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用英語怎麼說?大家為啥都在買盲盒?

2021-01-08 騰訊網

盲盒

mystery boxes

隨著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盲盒」這個詞再一次成為熱議的話題。

Mystery boxes are gaining popularity in China, with the size of the toy's market expected to reach over 30 billion yuan by 2024, according to an industry report.

一份行業報告顯示,盲盒在中國的受歡迎度不斷攀升,預計到2024年,盲盒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盲盒是什麼?

【知識點】

「盲盒」,在英語中可以用mystery boxes或mystery toy boxes表示,裡面裝的通常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是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collectible figures)。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看不到裡面裝的是哪一款(the packaging doesn't allow buyers to see what's inside),只有在打開之後才能看到。

行業競爭激烈

Makers of the mystery boxes currently face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with the leader — Pop Mart — having a market share of only 8.5 percent, said the report.

報告指出,盲盒廠商目前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位於領先地位的泡泡瑪特也僅佔據市場份額的8.5%。

女白領和大學生是主要受眾

Female white-collar workers and Z-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in first-tier cities are the primary consumers of mystery boxes. Females account for 62.6 percent of consumers, according to the report.

報告顯示,一線城市女白領和Z世代大學生是盲盒消費的主力。女性消費者佔盲盒消費人群的62.6%。

喜歡未知的刺激感

Young Chinese like cute items to decorate their desks and homes. The surprising nature of what one gets also excites consumers.

中國的年輕人喜歡用可愛的物件裝飾他們的辦公桌或家裡,(購買盲盒)這種充滿驚喜的體驗也會讓消費者覺得刺激。

China's millennials spend more on mystery toys than any other hobby, including designer shoes and e-sports, according to a report from e-commerce platform Tmall, which is owned by Alibaba.

阿里巴巴旗下電商平臺天貓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千禧一代在盲盒方面的花費高於名牌鞋和電競等愛好的花費。

收集盲盒有小時候「內味」了

買盲盒的人認為這是當代年輕人解壓的方式,旁觀者認為盲盒用「恰到好處」的價格,偷偷掏空了消費者的錢包。

在很多人看來,盲盒和小時候吃乾脆麵集水滸卡、吃泡泡糖攢神奇寶貝套路類似。

小浣熊乾脆麵收藏卡牌是80、90後童年記憶。

還有網友想起了馬季先生的相聲《宇宙牌香菸》。在相聲中,馬季先生稱要推出系列成套產品,「集齊全套圖案贏20寸彩色電視機。」

當然,馬季最後露底了,近兩年不會有人領走電視機。為啥?因為每套圖案他都少印了三張!

