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創業板暴跌近5%!200億外資緊急出逃 晶片ETF更是砸近跌停!牛市終結還是正常回調?公募私募券商最全解讀來了
摘要
【創業板暴跌近5%!牛市終結還是正常回調?公募私募券商最全解讀來了】市場變化太快!昨天市場還在1.4萬億的市場巨震中狂熱,今天就猛地來了一盆冷水;昨天還有基金經理說這是一趟高鐵,下車撒泡尿就要被車輪無情碾壓,今天股民就說尿褲子上有點涼;昨天還有人說北上資金留下了悔恨的淚水,今天留守的股民留下了吃麵的淚水。
暴跌近5%,創業板牛市是否終結?
市場變化太快!昨天市場還在1.4萬億的市場巨震中狂熱,今天就猛地來了一盆冷水;昨天還有基金經理說這是一趟高鐵,下車撒泡尿就要被車輪無情碾壓,今天股民就說尿褲子上有點涼;昨天還有人說北上資金留下了悔恨的淚水,今天留守的股民留下了吃麵的淚水。
鼠年春節後大幅低開後,創業板指數一路暴拉,不到一個月狂漲30%,公募基金瘋狂吸金,有基金一天引來超1200億資金申購,投資者情緒高漲,昨日成交額爆棚到1.4萬億,更有創業板指數盤中暴跌逾4%後狂拉收漲超1%。
然而,外圍市場動蕩之下,今天A股市場並未繼續雄起,而是倒頭「撲街」,創業板暴跌4.66%,上證指數跌0.83%,近百股跌停,半導體板塊暴跌8%。然而,之前創業板強勢時走弱的藍籌股今日逆勢走強,上證50僅微跌0.26%,銀行地產飄紅。
有基金表示,今日下跌是正常回調,科技股趨勢不改;知名私募也認為成長股仍是投資主線;不過也有券商表示,指數再大幅向上可能性較低。
狂拉30%後迎來暴跌:
科技板塊全線崩塌
2月3日底部起來,到2月25日收盤,創業板暴漲近30%。
雖然收到疫情影響,鼠年第一天開盤各大指數大幅低開,但開盤價成為了最低價,此後快速上升。創業板指數更是暴力狂拉,從鼠年首個交易日2月3日開盤點位最低1769點,一路飆升,到昨日巨震仍收漲逾1%。
然而,今日創業板沒有再像昨日那樣V形巨震起來,昨天的跳水拉起,原本認為是市場強勢,今日則被人解讀為暴跌前奏。
半導體、元器件、電子類等強勢股票跌勢慘重。半導體板塊跌逾8%,元件板塊跌近8%。
科技ETF全線重挫:
多隻逼近跌停
瘋狂吸金的半導體、晶片等ETF重挫,多隻半導體、晶片ETF逼近跌停,跌逾9%。昨日70億資金搏擊的5GETF,今日也暴跌逾7%。
低估值板塊逆勢逞強:
銀行地產強勢上揚
基建、房產、銀行逆勢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創業板暴漲時走弱的藍籌股今日逆勢走強,上證50指數僅微跌0.26%,低估值的建築、鋼鐵、地產、銀行股飄紅,建築裝飾板塊大漲近5%,房地產板塊漲幅明顯,銀行股也飄紅。中國中冶、新疆交建等漲停。
先知先覺?
外資連續4天淨流出逾200億
今日暴跌,北上資金又淨流出67億元,並且已經是連續第4天淨流出。在今日暴跌前,此前3天分別淨流出11億元、87億元、48億元,4天淨流出超200億元。昨日V形反轉後,有投資者調侃:北上資金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海外市場動蕩不安:
美股斷崖式暴跌
受疫情等影響,近日海外市場也動蕩不安。美股連續兩天暴跌,道瓊指數接連暴跌3.56%、3.15%,指數跌去近2000點,斷崖式跳水。
基金:正常回調,繼續看好科技股行情
公募基金近期銷售火爆,對於今日市場波動,基金公司們又怎麼看呢?
