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簡稱西工大,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於1938年10月始建,位於陝西西安,是中國唯一一所以同時發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學研究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985工程」「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其由西北工學院和原西安航空學院於1957年10月合併而成。
一所西北的高校,為啥跑到江南太倉來建立新校區?使得太倉成為全國首個建有「雙一流」高校的縣級市!這在全國實屬罕見。異地校區,謀劃較早的當屬哈工大一地三校(哈爾濱,威海,深圳,以下簡稱哈哈,哈威,哈深),其中曝光度最大的哈深,從今年的新招本科生錄取分看,更是吊打本部哈哈,和航開濟搶生源,這在前些年是不可想像的,正是深圳這個「buff」加持,讓哈工這些年發展不至於和東北高校一樣,持續下滑。
這些年,異地校區,十分流行,就拿工信部的高校來講,哈工大(一校三區),北航(合肥,青島校區),北理工(珠海校區),南航(溧陽天目湖校區),南理工(江陰校區),哈工程(青島校區),基本人手一個,這讓同樣是工信部的高校西工大,情何以堪,自然得要搞一個,不然怎麼和兄弟們「搶資源」,這年頭,手裡「有糧」,心裡才能不慌。從上面看,南航,南理工的新校區也在縣級市,從這個角度看,西工大在太倉建立新校區就不足為奇了。
西北工大大學太倉校區
下面將從幾個方面簡單的談談小編的看法。
政策優勢:與其說,西工大新建太倉校區,不如說西工大領包入住太倉校區,小編了解到,2020年8月28日,西北工業大學太倉校區開工奠基。校區總佔地面積約1576畝,總建築面積約94.3萬平方米,一期項目計劃於2021年6月建成投用。二期2023年6月建成投用,總投資達100億元,其中太倉市政府40億,蘇州市30億,江蘇省20億,還有10億太倉市政府支付給校區作為啟動資金。未來,西工大太倉校區將以更高的開放度、更加國際化的面貌,面向通用航空、智能製造等領域,培養具備領軍能力、擁有國際視野的頂尖人才!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可能有人會問,太倉一個縣級市能養的起一所大學麼,且這所大學可是全國前30名的「雙一流」大學,對於這點,小編特意查了下太倉的財政收入,2020年大致在170億左右,教育支出按照十分之一,高教佔其中的三分之一,再加上蘇州和江蘇省政府支撐,每年10億,還是不成問題的。
地理優勢:西工大太倉校區的地理位置也是緊靠城市的邊緣,且太倉市政府圍繞西工大和西交利物浦兩所大學,規劃了婁江新城高校創新區,已經寫入了蘇州十四五發展規劃中。以西工大太倉校區為中心,50公裡為半徑,可達上海,蘇州,南通。100公裡為半徑可達無錫、常州、嘉興,150公裡為半徑,可到杭州,這是長三角範圍內經濟最活躍的地方,gdp總量超10萬億,上市公司超500家。隨著蘇錫常都市快線和嘉閔線北延伸在太倉交匯(西工大太倉校區附近有一站),西工大太倉校區到上海虹橋、蘇州市區基本控制在40分鐘,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太倉靠近出海口,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起錨地,有江蘇最大的貨櫃港口,從西工大的長三角研究院可知,西工大將在太倉校區新建海洋學院,這也讓三航名副其實。
太倉港口
產業優勢:上海在十二五期間,初步建立了大型客機和民用航空發動機研製,新支線飛機產量為代表的民用航空體系,且太倉圍繞西工大大力發展航空產業,承接上海航空產業溢出。其次,蘇州工業門類齊全,工業產值全國第一,航空產業基礎夯實。在當今中國三航國防科技工業領域,西工大校友領軍人才輩出,一大批西工大學子勇立潮頭、追求卓越、大放異彩,相信西工大在這一塊肯定的優勢會發揮的淋漓盡致。
再者,太倉是德企之鄉,有大量德國企業,建有德國中心,可以提供西工大對德合作的平臺。這裡,為什麼德國企業偏愛太倉,私以為,其一,太倉提供了真誠的服務和有力的市場競爭力。其二,這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適合居家,沒有大城市的嘈雜,有德國城市的那個「味兒」。這樣的環境下,也適合科研工作者。
太倉南園
沙溪古鎮
太倉城建
綜上所述,西工大在太倉新建校區也很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