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奇遊手遊加速器 原創,如需轉載請關注後私信。
對90後的眾多男孩子來說,小學時最受歡迎的玩具莫過於口袋妖怪、陀螺、遊戲王了。那時候遊戲王紅遍大街小巷,幾乎每個小攤上都有一大堆遊戲王卡出售,小朋友們下課玩、放學玩、周末約在一起玩,順便看看電視上遊城十代吊打各路大佬,可開心了。
十多年過去,在國內,遊戲王早已銷聲匿跡,只剩下一個幾萬人的小遊戲圈;而2014年開始運營的爐石傳說後來居上,吸引了數百萬的玩家。
那麼目前遊戲王在國內為什麼比不過爐石傳說呢?一般比較兩個遊戲的火熱程度,首先得看看這兩個遊戲有何不同,兩相對比確實可以說出幾個因素。
遊戲背景:遊戲王背後的是遊戲王的動漫,而爐石傳說背後是魔獸爭霸1-3和魔獸世界。這兩個遊戲的背景很難說孰高孰低,畢竟都是一代經典。
美術風格:遊戲王的畫風稍微偏暗,爐石傳說的界面相比之下更加鮮豔,更容易受到大眾喜愛,當然這也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推廣程度:很遺憾,這一點遊戲王被爐石傳說吊起來打。遊戲王的全球銷量相當高,只可惜在國內並沒有一個代理商,也沒有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遊戲程序,自然水土不服,很難再火起來。目前在中國玩遊戲王基本上只有玩實體卡或者玩ygo,真是可惜。
不過,真的只有這麼簡單嗎?
表面上看僅僅是遊戲王在國內的推廣少了一個渠道,實際上問題要嚴重地多。K社對中國市場的不重視帶來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盜版。
不得不說,當90後們回顧自己的童年時,會很尷尬地發現自己玩的無一例外全都是盜版卡,因為那個時候只有極少數的官方正版的特典中文卡,是普通人買不到的。請讀者們回想一下,10多年前只要是個小攤就有的賣的遊戲王卡,是不是背面連個商標都沒有?沒錯,這些卡無一例外,全都未經授權,都是盜版。也正因為如此,那時的小朋友們才能以極低的價格買到一大堆的中文卡,玩的不亦樂乎。
或許有人會說盜版卡給了小朋友們花少量的錢享受遊戲王樂趣的機會,應該是推廣了遊戲王才對。可實際上呢?盜版對遊戲王的推廣是相當不利的。
其一,廉價盜版卡的盛行導致大家對遊戲王卡的觀念停留在幾毛錢一張幾塊錢一包的童年時代,面對正版繁中卡的價格難免產生「貴」的錯覺。其二,不論是多好的遊戲,玩久了總歸會玩厭的,盜版卡過早地透支了玩家的熱情,狂歡過後一篇寂靜,也是情理之中。其三,盜版卡的印製有較大的隨意性,不乏對原卡效果和規則的扭曲,玩的久了,反而容易使玩家對正版的卡和規則產生誤解。其四,盜版卡的盛行,說明背後早已形成了盜版產業鏈,即便K社進入中國市場,也得和盜版鬥智鬥勇。2014年K社在臺灣發行的繁中卡,最後還是以停產告終,說不定與盜版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遊戲王自身的複雜程度,在今天也不利於推廣。
一個遊戲越是複雜,玩起來也越累。爐石傳說的機制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就算搞不懂,上NGA抄一套高勝卡組來自己稍微研究下也能打出不錯的成果,如果只玩標準模式就不用管退環境的卡了。但是遊戲王的卡不僅數目繁多(目前已有八千張,相比之下爐石傳說共3000張不到)而且有各種各樣的體系。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新人入坑光是認全卡牌就需要很久,要享受遊戲的樂趣就更難了。
遊戲的本職是娛樂,因此更輕鬆、更易上手的遊戲更容易得到玩家的青睞。遊戲王並非輸給了爐石傳說,而是敗給了比它更年輕、更好玩的遊戲。在火爆一時之後,遊戲王遇到了強勁的對手——簡單而且不論多少人都能玩的三國殺。隨後就是百花齊放,遊戲王被徹底淹沒在了各種桌遊端遊網遊手遊的汪洋大海之中。
當然,遊戲王還有翻盤的餘地。正如開頭所說,找一個代理商,發布一個針對中國市場的官方遊戲軟體,通過官方渠道發行漢化實體卡,再來一兩部拍的還不錯的動畫,就可以以嶄新的姿態回到大家面前。不過要想重現當年的熱度,恐怕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