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古詩應該注意一些入聲字的讀法:戴叔倫《蘭溪棹歌》「看」字解讀

2020-12-16 人文使者

今夜翻閱舊書《唐詩一百首》,是「中國古典文學作品選讀」叢書之一,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5月出版,32開本,定價0.37元,扉頁籤名落款日期是1979年9月21日,是我到北京一所大學入學報到後的第11天上街逛舊書店買的。屈指數來這本書與我作伴已經30多年了,書頁已經泛黃,與它的主人一樣盡顯老態了。

戴叔倫是潤州金壇(今屬江蘇省)人,在江西做過官,不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唐代詩人,在上個世紀70年代選他的詩入集,主要是他的詩中有不少反映當時人民現實生活的好作品,這在當時是對一位文學家的「好壞」評判標準之一。

筆者選讀並新解這首詩是因為一個字,並借這個字說一說一種語言現象,還因為這是一首短句,夜讀短句不會覺得累。

先解題,蘭溪,現在浙江省蘭溪縣南,棹歌,棹讀zhao,棹歌是一種古代歌曲,內容多寫船家水上生活。

「涼月如眉掛柳灣,月中山色鏡中看」,涼月是指發出清光的月亮。柳灣是載有楊柳的水灣,越中是現在的浙江省中部,鏡是比方平靜的水面。下邊就是上文說的那個字,就是「看」,記得在學校上課時,老師專門強調這個字的讀音,一定要讀平聲,讀「刊」而不是平常讀的「看」。

戴叔倫詩意

老師還講到,現在有不少人讀古詩時,發音不正確,有的字的讀音有悖於詩人的本義,也不是當時的讀音,而且也不合轍押韻。

老師說,由於時代的變遷,社會的演化,人口的遷移,以及語言環境的改變等原因,有些字的讀音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北方的大部分地區,不像南方的一些地方,還保留著一些字的古音,保留了一些入聲字,比如蘇東坡《念奴嬌-赤壁懷古》:「亂世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這個「雪」字就應該讀作入聲,即讀第四聲「雪」而不是那個拐彎的第三聲「雪」,諸如此類不一而足。

戴叔倫紀念館

現如今,會在一些場合或影視劇裡聽到吟誦古詩,作為半個內行人有時會聽到一些發音不正確的詩句,就會有糾錯的衝動,但又無處訴說,於是藉此短文了卻心願。

寫到這裡該打住了,因為要說的那個字已經說過了,至於後邊兩句詩「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敢情讀者同學們自習吧!下課!

