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肖海寧 i自然全媒體
編者按:科學規劃繪藍圖,教育扶貧謀長遠,強基固本促發展,產業幫扶壯經濟……對幫扶的浮洲村,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下足了「繡花」功夫,既輸血又造血,使浮洲村一步步蝶變為美麗村莊,村民相繼脫貧摘帽,向著致富奔小康的道路大步邁進。
餘暉下,螺河畔,蜿蜒的水泥路,串起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整潔的磚瓦房,農家院的嫋嫋炊煙,飄向綠油油的稻田和碩果纍纍的果園,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這是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精準幫扶給浮洲村帶來的喜人變化。
作為浮洲村的對口幫扶單位,近年來,深圳局堅持把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利用行業專業優勢,立足抓好「鄉村規劃、教育扶貧、產業幫扶」等重點工作,下足「繡花」功夫,激發內生動力,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浮洲村的貧困群眾全面脫貧、邁入小康。
科學規劃繪藍圖
浮洲村是個近郊村,距陸豐市城區約6公裡,田園風光秀美,民居建築別具特色,有著天然的區位優勢和旅遊優勢。
為了讓村莊更美,結合南粵村莊(整治)規劃志願行動,深圳局組建了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學會志願服務團隊,及時對接浮洲村,開展「我為美麗鄉村繪藍圖」工作。
志願團隊深入各個村民小組了解風俗民情,採用無人機航拍、拍照、圖紙標註、實地訪談等方式,詳細調研村內公共空間、基礎設施、歷史建築與民居等現狀。
經過近3個月的工作,一份近200頁圖文並茂的《汕尾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規劃》展現在村民面前,為浮洲村勾畫了一幅「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藍圖。
教育扶貧謀長遠
扶貧先扶智,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是深圳局根治浮洲「貧窮病」開出的新藥方。
該局100餘名幹部「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家庭學子樹信心、謀前程。同時,發動黨員幹部先後捐款13.5萬元資助貧困學生,組織下屬單位黨支部為浮洲小學購置校服,捐贈衣物、書籍等。
特別是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深圳局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解決沒有寬帶網絡的貧困家庭學生上網課問題。前不久,4張大學錄取通知書飛進了該村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一時被村民津津樂道。這些高三學子的網課學習離不開深圳局的支持和幫扶。
「感謝扶貧政策,讓我家3個孩子都能順利上大學。」村民林美鎮從內心感激深圳局的幫扶。已有60多歲的他,3個子女相繼考上大學,給他帶來驚喜的同時,也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孩子們一度面臨放棄學業的抉擇。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深圳局協調相關學校及時免除了3人的學費,還為每人申請了每年7000元生活費補貼。
強基固本促發展
要致富,先修路。深圳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56萬元,加上村民自籌資金,完成了浮洲村村道硬化工程,圓山、烏樹、後林3個村民小組那些鄉間泥濘小路成為了歷史。
對五保戶林盾來說,最開心的事兒莫過於他家接通了自來水。以前他每天要步行1公裡去河邊打水,現在足不出戶,擰開水龍頭就淌出清泉。據了解,為了讓村民喝上自來水,深圳局積極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幫貧困村接通自來水主管道,使浮洲村實現了集中供水全覆蓋。
對於住危房的村民,深圳局更是憂心。幫扶期間,該局有序引導39戶貧困戶完成危房改造。同時,安排300餘萬元幫扶資金,幫助浮洲村興建「幸福家園」安居房,總建築面積約1500多平方米,預計今年10月份竣工,屆時住房困難的貧困戶都將實現安居夢。
產業幫扶壯經濟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扶貧扶根本,只有發展產業,增強造血功能,才能實現村莊可持續發展。
經過前期充分調研論證,深圳局於2017~2018年相繼投入幫扶資金10萬元和35.7萬元,入股浮洲村兩個種養專業合作社,每年為貧困戶帶來3.65萬餘元收益。投入省扶貧開發資金180多萬元,入股陸豐市灃泰水產養殖公司;投入100萬元參股浮洲種養專業合作社,並建立了60畝蝴蝶蘭種植基地,打造了迎春花卉市場。
目前,浮洲村已形成6個產業扶貧項目,每年可為浮洲村集體帶來至少35萬元收益,貧困戶每戶每年可獲得3364元固定分紅。
扶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深圳局立足打贏脫貧攻堅戰,給浮洲的村民帶來了美好家園和幸福明天!
喜歡本文,就點擊右下角「在看」
本文由中國自然資源報社微信公眾號「i自然全媒體」獨家編輯。未經授權,謝絕媒體(包括公眾號)轉載。轉載請在醒目位置標註來源:i自然全媒體。i自然投稿郵箱:izrqmt@126.com。電話:010-68024627。
i自然全媒體
作者:肖海寧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丨浮洲蝶變 小康夢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