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物技術》解密:懷孕最早期,人類大腦是如何發育的……

2020-12-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大約7周的人胚胎被胎盤包圍的圖像。圖片來源:UNSW

對人類大腦早期發育的研究一直存在諸多障礙,因為研究人員還無法在妊娠最早期階段接觸到人胚胎腦組織。因此,目前幾乎所有關於大腦最早期發育的知識都是基於對果蠅和小鼠的研究。

然而,人腦的組成與動物的存在很大差異。因此,人腦發育的這一時期一直被視為神經學的黑匣子

現在,黑匣子有望被「破譯」了。

北京時間5月26日,發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生物技術)》上的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瑞典隆德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用於大腦研究的早期胚胎模型,以了解胚胎發育過程中不同的大腦區域是如何形成的,並提供了對人腦發育的獨特見解

為了開發針對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癲癇和中風)的幹細胞療法,研究人員必須要首先了解人腦在胚胎階段是如何發育的,以及神經細胞在不同發育階段是如何形成的,這將有助於更快地開發新的幹細胞療法。

研究通訊作者、隆德大學Wallenberg分子醫學中心和實驗醫學系研究員Agnete Kirkeby說:「我們的挑戰在於人腦中有幾千種不同的神經細胞亞型,每種疾病我們都需要能夠產生準確類型的神經細胞。

研究大腦發育過程中每個神經細胞在胚胎中的形成,對於研究人員了解如何在實驗室中製造這些特定的細胞至關重要。

為此,Agnete的團隊與哥本哈根大學的同事以及隆德大學工程學院的生物工程師一起,開發了一個通過使用幹細胞來模擬人腦早期發育階段的模型。

該研究第一作者、哥本哈根大學神經科學系助理教授Pedro Rifes說:「我們知道,在胚胎早期,大腦會受到各種濃度生長因子的影響,會導致不同腦區的形成。通過使用微流控技術,我們可以在極為可控的條件下重建早期胚胎發育中的環境當我們將幹細胞暴露在該環境中時,可以創造出包含彼此相鄰的不同腦區的組織,類似於受精後大約4到5周的胚胎大腦。這一階段在學術界至今還沒有研究報導。」

Kirkeby解釋道:「我們先從一小群細胞開始,這些細胞將形成大腦,並通過暴露於特定生長因子(WNT)的信號梯度來指導細胞,從而形成大腦的不同區域。我們的模型比以前發表的模型更好,因為它的可重複性更高,包含更多的腦區。我們現在可以用它來研究人類大腦早期發育過程中的未知特徵。」

圖片來源:Nature Biotechnology

Kirkeby認為,這一新的方法可以用來研究胚胎早期的腦細胞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對我們周圍的某些化學物質作出反應的。

她說:「這是幹細胞研究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現在第一次可以接觸到類似於早期胚胎大腦的組織,因此可以用以前不可能的方式研究大腦發育背後的過程。例如,我們可以用它來測試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對胚胎大腦發育的影響。」

Kirkeby表示,未來的另一個目標是利用這個模型來繪製一幅完整的人腦發育圖。這將有助於加快開發新的神經系統疾病幹細胞療法。

Kirkeby總結道:「一旦我們有了這張發育圖,我們將能在實驗室裡更好地製造出可用於移植、再生治療和研究大腦功能以及不同疾病狀態的人類神經細胞。我們花了10年時間通過反覆地試驗,研發出治療帕金森氏症的幹細胞療法。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未來在其他疾病療法的研發中加快這一過程。」

論文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7-020-0525-0

2019年熱文TOP10

1. 逆轉2型糖尿病的大牛又發文了:2型糖尿病是簡單的疾病,減肥或逆轉病情!

2. 剛剛,Science發布2019十大科學突破!

3. Science重磅!西蘭花「喚醒」抗腫瘤基因

4. 讀者淚目!《柳葉刀》全中文發表中國醫學博士「家書」:給父親的一封信

5. 《Science》重磅!汝之「蜜糖」,吾之「砒霜...」

6. 喝酒,尤其還臉紅的人,或面臨更高的痴呆風險

7. Nature重磅!第一個完全合成且徹底改變DNA密碼的生物誕生了

8. 這不是一顆大榛子!Science發表新型口服胰島素,或將取代傳統注射

9. Science為防禿頂支招:先從不脫髮開始...

10. 改變精子速度,可以影響後代性別?

