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績已出,接下來,報考志願就是考生的頭等大事了。但是,很多考生都是第一次了解高考志願,一時間不知所措,一些學生乃至自己想考的學校和想學的專業都不清楚,更不知道報考志願時應該怎麼對比學校,挑選學校和專業。
其實,每年大部分考生進入志願填報階段時,都是知之甚少,對於填報志願的策略和方法上都有很多盲點和誤區。因此,一些教育專家為了幫助考生順利報考志願,幫助考生應對志願填報問題,並且制定了相關策略。
定位策略
如果想要科學地定位自己,考生需要根據往年所在省份的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34;,也就是自己成績對應的排名,在往年同名次下對應的分數。然後用這個分數來比較對應年的錄取結果,可以把這個等位分稱為一階等效分。另外,考生要注意,自己的錄取結果會受其他人填報情況的影響,所以考生在計算完自己的等位分後,可以估算一下分數略高於自己的人。
用這種方法可以判斷出是否高估自己或低估自己,例如,如果其他人普遍低估,那麼自己的定位也必須降低,適當調低自己的等位分。如果線差法等效分高於等位分10分,等位分要調低2-3分,另外,還要考慮到有一些分數稍高於自己的考生在定位中會極端保守,這就要進一步調低一階等效分,一般下調1-3分,當然,也可以取決於自己的風險偏好。
批次策略
批次策略是指考生一定要清楚自己的成績處於哪個批次階段,在處理批次間關係的時候,要遵守整體性原則和一致性原則。比如說,有的考生的高考成績本來可以衝刺一本的志願,提前批卻填報了比一本還保守的志願,這樣就喪失了上一本的機會。因此,報考志願的時候,考生要確定自己的主攻批次(必須是普通批中的一個),在主攻批次前的志願,不要填保底志願,而要選擇衝的志願。不然一旦被前面的志願錄取了,就喪失了後面主攻批次的機會。
同一批次的衝保策略
填報志願的時候,考生應該遵循&34;的原則,同時,需要區分平行志願和順序志願的錄取規則。平行志願提檔規則的特點是可以衝,普通批實行順序志願則不能衝。另外,考生應該注意規避政策性退檔的風險,退檔一般會有三個原因:一是不符合報考條件;而是沒有服從專業調劑;三是政策性退檔。
所以,考生在報考志願的時候一定要看清院校的錄取規則,平行志願批次在一般情況下,都要服從專業調劑。還有就是,在能保證提檔錄取的情況下,平行志願批次建議衝的學校數量,不宜超過該批次志願數的一半。
最後,教育專家提示廣大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可以採取錯位競爭的技巧,尋找&34;,考生可以通過自己與其他人在偏好、認知乃至經濟水平上的差異,選擇別人不願意考慮,但實際上自己可以接受的志願,比如一些偏遠地區或者一些冷門專業,大多數學生都不願意選擇,這個時候,考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可以用相對較低的分數上更好的學校和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