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江西廣昌縣:特色金融產品助力產業扶貧

2021-01-08 環球網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

農業銀行廣昌縣支行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將金融扶貧和產業扶貧融合發展,助力做大做強特色優勢扶貧產業,讓產業扶貧成為脫貧攻堅的「致富花」和「幸福路」。

「今天能發展到承包1000多畝山地種植油茶,是因為一直得到農業銀行扶貧信貸資金的支持。」江西廣昌縣驛前鎮貫橋村村民邱四海指著漫山遍野的油茶樹高興地說,幾年前這裡還是一座座荒山,那時他剛剛返鄉創業,決定種植油茶樹。山流轉過來了,地也整理好了,可是手頭的錢也花光了,甚至連買油茶苗都成了問題。萬事俱備,只差資金。

此時,農業銀行江西省分行剛下派到村裡的駐村書記劉東亮在了解到邱四海的難處之後,主動找到他,為其申請辦理了5萬元扶貧小額貸款。就這樣,邱四海跟農業銀行結下了不解之緣。只要遇到資金困難,他都會想到農業銀行。2015年,根據邱四海的資金需求,農業銀行廣昌縣支行又給他發放了一筆40萬元的「金穗油茶貸」,為他擴大種植規模提供了資金保障。如今,他已成為村裡有名的致富帶頭人,帶動了十幾位貧困戶就業。

近年來,為支持油茶產業扶貧,農業銀行江西省分行專門研發了「金穗油茶貸」精準扶貧特色產品,解決了油茶生長期限與貸款期限不匹配問題,貸款期最長可達10年。截至目前,農業銀行廣昌縣支行發放了「金穗油茶貸」400多萬元,支持油茶林種植8000多畝。該支行還通過精準對接白蓮、茶樹菇等特色產業,創新升級並衍生出多種「信貸+扶貧」模式,加大對特色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帶動貧困人口就業增收。5年來,該支行累計投放5.532億元產業扶貧貸款,帶動貧困人口220人;項目扶貧貸款1.899億元,帶動貧困人口4752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賴永峰 農村金融時報記者 鄭長靈)