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地基金公司投資人士表示,科技股調整不改中長期趨勢,短期流動性仍有望持續推動市場走強,不過也要關注海外疫情、流動性寬鬆拐點以及復工情況。談及後市,多位人士仍看好科技+消費這一方向。
科技股屬於正常回調
「科技股回調這是很正常的事情,科技類公司分化將越來越大,科技股在過去一段時間裡面是一枝獨秀的走勢,那麼這樣一個走勢中間有一些調整是正常情況,可能會出現一些回調的壓力和動能,核心還是關注產業的趨勢。」華商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童立表示。
而深圳一位基金經理也表示,創業板雖然跌幅較大,但整體看風險並不大,目前有些擔心的是海外疫情影響,如果全球疫情整體可控則創業板仍將有所表現。
廣發基金研究發展部也表示,短期來看,電子行業基本面的變化主要是海外疫情影響擴大,影響程度有待疫情後續發展進行評估。但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電子前期漲幅偏大,短期內波動加大是正常的。中長期來看,電子行業的景氣度還是在往上的,雖存在部分公司估值偏高的風險,但後續股價表現將結合未來政策影響來看,在宏觀經濟不出現大的滑坡的前提下,電子板塊具有長期投資收益,類似近期的大漲肯定不是常態,可適當校正收益預期。
此外,博時基金表示,北向資金已經連續四天淨流出,而兩融餘額逐步走高,兩者出現一定程度背離。隨著新冠疫情在海外確診人數的增加,海外市場近期出現較大幅度的回調,國內市場特別是科技板塊前期快速上漲短期存在一定回調壓力。短期來看,疫情仍是影響市場的主要因素之一,兩市或短期保持震蕩行情。
流動性性寬鬆是最大推動力
鵬華基金表示,流動性寬鬆仍是當前行情最大驅動力,目前仍在蜜月階段。流動性寬鬆格局成為市場結構性行情演繹的重要推手,而定增等資本市場政策的鬆綁進一步助推了短期市場風險偏好。後續宏觀經濟和市場的核心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疫情會否反覆,尤其是海外回流的壓力;二是政策落地節奏,以及流動性寬鬆可能的拐點;三是復工實際進度對實體經濟的拉力。目前來看,前兩個方面都處於相對友好的階段,尤其是流動性格局,因此整體市場仍處於可為階段,結構性行情大概率延續。
「疫情發生之後,央行釋放了一些流動性。目前復工率較低,部分流動性並未有效流入實體經濟,導致資本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流動性推升的行情,尤其是成長股迎來了流動性溢價帶來的估值提升。隨著疫情逐步的緩解及企業復工率的提升,流動性也會逐步進入實體經濟。資本市場流動性將會面臨邊際收斂。」融通中國風1號基金經理彭煒也認為,投資者需要迴避未來業績承壓且估值泡沫的公司,業績有支撐的公司則可以繼續關注。
招商安盈基金經理姚爽表示,市場大幅震蕩的原因主要系海外疫情惡化以及部分科技股短期漲幅過大有關。短期來看,本輪行情主要由流動性驅動,鑑於政策穩增長的訴求仍在,市場對於流動性寬鬆的預期暫時難以證偽;海外疫情若進一步發酵,反而可能繼續強化國內逆周期政策出臺的必要性。下一階段,需要密切關注復工進程、疫情進展以及監管對於市場態度的變化。
仍看好科技股表現
鵬華基金表示投資端聚焦兩條主線:一是產業趨勢被進一步強化的方向,如科技創新領域的網際網路、雲計算、信息化、5G等,這些行業疫情除了有短期催化,但更是加速了中長期需求的釋放,產業趨勢大概率還是會延續,估值相對於基本面可能是更大的不確定;二是短期受疫情衝擊,但實際基本面變化不大,龍頭公司錯殺的價值,如消費品和製造業的優秀龍頭,調整下來後,基本面如果如期順利恢復,同樣具備較好投資機會。
諾德基金首席資產配置官、FOF投資總監鄭源也認為,近期兩市交易量破萬億,反應出了投資者情緒高昂,科技行情應該是貫穿全年的主題。後續仍將看好TMT,新能源車以及光伏等板塊,市場行情也或將在這些主題中輪動。對於偏中遊的周期板塊,還需要持續觀察。
童立也表示,科技行業從去年開始尤其是去年下半年至今,表現得確實很突出,甚至成為市場上獨立的亮點,背後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和中國經濟結構相關,當前我國正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包括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兩大趨勢。第二個方面的原因在於,目前我國正處於一輪科技創新周期的起點。科技股行情還將持續。