Notes

市場份額 market share

消費者喜好 consumer preference

休閒消費 leisure consumption

流行文化 pop culture

來源:央視新聞 新華網 BBC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等

相關焦點

  • 「盲盒」用英語怎麼說?為啥這麼火?
    ,預計到2024年,盲盒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知識點】「盲盒」,在英語中可以用mystery boxes或mystery toy boxes表示,裡面裝的通常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是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collectible figures)。
  • 「盲盒」用英語怎麼說?
    一份行業報告顯示,盲盒在中國的受歡迎度不斷攀升,預計到2024年,盲盒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知識點】「盲盒」,在英語中可以用mystery boxes或mystery toy boxes表示,裡面裝的通常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是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collectible figures)。
  • 盲盒心理學:為啥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
    「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只要有新的系列盲盒一出,馬上就會被搶購一空。「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盲盒上4個月花了20萬元,還有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萬。盲盒究竟有什麼致命吸引力?
  • 有聲中日雙語 丨「盲盒」用日語怎麼說?
    大家知道什麼是盲盒嗎?盲盒就是將造型各異的小玩具裝進一個盒子裡進行售賣,一組系列一般12個基礎款,外加一個隱藏款。隱藏款價格和基礎款一樣,但數量稀少,抽到的概率只有1\144。 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這種不確定性和好奇感的刺激讓盲盒的愛好者們欲罷不能。
  • 買菜買機票也能玩盲盒?——歡迎來到盲盒的世界
    現在是,人生就是一盒盲盒,你永遠都不知道會抽中什麼。害,還不是因為現在的盲盒市場太火爆!盲盒作為當今炙手可熱的玩具,已經逐漸從一個簡單的潮玩,轉變成現代人的「主流娛樂」和「社交工具」,如果你也玩盲盒,那我們就是好朋友!如果你不太清楚盲盒是什麼,那嚯小二給大家說一下。
  • 用盲盒做裂變的玩法套路,都在這裡了
    編輯導讀:近幾年,開盲盒突然又火熱了起來。不僅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品牌,開盲盒的方式也五花八門。隨著盲盒火爆的同時,盲盒營銷也受到了大家的重視。本文介紹了盲盒營銷的概念和價值,並結合案例分析了盲盒營銷的相關玩法和設計套路,與大家分享。
  • 「盲盒」用英語怎麼說?|female|mystery|boxes_網易訂閱
    一份行業報告顯示,盲盒在中國的受歡迎度不斷攀升,預計到2024年,盲盒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00億元。  【知識點】  「盲盒」,在英語中可以用mystery boxes或mystery toy boxes表示,裡面裝的通常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是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collectible figures)。
  • 「盲盒」這麼火,英語怎麼說?
    那個在商場裡專門賣「盲盒」的泡泡瑪特(Pop Mart)在港交所上市。講到「盲盒」,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臺詞,讓你對它有一個全新的認識: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
  • 你待盲盒如熱戀,盲盒只想賺點錢?
    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可以說,這一切,都源於他們2016年推出的爆紅產品——盲盒。什麼是盲盒?在我們的身邊,上癮模型幾乎無處不在,不管你買不買盲盒,它都與你我息息相關。這篇我們就從「上癮模型」入手,講講盲盒經濟背後的故事。一、為了讓你在人群中多看它一眼,盲盒商家有多努力?
  • 成年人買起玩具來太瘋狂——聽播客聊盲盒