相關焦點

  • 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黑匣子 正在緩緩打開?
    國際頂級期刊《自然》日前以長文形式在線發表了昆明理工大學靈長類轉化醫學研究院的李天晴教授和季維智院士等與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合作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們首次建立人胚胎三維培養系統,首次系統揭示了原腸前人胚胎和多能幹細胞的發育過程。他們所繪製的分子和形態發育全景圖,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為研究胚胎著床後早期發育建立了重要的研究基礎。
  • Nature:解析早期胚胎發育的機制 或有望解釋人類早期妊娠失敗的原因
    2020年5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多數的妊娠失敗都發生在胚胎非常早期的發育階段,有時候甚至在懷孕還沒有被檢測到的時候就會發生,這一關鍵階段通常發生在受精後一周左右,此時胚胎會植入母體子宮並開始以一種非常複雜的方式發育生長,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利用小鼠胚胎進行研究揭示了胚胎發育的架構以及促進胚胎在早期階段正常發育的結構
  • 孕期是如何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的?
    我和先生是屬於計劃生育的典型,何時舉辦婚禮、何時可以要一個孩子都是計劃好的,所以當我們準備迎接一個小生命時先生首先做主我們搬出了北京最初的合租房,之後就開始關注我們二人的生活習慣、飲食,懷孕後因我沒有特殊反應依然保持著高強度的工作狀態各自忙碌,但從生活質量、孩子的早期教育開始了有意識的關注,兒子出生後我一反之前的女強人工作模式,工作時依然盡職盡責專注,但不再無休止的加班,對孩子的早期教育、飲食都十分在意
  • 新系統可模擬人類胚胎早期發育最關鍵過程
    科技日報北京9月11日電(記者張夢然)《自然》雜誌11日發表了一項幹細胞領域研究成果:一種可以成功模擬人類胚胎著床後關鍵過程的系統問世,有助於增強我們對人類胚胎早期發育的理解,也不涉及與人類胚胎研究相關的生物倫理問題,因為該系統是在一種嚴格受控的環境下,使用的是人體多能幹細胞。
  • 嬰幼兒早期大腦發育的關鍵因素,腦智計劃將再達新高度
    隨著腦科學前沿技術MRI(磁共振成像)的應用,0- 36 個月的寶寶大腦結構圖像得到更為清晰的呈現,揭開了嬰幼兒早期大腦發育關鍵因素的神秘面紗。專家們一致認為,髓鞘化是大腦發育過程中的重要進程,腦磷脂群在嬰兒腦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 新系統可模擬人類胚胎早期發育最關鍵過程—新聞—科學網
    人體多能幹細胞又有新用途
  • Cell:科學家揭示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的重大發現!
    早期的人類胚胎發育非常難以研究,目前我們所熟知的知識均來自對小鼠的研究,在受精後的第一周,卵細胞會從單一的細胞發育為胚泡,即包含200至300個細胞的中空細胞簇,同時在這一階段會出現三種細胞類型:滋養外胚層,其可以產生胎盤;內胚層,其可以形成胚胎的內胚層;胚胎細胞,其會組成胚胎本身。
  • 懷孕初期褐色分泌物 黃金100天西安安琪兒早孕門診養成聰寶
    摘要:   健康、聰明可能是每一位準爸媽對腹中寶寶的期待,可是,爸爸媽媽們可能不知道,寶寶的聰明健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誕生後的100天,而且除了基因,寶寶的強力大腦是可以養成的,你可能迫不及待的要問,如何養成?
  • 《自然通訊》:喬傑/文路團隊繪製人類垂體發育單細胞轉錄組圖譜
    垂體是最重要最複雜的內分泌腺體之一,是內分泌信號轉導的司令部,作為神經-內分泌系統中的主要成員,在維持機體內環境穩態中發揮關鍵作用。它位於大腦底部的蝶鞍中,重量不到1克,分為腺垂體和神經垂體兩部分。腺垂體主要由五種激素細胞組成,包括生長激素細胞、催乳素細胞、促甲狀腺素細胞、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細胞和促性腺激素細胞。
  • 中國發現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重編程規律
    我發現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重編程規律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訊 (記者喬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孫瑩璞/徐家偉課題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頡偉課題組合作研究,揭示了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發現人類早期胚胎發育染色質獨特的親本到合子表觀基因組的轉換模式
