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祥:改革總目標與三個根本機制

2020-12-15 人民網

習近平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從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深入闡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我們可以從許多角度理解改革總目標,這裡著重從社會發展的動力、平衡、調整三個根本機制角度來理解。

改革總目標是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提出的

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拉開以後,我們面對的問題主要是如何把蛋糕做大,所以,鄧小平同志講發展才是硬道理。從國際上看,可以借用大衛·哈維提出的時空壓縮概念來分析,就是發達國家幾百年時間完成的現代化建設任務,我國要在很短時間完成。這樣,發達國家幾百年時間逐漸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國會在很短時間集中出現。國內的背景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際的背景是時空壓縮,這兩個背景要求我們必須把蛋糕做大。把蛋糕做大,從民眾角度來講,就是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讓一切創造財富的源泉湧流,讓一切創新能力迸發;從社會角度來講,就是讓一切生產要素都充分釋放能量並作出更大貢獻;從國家角度來講,就是發揮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把我們國家的力量、資源集中到解決主要矛盾、解決經濟發展問題上。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的蛋糕相對做大了,我國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鄧小平同志稱為「發展起來以後」的階段。現在是初步發展起來以後的階段,即蛋糕相對做大以後大家都想分蛋糕的階段,也就是進入了表達訴求、矛盾多發、攻堅克難的階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是這個階段的主要任務。美國一個哲學家說過,當一個人為肚子而苦惱的時候,他只有一種苦惱;當肚子的苦惱解決之後,他會面臨無窮無盡的苦惱。蛋糕做大以後大家都想分蛋糕,都想表達訴求,如參與訴求、權利訴求、民主訴求、公正訴求等。當前,民眾表達訴求的願望日趨增強,而且需求越來越多樣化。

滿足訴求,需要客觀和主觀兩方麵條件。在客觀條件方面,我國人均資源相對不足,資源配置也不夠合理。在主觀條件方面,總體來講,公民的文明素養還有待提高,比如,不少人多講民主而不講法制,多講自由而不想守紀律,多講利益而不講擔當,多講自主而不願承擔責任,多講權利而不講義務,多講索取而不講奉獻,多關注利害而不關注是非,注重表達訴求而不大注重訴求是否合理合法。這樣就進入了矛盾多發期。如果迴避矛盾、掩蓋矛盾、繞著矛盾走,結果就是高樓大廈很多、矛盾也堆積成山。這就需要攻堅克難,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發揮好動力、平衡和調整三個根本機制的作用

在這個階段,最根本的問題即影響我國發展命運的問題主要有三個:改革、發展、穩定。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總問題、根本問題,這個總問題、根本問題在這個階段顯得更加突出了。發展與動力機制有關,穩定與平衡機制有關,改革說到底是調整機制。這三個機制是我國現代化進入目前階段面臨的總機制或根本機制。一個社會沒有動力,就好比一臺沒有馬達的機器;一個社會失去平衡,就好比一匹脫韁的野馬。既要有動力又要達到和諧,全面深化改革這個調整機制是關鍵。那麼,怎樣解決好改革發展穩定的根本性問題?怎樣發揮好動力機制、平衡機制和調整機制的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改革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破解這些根本性問題的,就是要發揮好這三個機制的作用。

要解決好改革發展穩定這一根本性或命運性問題,發揮好三個根本機制的作用,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就必須實現現代化。一是由過去相對注重國家管制走向注重國家法治,注重法治及制度的力量;二是由過去相對注重國家統治走向現代共治,即國家的「法」治、社會的「自」治、公民的「能」治和「德」治。這種共治的治理體系實質上涉及的是國家、社會和公民之間的關係。要處理好這三者的關係,就必須發揮好國家和政府的法治力量、社會的自治力量、公民的能治和德治力量;三是由國家的權力管制走向國家的能治,即靠能力來治理。過去我們主要是靠權力來管制,現在我們要更多發揮政府及其官員的能力,發揮能治的關鍵作用。

(作者為中共中央黨校副教育長) 