    ——喜歡盲盒的! 這當然是個調侃的段子,但也可以反映出盲盒的火熱程度。 我雖然沒有買過盲盒,但看到過盲盒店裡人頭攢動,也注意到盲盒售貨機出現在越來越多商場裡,而且,買這些裝在盒子裡小玩偶的大多數是成年人!
  • 盲盒背後:有人買的是開心,有人倒賣盲盒一年掙8萬
    有人買盲盒為了開心,有人卻倒賣盲盒一年掙8萬有人買盲盒是因為減壓、純粹的喜歡。林佳(化名)很喜歡買盲盒,長期購買的品牌就是泡泡瑪特。她介紹,她買過6隻Molly(泡泡瑪特的一款玩偶)和三十幾隻tokidoki(泡泡瑪特的另一款玩偶)。
  • 盲盒經濟盛行,買盲盒的是一種賭博心理嗎?
    有網友應用物理判斷是不是賭博心理很簡單,如果東西不在盲盒裡,而是擺在外面賣,你還會買嗎?會熱衷嗎?會上癮嗎?如果你覺得吸引力下降了,那支撐你購買的就是你的賭博心理。我覺得有一定的道理。但盲盒經濟盛行,表明至少有很大一部分人對這類產品有興趣,且具有相應的購買能力。因為盲盒裡的商品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這讓某些人動了心思,吸引那些原本不太注意或是只是偶爾買的人過來買。和普通商品相比,盲盒這種售賣方式完全抓住了眾人的心理。新穎是一方面,它滿足了人的好奇心和某些人的賭博心理。再配上一些成功的營銷策劃,把人氣搞起來,從而提升購買力。
  • 五花八門隨處可買!家長吐槽孩子沉迷盲盒,盲盒為什麼這麼火?
    四個不同品牌的盲袋裡,只有一個明確寫清了五種文具的類型,「我們賣得最好的都已經斷貨了。主要是小學和初中的學生愛買。」店員說。記者又來到九木雜物社嘉裡中心店,這是一家包含文創、生活、小物等各種種類的雜物社,進門就能看到一柜子的盲盒。盲盒品類有很多,多數是各類遊戲和動畫的周邊玩偶,體積不大,大部分價格都是59元一盒。
  • 那些在泡泡瑪特買盲盒的人,究竟在買什麼?
    還有投資人士說,「你就當它是個線下實體遊戲,玩家氪金買皮膚裝備,偶爾還能有些二級市場交易行為,是不是好理解一些?」 那麼,為泡泡瑪特買單的人究竟是怎麼想的?他們花錢買盲盒究竟圖什麼?我們與幾個泡泡瑪特的用戶聊了聊,希望他們的分享可以有助於大家進一步看清泡泡瑪特。
  • 盲盒經濟還是盲盒營銷,撬動了多大市場?
    盲盒,首先在於「盲」 眾所周知,盲盒,就是在盒子中放置不同的物品,消費者買的時候不能拆盒,憑運氣抽中商品,這種隨機化的體驗,等於設置了一種懸念,其實相對於彩票更能確保的是可以得到一種確切的商品,只是價值的不同就靠運氣了。這也是其能夠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營銷方式之一的魅力所在。
  • 「聖誕倒數盲盒」用英文怎麼說?「盲盒」可以用「blind box」表達嗎?
    本文由口譯殿堂整理,轉載請後臺與小編聯繫最近,倒數日曆盲盒越來越受大家歡迎先可以嘗試直譯,"blind box",但是直譯過後,需要去英文搜尋引擎檢驗,這種表達是否存在。這首先就要深度去理解「盲盒」這個概念。「盲盒就是指消費者購買的時候並不知道裡面是什麼,只能買完拆開後才能一睹「芳容」。盲盒裡面通常裝的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或者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玩偶。之所以叫盲盒,是因為盒子上沒有標註,只有打開才會知道自己抽到了什麼。」
  • 買盲盒買到上癮,我也很尷尬啊~
    讓hh著迷的,正是拆開盲盒前的不確定性,以及拆開後收穫的小確幸。「現在這各世界上花錢買到的快樂其實很少了。如果你用59元就能買到一瞬間的開心,說不定還能抽到隱藏款,那你為什麼不去買它呢?」家裡每月給hh打兩千元零花錢,此外她還有獎學金。手頭寬裕的時候,她想抽盲盒;快沒錢吃飯的時候,她也想抽盲盒。
  • 花2萬元買一堆「娃娃」,海南年輕人流行「豪賭」的盲盒,都是...
    但是,平時人設是「貧民窟男孩/女孩」,家中的一面玩具牆可能頓時讓人感覺高不可攀、「入坑盲盒三個多月收集了50多個盲盒潮玩,花費三千多元」、「一年花2萬買一堆娃娃」……沒錯,這就是網絡上爆火的盲盒,「拆開盒子那一刻真的很上頭」這個很容易讓人上癮的玩具讓眾多年輕人慾罷不能,也變相地催生了一個行業。
  • 盲盒當道,韭菜橫行
    但往往大家開出來的都是一些爛便宜的東西,什麼一個鑰匙扣,一包肉鬆餅,幾根水彩筆,或者其他雜七雜八,單價不會超過十塊錢的禮物。這麼多搞盲盒的,我就服賣莆田鞋的後來玩的人多了,大家就開始吐槽,啥幸運盒子,全是坑。
  • 「停不下來」的盲盒
    衛霖剛剛買了兩個盲盒,「買盲盒比較刺激,選盒子的時候膽戰心驚,生怕選不到喜歡的玩偶。不過經常會抽不到,那時就特別想再抽一次。」相較於所見即所得的商品,她喜歡這種購買未知的驚喜,覺得每一個樣子都很可愛。 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在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我花了十幾萬元買盲盒,賣的時候收到二十幾萬元。」王譜曾經沉迷於Sonny Angel的形象,也曾購買了不少盲盒。他發現,最初盲盒圈子很小眾,後來身邊有不少90後女孩甚至年齡更小的孩子喜歡買盲盒,漸漸地這個圈子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