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指導浮洲村發展蝴蝶蘭種植產業。
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幫扶的貧困戶安居房工程奠基。
今日浮洲村面貌。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秦綺蔚 通訊員 肖海寧
餘暉下,螺河畔。蜿蜒的水泥路,串起浮洲村整潔的磚瓦房。農家院的嫋嫋炊煙,飄向綠油油的稻田和碩果纍纍的果園,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畫卷。這是開展精準扶貧工作給浮洲村帶來的喜人變化。
近年來,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堅持把對口幫扶點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的精準扶貧、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立足抓好「鄉村規劃、教育扶貧、固本強基、產業幫扶、安居工程」五項重點工作,全面落實幫扶責任,以決戰決勝的姿態確保浮洲村全面脫貧邁入小康社會。
科學規劃繪脫貧攻堅藍圖
浮洲村位於陸豐市河東鎮陸河公路西側,東臨螺河,區域面積7.223平方千米,下轄浮洲、松湖、新湖、東光、後林、烏樹、圓山、燕南等8個自然村,各自然村相對比較分散。全村共有1388戶,總人口9572人。
在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統籌下,結合南粵村莊(整治)規劃志願行動,深圳市城市規劃協會/學會志願服務團隊,及時對接汕尾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開展「我為美麗鄉村繪藍圖」南粵村莊整治工作。經該局指導,志願團隊多次前往浮洲村了解風俗民情。在各村民小組與會代表的帶領下,分組深入各個村民小組進行實地踏勘,調研村內公共空間、公共及基礎設施、歷史建築與民居以及民俗民風等情況。經過近3個月的高效工作,志願服務團隊圓滿完成了浮洲村規劃編制工作並按程序通過審查。一份近200頁圖文並茂的《汕尾陸豐市河東鎮浮洲村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規劃》展現在全體村民面前,大家在給予讚揚的同時,紛紛憧憬浮洲美好明天——未來的浮洲一定是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全新景象!
教育扶貧阻斷代際傳遞
貧困學子求知路,教育扶貧來幫助。扶貧先扶智,協助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這是該局根治浮洲貧窮病根開出的一劑藥方。經不懈努力,該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浮洲村所有貧困在校生全部全額發放了教育生活補助,各項教育政策落實率達100%,保證了全村沒有一名學生因貧輟學。
針對部分特別困難的貧困家庭學生,該局倡導扶貧手拉手,大愛心連心,通過健全結對幫扶機制,100餘名處以上幹部「一對一」結對幫扶貧困戶,通過不定期走訪和電話、網絡溝通幫助貧困戶家庭學子樹信心、謀前程。同時,組織下屬單位黨支部為浮洲小學學生購置校服,捐款捐物等,大力改善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尤其在抗擊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保障貧困戶家庭高三和初三學生在家正常上網課,該局及時協調當地黨委政府和教育部門,積極解決沒有接入寬帶網絡的15戶貧困戶家庭24名學生上網課問題,讓每一位貧困學生都能在家接受網上教學。
近期,有4張大學錄取通知書飛進了浮洲村,一時被村民津津樂道,傳為佳話。在今年浮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中,有林培燦、林澤龍、劉雅華和林裕星等4位高三學生,他們在該局幫扶下,克服疫情影響,認真複習備考,通過自身努力,全部都考上了大學。
強基固本夯實鄉村振興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民致富基礎。這是該局駐村工作隊給自己定下的首要目標。
要致富先修路。只有改善村內交通條件,才能促進浮洲村對外經濟聯繫和人員交流,帶動村莊快速發展。截至目前,該局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56萬元,加上村民自籌資金,完成了浮洲村內4.2公裡長的村道硬底化工程,結束了圓山、烏樹、後林3個村民小組鄉間泥濘小路的歷史,實現了所有自然村到行政村通硬底化道路的脫貧達標目標。為做好飲水保障工作,該局積極協調當地黨委政府,為圓山、烏樹和後林等自然村接通自來水主管道,並為50戶貧困家庭通過發放補貼的方式安裝飲用自來水。截至當前,浮洲村下轄的8個自然村實現了集中供水全覆蓋,保證了所有村民和貧困戶飲水安全。
「感謝黨的好政策!」五保戶村民林盾在接通自來水的那一刻,由衷地發出了內心的感慨!他膝下無兒女,以前每日生活用水要步行1公裡去河邊打水,現在足不出戶,擰開水龍頭,淌出的清泉,甜到了心底。
為完善農田水利設施,駐村工作隊協助浮洲村爭取中央財政資金400多萬元,修建了環村排洪溝和農田灌溉水渠,積極發揮了「旱能灌、澇能排」的作用。農忙時間,得益於便利的灌溉水渠,莊稼田裡,那寄託著村民一年收成的稻子、紅薯等農作物,紛紛將豐收的狀態回饋給村民,譜寫了一曲歡快的小康之歌。
安居工程力保住有所居
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是中央和省高度重視的脫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民生實事。前段時間,該局通過有序引導39戶貧困戶開展危房改造,保障了貧困戶住房安全。
另在調查核實危房過程中,共梳理出疑似危房貧困戶6戶,另有6戶貧困戶靠臨時租房生活。為徹底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該局邀請深圳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孟建民院士團隊編制了浮洲村集體安居房建築方案,並安排300餘萬元幫扶資金,幫助浮洲村興建「幸福家園」安居房。安居房總建築面積約1500多平方米,包括9套單身公寓房屋和9套兩房一廳房屋,每套房屋都設有廚房和帶浴室衛生間。該安居房設計充分考慮了貧困戶居住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力圖打造獨立的公共空間與和諧的鄰裡關係,保證貧困戶搬進家具和電器即可正常生活。目前,浮洲村集體安居房已完成招標並進場施工,預計2020年10月份竣工,屆時住房困難的貧困戶將入住「幸福家園」,享受幸福生活,實現安居夢想。
產業幫扶強壯經濟造血
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受地理區位和自然條件所限,集體經濟薄弱一直是浮洲村最大的短板,既難以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又導致村莊發展後勁不足。扶貧扶根本,只有發展集體經濟,建立造血功能,才能實現村莊可持續發展,帶領貧困戶穩定脫貧。該局通過大力開展產業幫扶,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實現浮洲村穩定脫貧。
據統計,該局於2017-2018年相繼投入幫扶資金10萬元和35.7萬元入股浮洲村兩個種養專業合作社,共同種植紅薯、蔬菜和苗圃等經濟作物,每年為貧困戶帶來36560元的收益。同時,科學指導浮洲村投入省扶貧開發資金180萬餘元入股陸豐市灃泰水產養殖公司,投入100萬元參股浮洲種養專業合作社蝴蝶蘭種植基地,每年固定產生18萬元以上貧困戶分紅收益。此外,該局還指導省扶貧資金222萬餘元參股本市產業園、湖東自來水公司和正達農業種養公司,保證每年產生13萬餘元保底分紅收益。經多年奮鬥,目前浮洲村形成的六個產業扶貧項目每年可為浮洲村集體帶來至少35萬元收益,將惠及全村貧困戶,目前每戶每年可獲得3364元固定分紅,保證了貧困戶有穩定收入來源。
扶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在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該局將決勝全面小康,立足打贏脫貧攻堅之戰,和浮洲人民一道打造幸福鄉村,建設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