是滋味,沒想到在家門口就可以掙錢,真是太好了!」大柏山村黨書記劉世泉累並快樂著。
  • 發揮龍頭企業作用助推高質量產業扶貧
    新華社武漢7月18日電(記者鄭璐)由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和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主辦的定點扶貧地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接活動18日在湖北省恩施州鹹豐縣舉行,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副司長吳曉玲表示,將發揮龍頭企業紐帶作用,開展縣企合作推動扶貧產業高質量發展,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
  • 新起點新跨越新發展 ——旺蒼縣嘉川鎮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紀實
    近年來,嘉川鎮加快推進「一帶兩園」建設,新建黃茶800畝、道地中藥材1000畝,管護黃茶450畝、楠竹150畝;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種植藥菊100畝;大力抓好「一村一品」7個產業園的管護,其中,五紅村核桃園區300畝、太平村柑橘產業園300畝、群峰村藤椒產業園300畝、石鑼村集體藤椒示範園338畝、寨梁村集體脆紅李示範園75畝、榆錢村集體經濟小水果園15畝、新生村集體香椿種植示範園30畝,持續推進全鎮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 夏邑:中藥材種植成治貧良方
    近年來,夏邑把中藥材產業發展,作為推進產業扶貧的一項重要措施來抓,充分發揮生態環境優勢和緊鄰藥都安徽省亳州市的區位優勢,結合當地村民種植中藥材的習慣和豐富的管理經驗,因勢利導,因村施策,大力扶持中藥材產業發展。「僅我們馬頭鎮就有中藥材種植面積1.5萬畝,產值1億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