相關焦點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電商直播帶貨 助力脫貧攻堅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電商直播帶貨 助力脫貧攻堅 2020-07-23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銀行 金融扶貧賦能產業扶貧
    自2018年初啟動以來,平安銀行創新開發了養殖貸、種植貸、水電貸、扶貧政府債、扶貧企業債等多種金融扶貧產品,在全國多個貧困地區因地制宜,有效開展「金融+產業」扶貧,累計投放產業扶貧資金44.58億元,覆蓋廣西、雲南、貴州、江西、四川等地90多個貧困縣的貧困戶。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秦州區高家莊村:做大扶貧產業「蛋糕...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秦州區高家莊村:做大扶貧產業「蛋糕」 農民收入穩步提高 2020-12-30 12: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記者手記】我們一起走向小康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薛硯黨的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等一系列好政策落地實施,讓一家人告別了貧苦的日子,喝上了乾淨水,用上了網際網路,硬化路通到了家門口。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門路,韓耀高、康志芳夫婦倆相信只要勤奮努力,收入不會差。扶貧先扶智,國家助學政策為韓懷清的三個孫子打開了通往更廣闊世界的大門,他們正向著自己的夢想展翅高飛。
  • 珠醫著力產業扶貧 立體增強茂坡村「造血」能力
    2018 年 3 月,在幫扶單位的推動下,創建了由村黨支部書記鍾勇飛為法人、全村貧困戶代表為成員組成的化州市寶圩茂坡勇榮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大力推進扶貧產業項目建設,助力脫貧攻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中益鄉群像①|劉遠海 扶貧「補鍋匠」總是...
    核心提示:今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連日來,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深入石柱中益鄉採訪,感知幹部群眾對小康生活的理解、願景和奮鬥。讓我們通過重慶市委辦公廳扶貧集團駐中益鄉工作隊六位扶貧幹部的視角,全面深入感知中益鄉脫貧攻堅奔小康之路。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華夏東極撫遠:「一島三區」+五大產業 全力...
    東北網6月23日訊(記者王春穎)日前,隨著「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大型主題採訪報導活動第一小分隊的腳步,記者走進撫遠市,體會華夏東極這片土地上的小康生活。近年來,撫遠市確立了建設「一島三區」(黑瞎子島、黑瞎子島鎮、莽吉塔港園經濟區、撫遠城區)、發展「五大產業」(旅遊產業、商貿產業、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特色漁業),把撫遠建設成為綠色、開放、繁榮、文明、和諧的邊境口岸名城的發展目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冷漿田裡脫貧「熱」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冷漿田裡脫貧「熱」 2020-12-30 16: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丹東河口村:鴨綠江邊萬畝桃園助力村民小康...
    中國日報7月21日電(記者 張小敏 鄭伊然 吳勇)日前,記者隨「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採訪團走進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河口村,採訪當地依託良好的生態優勢助力村民奔小康情況。(攝影 劉海東)當被問及「你認為的小康生活是怎麼樣的」時,村民王忠武說:「一家人在一起和和睦睦、健健康康的就是最重要的。每個人心中的小康生活標準可能不一樣,但是我認為小富即安。現在政策好,只要肯出力,沒有苦日子。」5年前,王忠武辭去公職回到家鄉,和妻子管理起自家房前屋後的二畝桃園,並經營著名為「閒舍庭院」的民宿飯莊。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致敬脫貧攻堅最美奮鬥者
    ……鄉親們一張張燦爛的笑臉這是你我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道路上最好的禮物他們的行動,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最美的詮釋他們,是奔跑在這條路上最可愛的人!「在工會的幫助下,貧困縣的扶貧產品不僅賣上了好價錢,而且產銷對接形成了好機制、產品培育出了好產業,貧困戶增收創出了好路子。」王秀梅說。直接受益的大荔縣安仁鎮小坡村八組村民付興章說:「疫情給冬棗銷售帶來了很大打擊,價格低、產品滯銷,讓人心急如焚。在這緊要關頭,是工會的消費扶貧讓我們增加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 助力金融精準扶貧 勇擔大行責任擔當_江西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近年來,人民銀行出臺了金融扶貧系列指導意見以及金融精準扶貧貸款專項統計制度,引導和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幫助貧困地區培育特色優勢扶貧產業,有力推進產業精準扶貧。郵儲銀行各分行因地制宜,加大對地方帶貧產業的金融支持力度。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養蜂人的「甜蜜」事業 2020-08-21 16:35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汕頭市特色產業扶貧摘「窮帽」奔小康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趙麗蓉、魯利韋、記者羅勉從汕頭市了解到,產業是脫貧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貧困地區要真正脫掉「窮帽」,就必須有產業的支撐,從而走向可持續發展之路。精準扶貧工作中,汕頭市積極探索產業扶貧的良策新法,綜合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需求、技術支持等因素,大力發展優勢特色扶貧產業,使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電商、鄉村旅遊等扶貧項目在各地落地生根、發展壯大,湧現了一批富有特色產業的鄉村,助力貧困戶奔向美好生活。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七)
    「讓老百姓呼吸上新鮮的空氣、喝上乾淨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環境中……」習近平總書記的動情描述,反映的是人民的期盼,也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要求。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全面小康,健康先行。水口村位於江西宜春明月山溫泉風景名勝區溫湯鎮西南方向,這裡擁有不可替代的稀缺資源——富硒水、富硒土質的優勢。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三)
    對老年人而言,文化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我們會發現他們非常欣喜地去包容和接受更多的文化藝術形式,生活變得更有樂趣」。  文化是小康社會的精神基石。對居民們來說,社區文化服務能極大提升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在成都不少社區,現代感和傳統感、文藝氣息和市井氣息交織融合,人們享受著文藝範兒的時尚社區生活,也讓這座有著2300年歷史的老城煥發著勃勃生機。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作為浮洲村的對口幫扶單位,近年來,深圳局堅持把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利用行業專業優勢,立足抓好「鄉村規劃、教育扶貧、產業幫扶」等重點工作,下足「繡花」功夫,激發內生動力,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浮洲村的貧困群眾全面脫貧、邁入小康。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發展產業增...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滄桑巨變 · 飲水思源】涇川:發展產業增活力 華麗蛻變展新貌 2020-12-24 17: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遞愛心,情暖蓮鄉」江西廣昌縣第三屆公益晚會圓滿落幕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江西訊(公益記錄者 王建超 通訊員 魏玉燕)12月30日晚上,廣昌縣文明辦、共青團廣昌縣委、廣昌縣文化館、廣昌縣蓮鄉愛心聯誼會共同舉辦了「碧桂園·傳遞愛心·情暖蓮鄉」公益晚會。本屆公益晚會受到了廣昌縣愛心企業及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共獲得贊助23.3萬元。伴隨著精彩紛呈的歌舞《向夢想奔跑》,本次公益頒獎盛典正式拉開帷幕。其中廣昌縣碧桂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捐款8萬元獲得本次公益晚會的總冠名。
  • 副監事長鄧清河參與港扶會周年大會 見證中港兩地扶貧成果
    南江縣黃羊產業扶貧項目入選聯合國全球減貧最佳案例5月8日,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港扶會)召開周年大會,通報2019年工作總結及財務報告,通過新一屆架構成員50多位名單。第二屆執委會蔡加贊會長兼任召集人,蘇長榮續任主席,譚錦球續任監事長;新增2位常務副會長和9位副會長。
  • 金融助力小康建設,東西南北四地銀保監局各交「新答卷」
    文|《財經》(博客,微博)記者 張穎馨 嚴沁雯  2020年已進入尾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也已進入決戰決勝的階段,金融作為經濟的核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中國地域廣闊,各地的經濟、社會環境不同,金融業態也有所不同。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過程中,各地銀行保險業根據當地的實際有各自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