相關焦點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看」字到底該怎麼讀?(南郭居士)
    蘭溪棹歌[唐]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kān)。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kān)。而有人認為「看」如果不在句尾,那就隨便讀,這其實也是不對的,還需要通過平仄判斷。我大體比較了一下,按照古詩平仄,多數詩詞裡的「看」都讀平聲。比如下面五首詩詞中的看都讀(kān),之所以一下舉了五首例子,是為了順便糾正一下一些人錯誤的讀音,因為我敢說大多數人都是讀錯的。
  • 唐代戴叔倫《題稚川山水》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詩歌具體寫於何年尚待考證,從內容看,在仲夏暑熱的「五月」,詩人宦遊途中經日跋涉,向晚來到稚川 戴叔倫簡介: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戴叔倫一首經典的船歌,通篇寫得生動有趣,每一句都美得如詩如畫
    唐朝有很多名氣不是很大的詩人,可是他們的作品同樣寫得很美,這其中就有像戴叔倫這樣的詩人,提起這位詩人,很多人都不太熟悉,覺得有一些陌生,甚至都沒有聽過,其實他也是唐朝著名的詩人,也是寫過了很多趣的詩作,一些經典的作品,那也是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只不過他的作品入選課本少,使得很多的讀者比較少接觸
  • 戴叔倫的詩有哪些?戴叔倫的詩詞全集22首
    唐代詩人戴叔倫,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閒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
  • 入聲字的辨別
    入聲字:將從四個方面來給大家介紹入聲字:一是入聲字的由來;二是入聲字在格律詩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是怎樣學習入聲字;四是怎樣查找入聲字
  • 2020年中考語文動靜結合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
    動靜結合類古詩鑑賞習題練習美詩欣賞《 書湖陰先生壁 》【北宋】王安石茅簷長掃淨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戴叔倫 的 《 蘭溪棹歌 》「 涼月如眉掛柳灣 ,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 ,半夜鯉魚來上灘。 」這首詩 前兩句與後兩句均為寫景, 但表現手法卻不同。前兩句寫的是_________,後兩句寫的是____________。(填靜景 |動 景 )3.劉 攽 ( bān )《雨後池上》「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簷楹 。
  • 500首英語經典古詩《A fisherman's Song on the Orchid Stream》
    蘭溪棹歌【唐】戴叔倫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 這些蘭溪古城美景全是鋼筆畫的,不敢相信!
    鼠年春節將至,許多在外打拼或居住的蘭溪遊子,又將陸陸續續回到久別的故鄉,與親人團聚,到古城轉悠;家鄉親友,則忙著置辦年貨,打掃庭院,準備著過一個和和美美的新年。古城四隅,弄堂屋簷,大紅燈籠高掛,老屋門牆,喜慶「福」字倒貼……到處都瀰漫著濃濃的年味。
  • 用方言讀古詩味道有些不一樣 一首詩就是一首歌
    他隨後在文章中舉了很多例子,比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一句中的「樽」字正是粵語,因為普通話中不是用「樽」而是用「瓶」。此文一出,引起了眾網友的熱議,有網友在討論中稱,雖然不好評論陳小春的說法是否正確,但是幼時聽過自己的中文老師用家鄉的方言讀古詩,聽起來的確比普通話要押韻。
  • 欣賞 精美寫雨古詩
    欣賞 精美寫雨古詩 16、《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 古詩中的這些字,到底應該怎麼讀?不知道你的老師怎樣教的
    《敕勒歌》,是一首非常好的古詩文,也可以說是一首非常好的古代民歌。更準確的說法,是我國古代南北朝時期的一首民歌。那麼問題就來了,有些字在古代的發音和我們現在的發音已經有了區別,甚至有的字的意義也有所改便,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去讀呢?讓我們先來欣賞一下這首詩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 《漢語知識》_巧記「入聲字」
    韓國、越南、日本留學生也可以利用自己國家漢字的發音辨識漢字古入聲。但中國北方方言區的學生,在識別古漢語入聲字會比較困難。如果要體會入聲字的發音,可以請說粵語的同學讀一些入聲字,比如「一」、「七」、「八」、「不」以及「六」、「十」等,就能感受到短促急剎的「入聲」,它們音節末尾沒有爆破的[-p][-t][-k]對古漢語入聲表現出系統的傳承。
  • 第1集「語文知識」古詩文中七個常見漢字,讀對三個,算你厲害
    ——《敕勒歌》5、「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木蘭詩》)6、「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泊船瓜洲》我們學習古詩文,要注意某些字在特殊情況下的讀法。這種讀法叫做「破音異讀」,又叫「讀破」。它是採用改變漢字通常讀音的方法,來表示該字詞性和意義的改變。如:第二個字是「知」:「孰為汝多知乎?」——《兩小兒辯日》,可翻譯為:「誰說你很聰明呢?」在這裡「知」通「智」,是通假字,意思是「智慧,聰明」。所以「知」應該讀為「zhì」。
  • 入聲字的辨別方法 | 入聲字總表
    相比,韓語、越南語入聲字的發音,更接近現代南方漢語的發音。 現代官話(除江淮官話)的特徵之一是古漢語的入聲消失。以失去入聲的官話(包括普通話)為母語者,不經訓練不能分辨入聲字。由於部分原屬仄聲的入聲字被派進平聲,所以官話使用者較難判斷唐詩宋詞中的平仄韻律。
  • 小學古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讀xia?別被教輔誤導
    人教版小學語文選錄了杜牧的古詩《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其中「斜「字讀xia還是xie引起了不小的爭議。不同老師教學不統一也讓不少學生很是苦惱。那今天就帶大家研究一下,小學古詩《山行》中的」斜「字的發音。
  • 入聲字記憶技巧!
    嗇飾竹蓆織幕黑,孤獨直立急摘月。 歲月: 一幅竹月入四壁,百疊闊瀑出石閣。 白髮摘得狹仄句,禿筆學舌復獨酌。 蘭芷: 拾級月色滑宿燭,七夕木屋讀帛幅。 擷菊畫隙拔節柏,一角白石出綠竹。 凌雪: 玉屑潔白落落達,竹屋月色逸骨發。 一曲瑟樂北閣末,數萬墨客蜜若洽。
  • 古詩讀音異讀系列之「騎」字到底該怎樣讀?(南郭居士)
    本著為古人負責,為詩意負責的態度,我們在讀古詩詞時就應該區別對待,如果騎作名詞或量詞時,我們就應該讀jì,比如下面幾首詩詞中的騎都應該讀jì:塞下曲六首·其三[唐]盧綸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不過核對過程中,發現許多字的讀音不統一,各有各的理由,甚至和該文友的觀點也不是太統一,於是我覺得校注該錄音稿出現了難度,已經有必要對古詩的讀音做一些明確的時候了,本著負責任的態度,起碼要表明我的意見。我覺得自己的觀點必須明確,絕不能模稜兩可,該怎麼讀應該說明自己的理由和依據,供讀者參考。無獨有偶,曾有一篇《播音員請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的帖子引起熱議。
  • 入聲字辨別法大全
    在閩南語、客家語、粵語中保留這類入聲字很多,如果能準確讀出,就能準確區分入聲字。還有的方言入聲字塞音韻尾整體變化為緊喉音,如江浙地區的吳方言,故吳語中凡是遇到緊喉音就可以認為是入聲字。請用方言試讀:1、收雙唇塞音的入聲字:習、集、入、溼、及、立、急、吸、合、答、雜、葉、接、業等。
  • 入聲字記憶方法
  • 詩中常見字 你都讀對了嗎?
    令人尷尬的是,這些不朽詩篇中,有些字是一直被我們讀錯了的。  除了詩歌,還有人名、地名。那麼,還有多少常見字,是被我們讀錯了的?  古音與現代普通話發音有著極大的不同,例如入聲字在現代普通話裡就已經消失,只在一些方言中留存。且古人作詩講究格律,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現代普通話來讀,不僅容易讀錯,也同時破壞詩詞本身的特質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