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2021-01-07 悅文天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有為青年,ID:Jayden701V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道德經》|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

01、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人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完全絕對的人生標準,也沒有所謂完全合格的人生,每個人的人生都有不足,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可以選擇的權利和餘地。

當你企圖拿某一種衡量標準去評判別人人生對錯的時候,錯的只是你自己。

《菜根譚》中說:人之際遇,有齊有不齊,而能使己獨齊乎?己之情理,有順有不順,而能使人皆順乎?以此相觀對治,亦是一方便之門。

人生遭遇,有順和不順,所處境遇各有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如何要求特別幸運呢。自己的情緒有平靜也有煩躁,每個人的情緒各有不同,在這樣情況下,為什麼要求別人時刻都心平氣和呢?用這個道理來反問自己,將心比心,也不失為人生修養品德的方法。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連你自己本身都存在著問題,那你為什麼要用一種世俗所認為的合理標準去要求別人呢?

而且每一個人的成長環境,接受的教育,以及它本身形成的思維、見識等等都是不同的,在這樣的狀態下,你拿一個自認為合理的標準去要求每一個人時,是不是也是一種殘忍呢?

王陽明給學生授課的時候,最初不願意立書,就是不願意將自己所授的課以文字的方式呈現。因為他知道每一個人的心性狀態,包括性情都是不同的,一旦智慧形成了文字,就會形成一種特定的標準,以這種標準去教育一些人,也會泯滅了這些人的天性。

用過於一致的東西去要求一群人,這是不合理的。在人的潛意識之中,很多人會習慣性的在自己心裡設定一個完美標準,這個標準不是要求自己,反而是管控別人,一旦身邊的人沒有滿足這個標準的時候,就會批評、排斥甚至詆毀。

但是卻不曾想,人完全沒有必要按某一種標準活著。當你不懂得撥開這層迷霧時,錯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你不僅會因為過於狹隘的看待人生,而給人際關係造成障礙,也會因為別人沒有滿足你所期望的標準,而產生痛苦與怨恨。

02、從前有一對夫妻非常恩愛,男人非常滿意,但唯一遺憾的是,他覺得妻子的鼻子長得不太好看,甚至對這件事情耿耿於懷。

有一次外出經商時,在一個廣場上面看到了一個瘦小的女孩,男子仔細端詳女孩的容貌之後,突然被女孩的鼻子吸引了,他覺得這個女孩的臉上長了一個端正的鼻子,非常漂亮,於是不計一切,花了重金買下女孩的鼻子。

他非常開心的把鼻子拿到家裡,對妻子說:「你快出來,你看我給你帶來什麼好東西了?」他的妻子出來之後,非常疑惑的看著他,男子說:「你看,我為你買了一個漂亮的鼻子,快換上試試吧。」

男子說完,抽出一把刀朝自己妻子的鼻子砍去,又趕忙把買來的鼻子粘在妻子的傷口處,但是無論怎麼努力,這個漂亮的鼻子始終無法放在妻子的鼻子臉上。

最後可憐的妻子不僅沒有得到美麗的鼻子,又失去了自己曾經醜陋的鼻子。很多人看了這個滑稽的故事,都會嘲笑這個丈夫的愚蠢,怎麼會有這種事情呢?買來的鼻子難道也可以移植嗎?

是啊,這麼愚蠢的錯誤為什麼會有人犯呢?「鼻子」不影響健康,不影響生活,但是偏偏自己就看著不順眼,拼命的想要換一個自認為好看的「鼻子」,最後不但沒有如願,反而弄丟了自己本來健康而又正常的生活。

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所謂完美存在,只是你拿一個自認為的完美標準去要求一個不符合當下標準的事情。

就好像肥胖這個問題一樣,在唐朝視肥胖為美,而現在肥胖則被很多人排斥,世俗之人評價事情的好壞,很多時候是取決於標準的不同,而不是事情本身存在的本質。

《道德經》之中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聖人不單憑自己所見反而能看得清楚,不自以為是反而受崇敬,不自我誇耀反而能見功勞,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長久。

古人常說:「自奉必減幾分方好,處世能退一步為高。」

對自己稍微嚴格幾分比較好,與人相處凡事忍讓一步才算高。不如轉換角度,把對待別人的標準放在自己身上,給自己制定一個標準,對別人多一份寬容,你會發現曾經身邊存在的痛苦和與人之間產生的問題,會迎刃而解。

