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達到陶德麟:「李陶學派」愛智求真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陶德麟與李達1958年於青島合影。

劉雙平

2010年10月31日,應母校武漢大學之邀,我有幸參加了老校長陶德麟教授八十華誕慶祝活動,再次領略了一代名師的風採。

陶德麟教授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期間,我在他身邊工作,擔任秘書。由於他年輕時曾做過中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先驅李達先生的秘書,為此同學們戲稱我為「李達秘書的秘書」。這個說法半是玩笑半是羨慕,可見陶先生在年輕學子心目中的地位。

退休後為了保持工作狀態,陶先生作息很有規律,但祝壽前的那幾天完全被打亂了。生日前夕,特別是10月30日那天,從全國各地前往陶先生家拜壽的人一撥接一撥,不少客人都是一下飛機就直奔陶先生家。陶先生伉儷也很激動,整天都在迎來送往,一直忙到後半夜。由於說話太多,導致陶先生的嗓子沙啞了,甚至輕微咳血。事後我粗略地統計了一下,那天前來拜壽的有上百位,其中不乏當代中國哲學理論界的名家。一位好的校長、名師之於一所高校何等重要,於此可見一斑。

母校武漢大學歷經百年滄桑,產生了一批著名的校長,王世傑、王星拱、周鯁生、李達、劉道玉、陶德麟等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或開創,或傳承,或弘揚,彰顯「自強、弘毅、求是、拓新」之武大精神,堪稱一代名師。巧的是,這6名校長中竟有兩位法學家、兩位化學家和兩位哲學家。武大因為先後產生了兩位「法學家校長」、兩位「化學家校長」和兩位「哲學家校長」,從而使其法學、化學、哲學成為我國學術領域的「重鎮」。

李達和陶德麟兩位都是哲學家,李達是黨的「一大」代表,而陶德麟則是李達的學術助手和秘書。

哲學家校長李達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我黨早期的重要領導人。毛主席曾尊稱其為「鶴鳴兄」(李達字鶴鳴)。他1937年出版的《社會學大綱》,被毛主席譽為「中國人自己寫的第一本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新中國成立後,他主編了經典哲學教材《唯物辯證法大綱》。他是新中國哲學學會的首任會長也是唯一的一任會長。他敢于堅持真理,與毛主席討論「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時曾爭吵得面紅耳赤,不歡而散。當林彪拼命鼓吹「頂峰論」(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頂峰)時,他認為「頂峰論」違反了唯物辯證法而堅決反對,以至招來滅頂之災,「文革」爆發後不久便被迫害致死。李達也因此成為新中國理論界為堅持真理而獻身的楷模。

陶德麟是李達親手選定的學術助手和秘書,在李達校長身邊工作了13年,他曾滿懷深情地說,「李達先生是我的啟蒙老師和引路人,整整13年的言傳身教使我終身受益,永志難忘。」《唯物辯證法大綱》的主編是李達,但執筆人是陶德麟。李達開創了武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陶德麟將這一學科優勢傳承並發展,但他始終把自己看作是李達的學生和哲學的探索者。在李達去世26年後的1992年,陶德麟也擔任了武大校長,他以哲學家的大智慧致力於打造「和諧武大」,讓武大停止折騰,重新步入發展的快車道。

2010年10月31日是陶德麟先生八十華誕。國內哲學界、理論界名流齊聚武大,共賀這一當代中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理論家、教育家八旬華誕,探討其哲學思想和理論貢獻。走過80年的精彩人生,陶德麟教授被學界譽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領域最前沿、最有影響力的前輩學人之一」,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現代化和大眾化,在真理標準大討論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理論貢獻。教育部部長、哲學家袁貴仁在賀信中讚揚他「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歷經磨難而矢志不渝」。

作為李達的「哲學傳人」,陶德麟讓武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學科在李達開創的基礎上不僅薪火相傳,而且不斷創新,有學者認為武大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已形成「李陶學派」,其突出風格是追求「愛智求真與憂國憂民的統一」。 