相關焦點

  • 知行論壇: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蘊含的三個關係
    原標題: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蘊含的三個關係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以科學闡述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為邏輯主線,深刻揭示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的本質精神和內在邏輯,視野廣闊
  • 韓慶祥:「新三步走戰略」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主講人】韓慶祥,中央黨校副教育長兼哲學部主任  【講座主題】「新三步走戰略」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內容摘要】  一、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開啟 「新三步走戰略」的偉大徵程  第三,「四個全面」與改革發展的關係。「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集中體現著中國改革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和工作重點,它直指癥結,切中要害,抓住了「牛鼻子」。就是說,我國改革發展進程中的根本矛盾、問題、難題與工作重點、核心,都聚焦到「四個全面」之中,都要到「四個全面」中去尋找。
  • 顏曉峰: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
    這就要求我們的改革總目標,不能僅僅是經濟領域或某個領域的改革,不能僅僅是各個領域改革具體目標之和,而是要在統領全局、把握大勢、找準樞紐的層面上,提煉出具有新的時代特徵、反映當代中國發展要求的總目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特色鮮明、富有效率,但還不是盡善盡美、成熟定型的,需要不斷完善。
  • 正確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基本要求
    在新的長徵路上,我們要始終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繼續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不竭的發展動力和創新活力。
  • 這六年,全面深改「總目標」熠熠生輝
    有機整體:總目標兩句話,統攬改革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部署、總動員,勾畫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即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 牢牢扭住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在事關根本基礎長遠的問題上...
    汪洋主席的講話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充分肯定了新疆工作取得的成績,就進一步紮實做好穩定發展各項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全疆各地各部門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按照汪洋主席的講話要求,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持續在事關根本、基礎、長遠的問題上聚焦發力,著力夯實長治久安根基,努力開創新疆穩定發展各項工作新局面。
  • 李友梅:談談改革開放中的倒逼機制
    回顧改革開放40年曆程可以發現,倒逼機制是推進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機制。所謂倒逼機制,就是以責任落實、問題解決、目標實現為強有力約束,引導改革方向,規範改革措施,推動改革不斷深化。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
  • 專家:動力、平衡、調整的機制
    動力、平衡、調整是存在於任何事物中的三種根本機制 一切運動著的事物,都具有動力、平衡和調整三個根本要素。自行車要跑起來,首先要有動力,沒有動力,它寸步難行;它在運行過程中必須保持平衡,否則會倒下去;既要讓自行車跑得快又保持平衡運行狀態,騎自行車的人必須具有高超的調整技能。 任何社會都具有動力、平衡和調整三種根本機制。
  • 「百位專家談中國制度」中國之治:從「總目標」到「總體目標」的...
    黨的十八大之後,習近平同志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為實現總定位總目標畫出最大同心圓
    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中,要求廣東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中,廣東在全國大局中的總定位、改革發展的總目標。統一戰線歷來是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
  • 韓慶祥:四中全會《決定》蘊含的五個關鍵詞和四大重要論斷
    圖為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接受新華訪談專訪。新華網 陳杰 攝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李由)《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後,新華網邀請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就四中全會《決定》相關內容進行深入闡釋。
  • 「好書推薦」學理性闡釋「中國道路」的力作——評韓慶祥教授的...
    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低迷的三十年,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卻在「歷史終結論」的喧囂中探索出了一條獨特的現代化發展道路,原創性的「中國道路」開創出具有「中國智慧」的示範性改革實踐,推動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走出了低谷,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勃勃生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何創造了「中國奇蹟」這一巨大的歷史成就?
  • 韓慶祥:十九大報告總思路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具體
    新華網特別訪談「專家帶你讀報告」邀請中央黨校校委委員、副教育長兼科研部主任韓慶祥教授解讀報告。他表示,從哲學角度來理解大會報告,其總的思路是按照具體、抽象、再具體的思路來謀篇布局。    韓慶祥:大會報告的主題比較長,我想用四個字對大會報告的主題作簡要解讀。第一個是「旗」即旗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第二個是「標」即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講的是使命,講的是目標。  第三個是「路」即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東升鎮:聚焦總目標 凝心聚力推動「三個一」活動
    2020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切實解決和回應群眾關心關切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根據中共白銀市委辦公室關於印發《全市農村開展凝心聚力「三個一」活動實施方案》等三個方案的通知,我鎮黨委、政府迅速召開會議進行安排部署。
  • 新時代主題、總目標、總任務及其關係的 理論思考
    推動新時代理論創新,加強新時代理論武裝,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迫切需要我們對時代主題、總目標與總任務這三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闡釋,進一步明確總目標的內涵及架構,釐清學術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與問題,從而不斷深化認識、推進實踐創新。
  • 新時代主題、總目標、總任務及其關係的理論思考
    推動新時代理論創新,加強新時代理論武裝,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迫切需要我們對時代主題、總目標與總任務這三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闡釋,進一步明確總目標的內涵及架構,釐清學術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與問題,從而不斷深化認識、推進實踐創新。
  • 新時代主題、總目標、總任務及其關係的?理論思考
    推動新時代理論創新,加強新時代理論武裝,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迫切需要我們對時代主題、總目標與總任務這三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闡釋,進一步明確總目標的內涵及架構,釐清學術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與問題,從而不斷深化認識、推進實踐創新。
  • 新時代主題、總目標、總任務及其關係的​理論思考
    推動新時代理論創新,加強新時代理論武裝,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迫切需要我們對時代主題、總目標與總任務這三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闡釋,進一步明確總目標的內涵及架構,釐清學術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與問題,從而不斷深化認識、推進實踐創新。
  • 韓慶祥:四中全會《決定》突出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具有五大深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 李由)《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發布後,新華網邀請中央黨校原校委委員、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
  • 新時代主題、總目標、總任務及其關係的理論思考...
    推動新時代理論創新,加強新時代理論武裝,構建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迫切需要我們對時代主題、總目標與總任務這三個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係進行深入研究闡釋,進一步明確總目標的內涵及架構,釐清學術研究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與問題,從而不斷深化認識、推進實踐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