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以為生過孩子的女性重返職場難上加難,沒想到剛出校門的「女碩士」求職也面臨著「沒人要」的尷尬境地。
上午,在網上看到一則「雙非」大學女碩士求職難的視頻。
從女孩口述得知:
輾轉多家招聘會現場,都沒有被錄用,有些企業看了簡歷甚至連面試的機會也不給。
「我到底差在哪兒?」這位女研究生心態顯然有點崩,沒想到辛辛苦苦讀個研究生,工作還是這麼難找。
看到畫面中的女孩,想起了當年求職的自己:當時滿心歡喜期待著大學畢業能夠賺錢實現獨立,可現實中理想的職業鳳毛麟角,不僅如此,僅僅找工作這件事就足以磨平你幾乎所有的銳氣。
不得不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對於「雙非」女碩士來說,還有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非985、211大學畢業的學生在人才濟濟的求職市場,根本不算什麼優勢,而且女研究生畢業,雖說學歷上比本科高一個級別,可對於一個只看重985、211畢業生的單位來說,難道就沒有考慮其他因素(比如性別)嗎?
「雙非」女碩士拼不起學歷、找工作沒人要,有網友發出靈魂拷問:
天無絕人之路,難道就沒有其他出路了嗎?
當然有!
「雙非」女碩士的出路
在女碩士求職難的這條視頻下面,有一條網友的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
既然不是985、211,就不要專找那些非985、211不招的單位,要正視現實,碩士研究生畢業,已經超過絕大多數同齡人了,非要拿985、211的同齡人當參照物,有點自尋煩惱。
不得不說,這位網友說得相當中肯。
然而,正視現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那麼,對於雙非女碩士來說,人生還有其他路能行得通嗎?
當然有,比如去外企上班。
有一個朋友,大學是普通本科,畢業後去上海發展,剛開始從最初的文員開始幹起,憑藉勤奮好學的毅力打拼了幾年之後,最後在一家外資企業安定下來,幾年之後她做到了行政總監的位子。
朋友說:「外企更注重個人能力而非學校頭銜,他們公司的銷售主管專科畢業,因為有十幾年的工作經驗如今卻領導著985、211的畢業生。」
這樣勵志的求職逆襲,每個人身邊或多或少都有,所以,對於雙非女碩士來說,與其心心念念想找一份體面的工作,不如先考慮如何放下自己內心的包袱。
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比起蓋樓,如何找到人生的這個「地基」更重要。
雙非女碩士,如果不是出於迫切的生存需要,考博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我之前上班的時候,單位招了一個女研究生,剛到崗就因為出色的工作能力受到領導青睞,而她也很踏實肯幹。可是,幹了幾個月後,有一次吃飯,她突然說自己準備考博,原來,她選擇上班是因為錯失了研究生留校和本校考博的機會。
我笑著問她:「你這是出來療傷來了?」,她笑而不語。隨後,她接著說:「歷練了這幾個月,終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了!」
後來,她邊工作邊努力,考上了另一所同類大學的博士,如今在紐西蘭留學。出國前,我們吃了頓飯,我笑著問她:「出國了婚姻大事怎麼辦?」她不卑不亢地說:「父母和男朋友都支持我!」
到這兒,我終於信了那句有名的心靈雞湯描述的美好畫面:人生果真是越努力、越幸運!
女朋友和女同事的經歷告訴我:
你以為你很難,有人比你更難;你以為你很努力,有人比你更努力!
所以,雙非女碩士雖然暫時找不到工作,但並不意味著人生的大門就此堵死了,儘管如今各用人單位都看重學歷、非985、211不招,但人生並非只有一種可能,機會永遠留給準備好的人,所以:請勇敢一點,找到人生第一塊敲門磚,去叩開屬於你的人生。
「雙非」女碩士求職難帶給我們的啟示
雙非女碩士求職難,除了探討研究生群體更多人生的出路,其實,更重要的是給在校大學生提了個醒,尤其是雙非大學的本科生(或者更具體的說是女生):
從踏入大學校園第一天起,就要做好心理準備,更要想好未來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
建議分三步走:
第一步:樹立目標
比如考研、考公務員、考各類資格證(教師證、會計證等等)、或者是本科畢業直接找工作。
大學階段選擇的目標不同,四年生活的重心便不同,如果說18歲之前還懵懵懂懂不知道以後該幹啥、能幹啥?那麼,從上大學第一天起,你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以後想過上什麼樣的生活。
第二步:分解步驟
大學四年安逸的生活,並不只是完成各科考試那麼簡單,什麼階段要完成什麼樣的任務,一定要心中有數:比如大一、大二先把英語四六級過了,大三、大四寒暑假通過兼職工作,歷練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等等。
第三步:排除幹擾
之前路過一個大學,看到附近美甲店內女學生人頭攢動,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女學生美甲也不是什麼新鮮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當時的我,腦子裡卻只有一個畫面:如果學生都把精力花在這些事情上了,以後走上社會,難道比誰的指甲更漂亮嗎?
結語
如果你是一個資質平平、出身一般,畢業要靠自己養活自己的女大學生,希望雙非「女碩士」求職難這件事能夠刺痛你並作出改變。如果不是,請忽略。
——感謝閱讀——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