陶德麟先生不僅在哲學理論上造詣精深,而且國學功底深厚。他是哲學界公認的書法家,幼時受過嚴格的書法訓練,書法剛柔相濟,風格灑脫雋永,自成一體。他16歲就能寫出一篇篇老練的文言文和古典詩詞,或意境高遠,或直抒胸臆,才氣和學養並美。1978年夏天,他從北京參加全國真理標準討論會歸來,乘興寫下了一首《西江月》:「山外驕陽暗下,林間好月初懸。微風過處聽鳴蟬,一派清光如鑑。回首人間顛倒,消磨多少華年。憑他滄海起狂瀾,我自冰心一片。」他還酷愛京劇,幼時即能模仿各種行當流派的唱腔,成為能擔當主角的「童票」;在武大工作後,他曾與教師中的「名票」一同登臺演出。1992年春節前,湖北知識界舉行迎春聯歡會,他為京劇名家京胡伴奏,共同表演《霸王別姬》,掀起聯歡會高潮。

光陰荏苒。八旬高齡的陶德麟先生每天仍在忙碌,寫書、做課題、帶研究生、開學術會議等,一刻也沒閒著,思維之敏銳不亞於年輕人。著名漫畫家、武大校友方成先生是漫畫界公認的健康「冠軍」,曾寫過一首有趣的「養身」打油詩:「生活一向很平常,騎車畫畫寫文章,養生就靠一個字:忙。」看來,方成先生的養生哲理在陶德麟先生身上得到了成功驗證。智者樂,仁者壽,祝願陶德麟先生福壽康健。

