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伴年紀都大了,行動也不方便,現在有這個改造政策,真的是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太感謝你們了!」近日,家住羅江區白馬關鎮三叉河村89歲高齡的張婆婆,拉著羅江區民政幹部的手激動地說。
張婆婆口中的「改造政策」是羅江區今年在全市率先實行的困難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項目,該項目旨在為分散特困供養人員,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失能、殘疾和年滿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家庭改善居住條件和生活質量。
廖桂芳也是享受本次適老化改造政策的一名老人,雖然雙腿殘疾,但是老人心態非常樂觀。「我身患殘疾多年,只能依靠輪椅生活,以前家裡沒人的時候都無法到外面院壩去,現在幫我把入戶樓梯整改了,還貼心地安裝了扶手,我想出去溜達自己就可以出去了。」老人說完,還特意向記者展示了剛學會的上下樓梯「新技能」。
據悉,此次羅江區困難老人適老化改造重點為無障礙通道、地面防滑處理、臥室床邊安裝護欄、衛生間坐便器及洗浴防滑設備安裝、老年用品配置等內容,通過專業化服務和市場化操作,採取施工改造、設施配備等方式,緩解老年人因生理機能變化導致的生活不便。
「所有的扶手都是根據老人的身高來安裝的,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這樣用起來才不費勁。」負責改造的施工團隊負責人吳偉表示,適老化改造的關鍵就是要結合老人的生活習慣,提升安全性、便利性和實用性。
適老化改造,難在改造,更難在改造後的質量維護。針對此項問題,羅江區民政局在前期制定實施方案階段,專門明確質保年限自項目驗收合格起不少於2年的硬性要求,同時將老人滿意度作為項目驗收的重要依據,讓改造全過程形成一個閉環。
「此次家庭適老化改造,由政府統一出資,按照每戶不超過1000元的標準予以補助,預計出資30餘萬元。」羅江區民政局負責人李海英說,「前期我們通過第三方評估公司,對各鎮自願申請家庭適老化改造對象進行全覆蓋評估,建立一戶一策改造方案,經評估後,共確定改造對象330名。」
據了解,近年來,為積極應對社會老齡化問題,羅江區相繼出臺安老、助老、為老、惠老相關保障政策,使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