相關焦點

  • 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人生!(經典)
    你有你做事的原則,他有他看人的標準,所以,不要用別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人生!如果做什麼,都要讓別人滿意,你累不累?如果幹什麼,都要讓別人說好,你苦不苦?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你只需做好自己,活出自己,這才是最重要的。別在乎別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過自己的生活,怎麼好過怎麼過,怎麼舒服怎麼來。人活一輩子,還不是希望活得開心快樂點,逍遙自在點。
  • 那麼爛的大學也讓孩子去讀?不要用自己的標準衡量別人的幸福
    A家長說,自己兒子考上了一所985大學,語氣裡滿是自豪和炫耀。隨口問B家長孩子考了什麼學校?B家長聽了人家孩子是985大學,自己似乎先矮了半截兒,不說吧,問起來了,說吧,又怕孩子鬧心,於是背轉身小聲說,自己家孩子考的是一所三本學校。
  • 不要拿你的偏見,去衡量別人的價值取向
    總有那麼一些人,喜歡用自己的偏見去衡量別人的審美標準。好像他喜歡的,別人也喜歡,他看重的,別人也視若珍寶,似乎這個世界,一切都是按照他的喜好進行的。殊不知,這只是一種無知和偏見。周圍人不了解真相,八卦造謠是一回事,令她想不到的是李中居然覺得自己還喜歡他,並且單身也是因為他,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這件事確實令人哭笑不得,不知道多少人會遇到類似的問題,明明你不喜歡一個人,或已經表明了態度,但別人卻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偏見去下定論,並且以此去衡量別人的審美標準,甚至是不聽別人的澄清,反而一廂情願認為你就是這樣。
  • 楊麗萍回應「女人最大的失敗」|人生可以用統一的標準衡量嗎?
    之後,楊麗萍也不甘示弱,發布了一條微博以此回應這次爭議:明眼人都能看得出,這個評論的人是想說明61歲的楊麗萍膝下無兒女,看似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實則是自欺欺人,最終會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代價。令人驚訝的是,如此直白、刻薄的惡評,點讚數竟然已經破1萬。儘管眾多有良知的網友紛紛指責此條評論,但站在評論者角度與之辯論的人也不在少數。
  • 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
    我覺得,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比成功更重要的是,一個人要有內在的豐富,有自己的真性情和真興趣,有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成功不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或許你會說金錢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金錢可以買到幸福、快樂,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或許你會說穩定的工作和老婆孩子熱炕頭是衡量人生價值的最高標準,這樣可以得到物質和精神兼得的美滿的家庭生活
  • 千萬不要越學佛,越只會用因果來衡量別人
    很多人學佛後,懂了因果報應,結果別人遇到了危難,遭到了報應,就用因果來衡量別人。好像他遇到災難是罪有應得一樣,我想,這個是沒有慈悲心的表現。佛弟子千萬不能因為因果,而失去了自己的悲心。如果沒有悲心,哪怕你懂了多少佛理,那又有什麼用呢。很多人看到別人有災難,就會說地方業障太重,才會有災難。我想,作為佛弟子,不應該講這個話。
  • 人生價值用什麼尺度來衡量?有沒有客觀標準呢?
    人生的真正價值在於對社會的奉獻人生價值用什麼尺度來衡量?有沒有客觀標準呢?馬克思主義價值觀認為,人生價值的評價標準是客觀的。評價一個人的人生價值,不是看他從社會、他人那裡得到了什麼,而是看他為社會、為他人盡到了什麼責任,做出了什麼貢獻。
  • 人生感悟:不要用價值來衡量真情!
    你可以有奢望,但是不能強求;你可以去追回,但是不能低微。懂你眼淚的那個人不一定會為你擦乾眼淚。相比讓你掏心掏肺的人不如讓你笑的沒心沒肺的人。總是會有一些人,當快要失去了才會拼了命去挽留,可最終卻是徒勞。總會不顧一切地追求一種感情,回報你的卻是毫不在乎。再暖的心,也禁不住寒風的摧殘。滿腔的熱心承受不住隨意的敷衍。世界很大,如果有人在乎你,那是你的驕傲。
  • 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金錢財富or專業能力
    在自由開放的社會中,每一個人都可以相對自由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不過,人生價值的衡量標準是什麼呢,則是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了,可以說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物質社會,金錢財富是幸福生活的保障。