相關焦點

  • 愛智求真與現實關懷的高度統一——陶德麟哲學思想研究
    陶德麟,字佛元,筆名茀原,1931年10月31日生於上海,祖籍湖北黃岡。195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並留校任教,歷任哲學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長、校長。陶德麟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與教學,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最前沿的、最有影響的前輩學人之一,被譽為德高學範的「學界泰鬥」和「哲學宗師」。
  • 愛智求真與現實關懷的高度統一
    陶德麟,字佛元,筆名茀原,1931年10月31日生於上海,祖籍湖北黃岡。195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並留校任教,歷任哲學系主任、研究生院院長、校長。陶德麟為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與教學,為推進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作出了巨大貢獻,是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領域最前沿的、最有影響的前輩學人之一,被譽為德高學範的「學界泰鬥」和「哲學宗師」。
  • 武漢大學原校長陶德麟病逝,在任時擬定八字校訓
    據武漢大學訃告,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該校原校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陶德麟,因病醫治無效,5月24日17時0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遵照其生前遺願並考慮到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在網上設立紀念堂。1992年至1997年間,陶德麟擔任武漢大學校長,「自強、弘毅、求是、拓新」的校訓就是在他任上擬定。
  • 愛智與求真
    楊先生的思想歷程,可概括為愛智與求真。他在解釋哲學之愛智時,特別強調「愛」字所蘊含的謙卑、熱忱與不懈追求之意,而排斥對真理的佔有與炫耀。所以,哲學事業是真與善的結合、知與行的統一。楊先生自己的生活與思考,便體現了這一點。楊先生的個人生活可謂多難而艱辛。幼年喪母,遭逢戰亂,顛沛流離;及至壯年,又屢經風波,備受磨難。
  • 一代大師陶德麟逝世 曾擬定武漢大學校訓
    5月24日晚,武漢大學發布訃告,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陶德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24日17時0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陶德麟先生祖籍湖北黃岡,1931年10月31日出生於上海。
  • 明道信道信仰真,陶德麟先生的三個「執著」
    這八字校訓是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武漢大學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陶德麟擔任校長任內擬定的。陶德麟掌校時期,秉承這一校訓精神的武大師生團結一心,砥礪奮進,學校各方面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為武大後來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這只是陶德麟激蕩人生的一個截面。他的人生的每個節點都充溢著膽識與銳氣,體現出堅如磐石的信仰與執著。
  • 追憶著名哲學家、武漢大學原校長陶德麟教授
    這是我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界對陶德麟先生的一致評價。  武漢大學哲學系榮休教授、年過九旬的朱傳棨,用手機微信發給記者一篇文章,悼念「共歷風霜,情同手足」的老友陶德麟。老先生用電腦一個字一個字敲出全文,飽含深情地回憶自己與陶德麟的一生交集。  朱傳棨寫道,陶德麟在年輕時就為堅持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科學性,勇於批評權威的片面性。
  • 張岱年:愛智
    愛智,是古希臘文中哲學的本義,然實亦是一切哲學之根本性質。  我們想知道哲學的含義,實莫若吟味「愛智」二字。愛智即對智慧發生愛慕之情,追求不已,以之為生命,即為之犧牲,亦在所不惜。  孔子言「朝聞道,夕死可矣」;蘇格拉底自稱無知,而不惜為真知而死。這都是愛智之典型。
  • 中國當代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陶德麟先生逝世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明海英)5月24日晚,記者驚聞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武漢大學原校長、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陶德麟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24日17時08分在武漢逝世,享年89歲。
  • 教育部追授陶德麟教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中宏網7月28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追授武漢大學陶德麟教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向陶德麟同志學習,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教育部追授武漢大學教授陶德麟「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新京報快訊(記者 馮琪)7月28日,教育部宣布,追授武漢大學陶德麟教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向陶德麟同志學習。圖源:武漢大學公開資料顯示,陶德麟生前系武漢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曾擔任武漢大學校長,是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
  • 教育部追授武漢大學陶德麟教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
    日前,教育部追授武漢大學陶德麟教授「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科研工作者向陶德麟同志學習,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爭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四有」好老師,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 真光之愛,自能發展以人為本,求真創新
    香梅女班學生。本版文/圖:廣州日報記者 李瓊廣州市真光中學廣州市真光中學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形成了「真光之愛,自能發展」的辦學特色。學校善於抓住各種契機開展「愛」的教育,升旗儀式、主題班會、學科課堂、實踐活動、節日慶典等都是以愛育人的契機。「真光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給每一個學生以適合的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成才」。
  • 探索中國心理學的求真與至善之路
    為振興中國心理科學,時代呼喚著歸隊,我只能含淚離開自己深愛的基礎教育界。在回母校的過程中,我帶回了5篇在中小學工作之餘收集數據並撰寫完成的研究報告,涉及聚焦先天與後天關係的心理發展規律、雙生子智能與性格的研究、兒童青少年數學能力發展及其思維結構的研究、品德不良中學生心理追蹤研究等。
  • 專訪林崇德:探索中國心理學的求真與至善之路
    為振興中國心理科學,時代呼喚著歸隊,我只能含淚離開自己深愛的基礎教育界。在回母校的過程中,我帶回了5篇在中小學工作之餘收集數據並撰寫完成的研究報告,涉及聚焦先天與後天關係的心理發展規律、雙生子智能與性格的研究、兒童青少年數學能力發展及其思維結構的研究、品德不良中學生心理追蹤研究等。
  • 教育部追授陶德麟同志為「全國優秀教師」,這是個什麼榮譽稱號?
    2020年7月17日,教育部發布《關於追授陶德麟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的決定》(教師〔2020〕3號),決定追授陶德麟同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陶德麟老師出生於1931年10月31日,生前曾任武漢大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校長,他身體力行、嚴謹篤學、師德崇高,是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教育家。
  • 新傳考研的傳播學學派——批判學派、經驗學派、媒介環境學派……
    任何學科的發展在前進的過程中都會分化出不同的學派,他們在各自的學術領域有合作也有爭論。傳播學在宏觀層面基本被認為存在「三大學派」,一般將其劃分為經驗學派(empirical school,又被稱作經驗-功能學派、管理學派),批判學派(critical school,又被稱作結構主義符號——權力學派),媒介環境學派(media ecology school),陳力丹也將其稱為——控制論學派。
  • 潘江雪:希望所有孩子成為求真有愛的追夢人
    中國學生需要的核心素養:求真、有愛、追夢真愛夢想的課程正是以孩子需求為中心,以孩子興趣為中心展開主題學習、通過跨學科形式素養教育滿足孩子多樣需求。潘江雪表示,素質教育和分數並非對抗,而是互相支撐。2019年是中國教育非常重要的轉折年,《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發布,提出要因材施教,知行合一,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化學習。
  • 芝加哥學派、哥倫比亞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伯明罕學派
    本期為大家帶來的是「芝加哥學派、哥倫比亞學派、法蘭克福學派、伯明罕學派」的名詞解釋,拿起你的小本本查漏補缺叭1芝加哥學派 背景+內容+代表學者與理論+影響與評價 芝加哥學派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美國形成的社會學學派,起源於美國社會經歷的一系列移民與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