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我國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世界第一」

2020-12-23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2月22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多項交通運輸指標位居「世界第一」。

白皮書顯示,中國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為什麼做出這一判斷?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從基礎設施、運輸服務、交通科技三個維度進行解讀。

首先是交通基礎設施從「連線成片」到「基本成網」,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網絡化。劉小明介紹,截至去年年底,全國高鐵裡程、高速公路裡程、內河航道通航裡程奪得三項「世界第一」。「整體看,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斷提升。我們可以自豪地說,交通、物流、信息與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為優化國家經濟空間布局和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撐。」劉小明說。

中國是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運輸服務也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快遞業務量躍居世界第一。「去年快遞業務量完成635億件,近10年年均增長39.1%,業務量躍居世界第一,相當於每天有約1.74億件快遞。」劉小明說,「我國運輸服務的通達性和保障性正在顯著增強,為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注入了強大動能。」

交通科技從「跟跑」到「跟跑、並跑、領跑」並行。中國交通超級工程舉世矚目,裝備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中國在建和在役公路橋梁、隧道總規模世界第一;世界最高的10座大橋中,有8座在中國。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一批超級工程震撼世界,「復興號」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等一批國產交通裝備標註了「中國製造」的新高度。

白皮書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國。基本形成都市區1小時通勤、城市群2小時通達、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的「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城市交通擁堵基本緩解,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完善。基本實現交通治理現代化。「如今的中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努力,構築新型交通生態系統,凝心聚力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劉小明說。