  • 全網最詳實的0~6歲寶寶大腦發育指南,收藏不虧
    人類共有31條神經節段。它是將感覺信息發送到大腦和從大腦發送運動信息的路徑。它還有助於協調許多反應。腦幹腦幹是大腦的一部分,它連接到脊髓,並將信息從大腦傳遞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它控制著我們最基本的功能,如呼吸,被認為是我們大腦中最古老的部分。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談早期養育對孩子大腦的影響:怎麼用心都不過分
    那個時候,我不知道嬰幼兒時期是人類腦部發育最重要的時期。生活中的很多養育細節,都在影響著孩子的大腦發育。所幸,家中老人一直竭盡全力呵護孩子成長,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媽媽角色的缺失。但是兒子性格內斂、自信不足,我想多少與我早期錯誤的養育方式有關。
  • 人類大腦有自己的「發育時間表」
    人家大腦可並不承認——英國科學家指出,人的大腦達到成人狀態,要到我們30多歲左右。也是在近期,歐洲一項腦研究表明,直至人類達到90歲高齡時,健康大腦內仍有新神經元在持續發育。如此看來,我們的身體真是拖了大腦的後腿。30歲,我才成年當我們說一個成年人「心智不成熟」的時候,應該想想,也許真的是他的大腦還沒發育完全。
  • 孕早期吃什麼能促進大腦發育?這些營養希望你補充到位!
    在懷孕早期的時候是他細胞處於一個迅速分化和成長階段,並且在這個時間胎兒的神經系統細胞開始分裂和發育,也是最快的時間,如果在這個時間段準媽媽及時給身體補充營養,不僅對胎兒大腦發育細胞有好處,還能有利於胎兒的大腦和骨髓的生長,形成促進胎兒的智力發育,所以說在懷孕前三個月是胎兒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
  • Cell:科學家闡明受精卵早期發育的分子機制 有望理解生命起源的奧秘
    2019年10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儘管從學校畢業、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和結婚可能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但一些最重要的事情往往發生地更早,即在精子與卵子結合、細胞開始分裂的最初幾天裡。
  • 孕早期胎兒發育過程,怎麼做能促進孕囊發育?剛懷孕的孕媽了解
    有個朋友前幾天查出懷孕了,做檢查 看到了孕囊,但是孕酮不太高,醫生讓她多休息,注意養胎,她自己也從網上查到:懷孕早期是胎停流產的高發期。所有這些信息讓她很緊張、很擔心,還發信息問我「怎麼做有助孕囊發育?
  • 人類早期胚胎發育組蛋白修飾重編程規律
    在小鼠卵細胞發育晚期,組蛋白修飾組蛋白H3第4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K4me3)和組蛋白H3第27位賴氨酸三甲基化(H3K27me3)會以非經典的形式分布,並通過母源繼承的方式傳遞到胚胎中調控子代的基因表達和發育。由於人類卵細胞和早期胚胎樣本稀缺性以及極低量細胞組蛋白修飾技術的缺乏,人類早期胚胎發育中組蛋白修飾的重編程規律及功能並不清楚。
  • 大腦的早期發育,為什麼古語說『三歲看老』?
    大腦的早期發育,為什麼古語說『三歲看老』?恭喜寶爸寶媽升級!開啟一段嶄新的人生旅程,這段旅程中,會有許許多多奇妙而溫馨的體驗與碰撞。小傢伙的生長發育,牽動著一家人的心神,寶貝王早期的大腦發育,更是至關重要哦!
  • 嬰兒實驗室:研究早期人類發育
    在生命的最初兩年裡,人類腦部的變化超過一生中其他任何時間,意識反應、人格特徵、氣質性情、個體能力等,都開始逐漸顯現出來,而這些最初開始發展的信號卻會逐漸消失。這一時期也是最難探索的,因為嬰兒不會說話,聽不懂指令,還常常粗暴地打斷實驗,人類神經科學中的諸多標準工具都派不上用場。怎樣才能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 兒童大腦發育
    在生命早期,大腦以一種驚人的速度生長,嬰兒出生時,大腦佔成人腦重的25%,到2歲時,大腦重量達到成人腦重的75%。母親懷孕的最後3個月和嬰兒出生後的前兩年被稱作「大腦發育加速期」,因為成人大腦一半以上的重量是在這段時間獲得的。從母親懷孕的第7個月開始到1歲生日期間,大腦每天增重1.7克,或者是每分鐘增加重量1毫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