  • 《遙遠的救世主》:不要用自己的觀點,評價別人的人生
    ——《天道》這個世上沒有任何一種人可以完全理解別人的人生,所以當別人輕易評價一個人的人生時,並不明智,自然也不是公道,其實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帶著偏見去耍別人生活的流氓而已。在這個時候,芮小丹才說出了自己內心的真正答案:「你在外面的國家不管有多麼優秀,但是在其他地方永遠找不到在自己國家擁有的那一份歸屬感,你在其他地方永遠是邊緣人,融入不了別人的主流社會。」
  • 叔本華:衡量人生幸福的標準是什麼?醍醐灌頂
    「這個世界僅有一盞天平,就是災難痛苦和邪惡罪行對等的天平,除此之外再無其它,衡量自己幸福的標準不是受過多少享樂,而是躲過多少災禍。」叔本華這句話蘊含很重要的處世法。人生的幸福和快樂不是祈求來的,而是看你如何去躲過、遠離那些災難痛苦,當你排除了那個陣營,你就自然站到了幸福和快樂這邊。世界上的事情都是相對的,所謂快樂幸福是之於痛苦不幸而言的。而我們的苦惱、苦難之處往往是混淆了這兩點。
  • 不遺憾的人生標準(545)
    我回,這樣的孩子你千萬不要責罵他,打擊他。一旦你用學霸的標準去衡量一個學渣的話,那麼這個孩子可能就會掛掉。我打了個比喻,我說這樣的孩子就好比是一顆小火苗,生命力極其微弱的火苗。任何外界的打擊批評,都可能成為撲滅這團小火苗的原因。
  • 北大女孩高考志願被罵:別拿自己的尺子,去丈量別人的生活
    而一些網友從自己的角度出發,拿自己的尺子去衡量鍾芳蓉,繼而輕率地非議和指責,帶有一種偏見和傲慢。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喜惡、自己的屬性,也都有評判幸福的標準。
  • 美華裔部長趙小蘭談人生:自我價值不由別人衡量
    美華裔部長趙小蘭談人生:自我價值不由別人衡量 2019-01-30近日,趙小蘭接受作家KK Ottesen的採訪,回憶起自己的成長過程和從政經歷,她表示,尊重不同文化,以及願意相信他人,是幫助她的關鍵因素。資料圖片:美國運輸部長趙小蘭。中新社記者 刁海洋 攝  自我價值不由別人來衡量  談到剛到美國時的經歷,趙小蘭說:「那時我8歲,一句英文也不會講。
  • 有哪些很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人生智慧?「不要厭棄你自己」
    我變得異常敏感,別人一說「胖」「醜」「矮」「失敗」,我就把自己自動代入了進去,受害者心理被無限強化。我的嫉妒心也開始膨脹,變得再也無法真心欣賞別人的進步、優秀、美好與成功。而越是這樣,我越討厭自己,越討厭自己,就越討厭別人,還連帶討厭一整個世界。這樣的人生與快樂、平靜、內心的安寧沒有半毛錢關係。
  • 請不要給人生設立標準答案
    當所有人都以同樣的標準生活的時候,環境就會變得很可怕。那些沒活成標準答案的人,會被不斷地遭到打壓,最後的結果,要麼被同化,要被放逐。試想一下,當我們所有人都用著同樣的節奏過著類似的生活,世界會變成什麼樣?
  • 淺談《了不起的蓋茨比》:不要以自己的標準和經歷去評價別人
    黛西我們姑且認為她是一個美好而不可方物的目標,就像是所有有為青年追求的美好未來,追求的幸福生活,也可以稱之為人生巔峰。如果有一天,你通過努力得到了這一切,那些你自以為的美好,根本上卻是一個錯誤,一個徹頭徹尾的錯誤,一個從頭到尾的虛幻,一個只潛藏在自己心裡的影子。然而,明知是一個錯誤,又有幾個人情願一錯再錯呢?
  • 不要太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你需要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1 不要沮喪,不必驚慌,做努力爬的蝸牛或堅持飛的笨鳥,我們試著長大,一路跌跌撞撞,然後遍體鱗傷。堅持著,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經渴望的模樣。做個勇敢的人,學著去承受命運給你的每一個耳光。
  • 不要再用年薪啦!「時薪」才是衡量你價值和生活品質的真正標準!
    》我們都習慣於用「年薪」這個簡單的數字來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越長大,越發現自己對錢的敏感度越來越差,因為錢肯定會越來越多;而對時間的敏感度會越來越高,因為時間越來越少。我一直相信,抽象的時間價值,是可以用具象化的金錢來衡量的。你覺得自己的一小時值多少錢,你的一天值多少錢,基本上就能判斷你在什麼階層。網絡上有個詞一直比較火,叫做放棄你的「無效社交」,說很多社交是沒有意義的,只有自我增值才沒有浪費時間。
  •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110年前的今天,俄羅斯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維奇•託爾斯泰逝世。他的《戰爭與和平》被譽為世界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小說」。重溫、思索,一起緬懷永恆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