相關焦點

  • 2035年基本建成 中國從交通大國邁向交通強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23日訊(記者 郭濤)昨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全面介紹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成就,分享中國交通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實踐,並指出中國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 加快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劉小明表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全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與交通相關。
  • 中國正由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會上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已經建成了交通大國,正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為充分發揮交通「先行」作用,團結世界各國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政府編寫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主要包括六方面內容。  一是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
  •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訪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
    原標題: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訪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張曉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進能源革命,加快數位化發展。「交通強國是黨中央立足現實、直面變局、著眼長遠,深刻把握我國和世界經濟、科技、社會發展規律的基礎上,提出的重大發展戰略。
  • 西南交通大學:為「交通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交通強國』戰略的提出,給因鐵路而生、因鐵路而興的西南交大帶來極好的發展機遇,給交大的師生帶來極大的發展空間,也壓上了重重的責任和使命。」11月4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書記王順洪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講述了西南交大在交通強國徵程上的責任擔當。
  • 瞭望丨交通運輸部部長 李小鵬: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
    2.4萬億元左右  ◇實現20個省份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推進實現「刷臉」進站乘車    「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有力支撐了國家綜合實力大幅躍升。」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在接受《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專訪時表示,「十三五」時期,高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裡程翻了一番,高速公路裡程、萬噸級碼頭泊位數量等保持世界第一,以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代表的機場群建成投用,快遞業務量翻了兩番,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客貨運輸量和周轉量等躋身世界前列。    「我們用規模巨大、內暢外聯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服務支撐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運轉,正在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
  • 我國高鐵高速總裡程世界第一 人均指標需要提升
    認識不斷深化  所謂交通強國,既要自身強,建成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又要強國家,有效支撐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高速鐵路總裡程、高速公路總裡程、港口萬噸級泊位均居世界第一,全社會客運量、貨運量穩居世界前列……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接續努力,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
  • 李小鵬擔任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
    2017-11-26 22:39 | 「大白新聞」微信公眾號11月23日,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研究體系、規劃體系及分工方案。領導小組組長、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主持會議。據悉,這是李小鵬首次以「交通運輸部推進交通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的身份主持召開相關會議。
  • 多項世界第一!我國交通發展成績亮眼
    12月22日15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發布會上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 李小鵬:加快建設交通強國
    交通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資源、產業分布不均衡,特殊國情決定必須建設一個強有力的交通運輸體系。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交通運輸從「瓶頸制約」發展到「基本適應」,基礎設施、運輸服務規模均位列世界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正在加快向交通強國邁進。交通運輸的快速發展,顯著改變我國城鄉面貌,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 如何做好新時代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工作?這個培訓班明確了
    近日,交通運輸部在部黨校舉辦2019年行業科技創新發展培訓班,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行業科技創新工作成就,部署今年科技創新和信息化重點工作。副部長劉小明強調,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科技創新和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論述,分析研判新形勢新任務,充分發揮科技創新支撐引領作用,凝聚共識,形成推動行業科技創新、支撐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全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
  • 國務院新聞辦就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推動交通運輸行業高質量發展有...
    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按照引領發展方向、明確發展底線、引導應用場景、引導發展生態的思路,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目標穩步推動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構建「新基建」的應用場景,促進交通基礎設施網、運輸服務網、能源網與信息網絡融合發展。具體可以從四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加強統籌協同。強化跨行業、跨區域的協調,形成推動我國自動駕駛技術發展與應用的合力。二是加強政策研究。
  • 上海交大師生認真學習《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公路成網,高鐵飛馳,巨輪遠航,飛機翱翔,中國正在由「交通大國」逐步向「交通強國」昂首邁進。根據十九大確定的目標,中共中央、國務院在近日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描繪了交通強國發展的新藍圖。綱要提出,到2020年,完成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建設任務和「十三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各項任務,為交通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 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接受《瞭望》雜誌專訪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
    編者按近日出版的2021年第1期《瞭望》雜誌刊發了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的專訪文章《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論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所取得的成就與工作重點。本報今日全文轉載,敬請關注。「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有力支撐了國家綜合實力大幅躍升。」
  • 李小鵬: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
    1月4日,《瞭望》雜誌刊登專訪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文章《奮力開啟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新徵程》。全文如下:交通運輸在大的基礎上向強邁進了一大步、在有的基礎上向好邁進了一大步、在「基本適應」的基礎上向「適度超前」邁進了一大步隨著擴大內需戰略深入實施,助推交通固定資產投資保持高位運行,預計2021年全年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2.4萬億元左右實現20個省份普及道路客運電子客票服務,推進實現「刷臉」進站乘車「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交通大國,有力支撐了國家綜合實力大幅躍升
  • 交通運輸部發布交通強國建設上海市試點任務要點
    (圖源網絡 侵刪)11月10日(30日公布),交通運輸部回復《上海市交通委員會關於審批〈交通強國建設上海試點實施方案〉(送審稿)及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任務申報表的請示》,發布了《交通運輸部關於上海市開展推進長三角交通一體化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
  • 湖北交通重要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通訊員 陳頂雲 攝)  固定資產投資、公路總裡程、高等級航道建設捷報頻傳  湖北交通重要指標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石斌 潘慶芳  閱讀提要  「十三五」收官之年,湖北交通喜事連連,固定資產投資、公路總裡程等重要交通指標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實現提升綜合實力的「六大跨越」。
  • 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 運輸服務從「走得了」到「走...
    整體看,我國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覆蓋廣度和通達深度不斷提升。具體看,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基本實現網絡化。此外,我國綜合運輸大通道基本貫通,進一步打通了國家運輸大動脈。與此同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步伐加快,城市交通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穩步推進,截至2019年底,全國城市道路總長度達到45.9萬公裡。
  • 交通運輸部介紹城市軌道交通、出租汽車相關政策
    下面我再向大家通報一條信息:由交通運輸部主辦,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第十四屆國際交通技術與設備展覽會(China Transpo 2018)」將於2018年5月28-30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新館)舉行,展會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奮力推進交通強國建設」為主題,以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發展成就為主線,集中展示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領域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技術與裝備
  • 白皮書:未來十年中國交通運輸迎來黃金時期
    智慧交通建設掀熱潮 產業鏈機遇倍增  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中國的交通運輸迎來更加寶貴的「黃金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