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寶安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曾舒琪 實習記者 黃秀芳 陳美瑩)自古以來,人類就嚮往著宇宙空間。11月24日4時30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發射,這是人類繼1976年後首次發射太空飛行器去月球採集回收樣本。「嫦娥五號」再次把人們的目光拉向太空。太空裡有什麼?頭頂那片宇宙究竟藏著多少奧秘?我們為何探索月球甚至火星?在寶安科技館舉辦的新展覽「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你可以找到答案。
記者從寶安科技館了解到,為推廣和普及天文科普知識,「仰望星空」天文科普展近日在寶安科技館球幕天象館三樓展廳開展啦!本次展覽主要面向青少年,展覽從地球的角度,以空間分布為展示順序,依次向外延伸,分別介紹了日、地、月的關係,太陽系的組成和星系等相關知識。
展覽共展出「拖動地球、走過四季」「日月同輝」「月相變化」「萬有引力」「月球的兩面」「金星凌日」「觀色知溫」等十七項展覽項目的34件展品。在這裡,青少年可通過參觀體驗進一步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和日地月的關係,培養他們對宇宙的好奇心,讓「仰望星空」成為一種習慣。
宇宙是廣闊的,人類從未停止過探索。在「科技強國」戰略背景下,我國在多個科技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次展覽重點介紹了中國「天眼」,觀眾可觀看中國「天眼」主題科學視頻與展板,了解「天眼」的相關知識。展覽開始還介紹了各種望遠鏡和探測器,告訴觀眾人類是如何探索宇宙的。
繼續走進展區,觀眾就能觀看及體驗到不同的宇宙奧秘。其中,「萬有引力」這組展品模擬了不同類型恆星系統的引力場,展示萬有引力的原理以及應用;想要看月相,不必等到晚上,「月相變化」這個展品可以同時演示八種典型的月相;在「走過四季」項目,觀眾可以推動地球模型,了解四季變化的原理,探尋二十四節氣形成的原因,還可尋找自己的真實星座;「日月同輝」這個現象其實每天都在發生,這個展品會告訴你為什麼;「火熱的心」展品模擬了太陽的內部結構,觀眾可輕輕拉動模型,觀看太陽內部的核心、輻射層和對流層。此外,展覽中有一面「誰大誰小」展品牆告訴你太陽究竟有多大!在「誰重誰輕」體驗區,觀眾拉動沙包可以感受同樣為5千克質量的物體在不同行星上的重量差距。
這些豐富的展品展示了很多太陽系中有趣的現象和原理。可是,是誰發現了這些現象,他們是通過什麼手段了解宇宙的呢?除了展覽開始展示的各種望遠鏡和探測器,展覽還設置了「巧量天宇」展區,讓觀眾了解天文學家們是如何「測量宇宙」的。在這裡觀眾可以了解天文單位、克卜勒定律,體驗「給地球測胸圍」,了解「星星有多遠」「數學的力量」,還可以觀察「星座中恆星的分布」,進行一場「星際旅行」,去「探尋地外生命」。
隨著展覽內容的不斷延伸,體現人類探測技術的升級和對宇宙認識的不斷深入。展覽尾聲時還介紹了宇宙的組成、宇宙大爆炸理論學說,體現了人類對宇宙的思考……這裡蘊藏著過去、現在以及未來的秘密,留給人類繼續探索。
除了展示奇妙的宇宙現象,每個展覽項目還配有文字圖片,介紹相關原理,便於青少年學習天文知識。展覽中豐富的展品、有趣的互動體驗,不僅讓觀眾能夠擁有零距離沉浸式的體驗效果,還能寓教於樂,讓青少年學習天文知識、培養天文創新精神,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宇宙觀。
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21年1月11日,快帶著孩子們一起來探索宇宙的奧秘吧!
溫馨提示:展覽地點位於寶安科技館球幕天象館三樓展廳,展示時間為周二至周五9:00-18:00、周末8:00-18:00(逢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此外,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觀眾需通過「戴口罩+體溫正常+『要素報備』微信小程序綠碼」的方式查驗入場參觀;體溫異常(37.3℃及以上)、咳嗽等身體不適的,參觀前14天內有新冠肺炎疑似症狀、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觸者、疫情中、高風險地區人員接觸史和駐留史或其他不適合參觀的情況,謝絕入館;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不乘坐電梯,排隊和觀展時請保持2米以上距離,建議參觀時間控制在1.5小時內,避免聚集,並嚴格遵守寶安科技館新冠肺炎疫情防疫規定;疫情期間,不接受團體參觀預約。
更多展覽信息可致電0755-27750083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