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初入職場的小白們也好,還是已經工作了幾年的職場人也好,在職場中,或許都會出現很多與同事相處的問題。這些問題影響著你的個人情緒,影響著你的工作效率,甚至影響著你的職業走向。那麼在職場中,我們到底該如何與同事相處?有沒有一些原則讓我們去遵循呢?那麼,不妨看看以下的三條忠告吧!
01 不要在背後詆毀他人
公司裡瑣碎的事情很多,這些事情看上去雖小,但若處理不當,可能就會使你處於不利的境地。當你對同事或上司不滿時,切不可到處倒苦水,或背後詆毀別人。當別人向你訴苦時,你應該既對他表示同情,又能置身事外,切不可隨波逐流,詆毀別人。否則,你就會陷入人際關係混亂的境地,因為沒有人敢和一個背後亂說話的人在一起,他們會覺得這樣的人十分危險,不一定什麼時候自己也會成為被詆毀的人了。
我有這樣一個學生小李,他剛畢業的時候到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正趕上部門管理層的調整。之前跟大家一起工作的一位同事王某被提拔為了項目總監。王某之前的同事心裡泛酸,背後開始嘀咕:「哼!他有什麼本事,憑什麼是他升官?」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把王某數落的一無是處。小李看見大家都在說,自己不說吧,覺得大家會孤立他,所以也跟毫無顧忌地說了王某的壞話。可是,部門裡偏就有一個陽奉陰違的同事,背後說王某的壞話說的比誰都厲害,可是一轉身就把大家說王某壞話的事情說給了王某。
王某想:別人對我不滿說我壞話我可以理解,你小李乳臭未乾有什麼資格說我,從此他對小李就很冷淡。結果就是小李試用期考核不合格而離開這家公司了。
02 不要散布同事的流言蜚語
在同事中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到處去散布別人的流言蜚語。每天不是家常就是理短,每完沒了,添油加醋,唯恐天下不亂。作為一個會說話會辦事的職業人,千萬不要與這些人為伍,時刻要記住:流言止於智者。
在職場中被流言蜚語所傷害的人也有很多,他們有過很痛苦的心理經歷。作為公司的一員,時刻與同事相處,對於同事的品質應該有所了解。切不可把雞毛當令箭,把流言蜚語當作真事來傳。
那如果你是那個被流言蜚語傷害的人,你又該怎麼辦呢?我建議你一定要做好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對於不實的言論要自動屏蔽。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努力工作,讓時間以及工作結果來檢驗你的人品和能力。
03 對同事說話要寬容
工作中,同事之間難免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不要因為別人不贊成你的觀點,就立刻反駁,而是應該以商量的口氣委婉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儘量避免用言辭生硬地傷害他人。如果遇到不合作的同事,也要表現出你的寬容和修養。學會耐心地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對其合理成分表示贊同,這樣不僅能使不合作者放棄對抗狀態,而且也能開拓自己的思路。千萬不要 獨斷專行,這樣你會讓更多地人排斥你,不願意接受你的領導。
剛剛走上管理崗的人,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我說的你們就該去執行,反駁我就說明你思想有問題,聽不進建議,等等。其實我們不妨看看我們偉大的開國領袖是怎麼做的?
秋收起義之後,在退往井岡山的路上,毛澤東看到部隊有很多舊時部隊遺留下來的不良風氣,如果不改變這種風氣,中國革命很可能會功虧一簣。於是他跟一位比較有想法的有軍隊管理經驗的部下溝通軍隊的管理問題,虛心的接受他的建議,於是有了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確立了「支部建在連上」的正確方針。 在退到井岡山之後,為了保存下來革命的火種,必須想法設法去應對國民黨的圍剿,怎麼辦呢?他從綠林朋友袁文才、王佐那裡取經,才想到打遊擊戰的方法來佔有一席之地。
領袖尚且如此,那我們是不是更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呢?
那如果我們是提出意見的一方,我們又該怎麼辦呢?有時候實話實說、心胸坦蕩,為人正直是許多人都讚賞的美德。但是有時候,實話實話卻不一定受歡迎,而婉轉的表達方式才有效果。在與同事相處時,如果你有意見,最好委婉或含蓄地說出來,而不要過於直率。否則補單達不到善意的初衷,有時候還會走向反面的極端,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比如當你有了不同意見的時候,你可以這樣說:剛才你說的真好,如果是我,我壓根就想不起來,只是其中有一點我覺得用另外一種方法去做是不是更好一些,你認為呢?
其實職場上的任何原則,都無非是基於「換位思考」和「個人成長」而衍生出來的。那麼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難題,就多想一下這兩個方面,你對職場的應對可能也會更靈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