而融通中國風1號基金經理彭煒表示,判斷資本市場的核心矛盾是穩增長政策下的經濟企穩與貿易摩擦下的結構性行情,整個市場圍繞著這兩個主線在運行的。因此也會圍繞兩條主線來做組合配置,核心資產依然維持在以大科技+大消費的方向上,並從中找到因為疫情而被錯殺的品種。
姚爽表示,中期來看,隨著再融資政策的落地,上市公司的併購活動和市值管理有望再度活躍,資本市場的改革紅利、政府推動直接融資佔比提升的政策導向,仍構成市場估值中樞震蕩上行的主要動力。板塊上,短期科技板塊受益於流動性和市場風險偏好抬升表現較好,但純主題性炒作的個股應逢高逐步減持,受益政策扶持、估值仍相對合理的真成長個股,仍值得持有;此外,可關注受益於逆周期政策加碼以及趕工需求的周期性板塊的估值修復機會,同時受益於市場活躍度提升、估值仍相對合理的券商板塊也可關注。
知名私募星石投資:
成長股仍是一條投資主線
星石投資認為,A股目前與海外市場關聯度在增強,受到一定波及在所難免;成長股前期積累了不錯漲幅,此次下跌是受外圍疫情擴散影響下的正常回調,不必過於恐慌。而且,在國內政府強有力的應對下,國內疫情已經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復工復產也在有序開展,短期的震蕩盤整,對整個市場來說也比較健康,為更多資金入市提供了良機。
而周期股的短期反彈,更多是對復工預期升溫和逆周期調節政策加碼基建穩增長的反應。我們認為對周期股投資而言,傳統基建更多是託底的作用,其空間有限,長期來看,新基建才是重要的發力方向。過去幾次的重要會議都提到了新基建,新基建加碼將給5G、雲計算、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鏈帶來更多業績支撐。
所以長期來看,成長股仍然是一條主要的投資主線。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科技股回調釋放風險,
三條主線加倉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表示,從2月3日至今,半導體、5G通信、新能源車等熱門主題表現優異,A股市場呈現出明顯的分化。從估值水平來看,科技板塊回調約10%之後,風險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釋放,高估值狀態得到了一定的調整。創業板2020年預期估值重新回到30倍左右。產業的發展和業績實現驅動科技板塊重新上行。
除此之外,再融資新規落地,企業通過再融資獲得長期資金,甚至在資產端能夠實現資產重組,在所有者權益端實現股權結構的重組,有利於上市公司質量的提高和長期成長。
面對如期而至的回調,投資者可以擇機加倉。從行業配置上來看存在三條主線:第一,產業景氣上行、流動性政策支撐的科技板塊,在市場回調後,可以再次加倉,這也是全年資本市場的主線。第二,隨著企業逐漸復工,此前需求被壓縮的汽車、食品飲料、地產、家電、餐飲旅遊等消費行業將重新反彈,需要加配。第三,受益於資本市場改革與流動性充裕的券商板塊。
天風證券策略:最寬鬆時候可能過去,
指數再大幅向上可能性低
天風證券策略昨日發布報告,通過研究創業板換手率,對比之前換手率高位,指數多處於頂部區域。
天風證券策略表示,當前流動性和資金面推動的結構市中,估值和基本面短期的解釋力度都有限,一些交易層面和流動性的指標值得關注:
1、關於創業板換手率(流通市值),歷史上創業板換手率有4次超過5%:
1)2015/3/17~2015/4/13,這一階段的19個交易日內,換手率維持在5%左右,創業板綜指最大漲幅達26%,隨後一個月區間內,指數震蕩;
2)2015/5/11~2015/6/4,區間內18個交易日創業板換手率維持在5%左右,創業板綜指最高漲幅為39%,隨後指數進入頂部區域;
3)2015/10/12~2015/11/30,期間33個交易日內創業板換手率維持在5%附近,創業板綜漲幅最高時達35%,且在隨後進入頂部區域;
4)2019/2/25~2019/3/13,該階段內12個交易日換手率維持在5%左右,指數最大漲幅為20%,隨後創業板綜指進入頂部區域;
回到當前,創業板換手率已持續6個交易日在5%左右徘徊,創業板綜指漲幅則達到7.6%。
此外,數據顯示,上周基金髮行量創下四年來新高(2016年至今),而在2月19日的報告《爆款基金是否意味情緒頂點?科技股還有哪些增量資金?》曾提出以下觀點:
1、從歷史情況看,階段性發行的高點並非和市場階段性頂點一一對應,可能還是市場的階段性底部,且爆款基金的發行對於該現象所處時間點前後市場漲跌幅的表現並無明確的指向性。
2、當前基金市場火爆和新增股票帳戶保持平穩的現象,實際上反映了居民儲蓄存款半價方式轉變的趨勢:在個股漲跌幅分化加劇、權益類公募基金產品超額收益率較高的背景下,居民更傾向於基金入市來代替直接炒股票。
3、向前看,當前宏觀層面過剩的流動性環境中,至少在逆周期政策全面發力(貸款和債券大量發行)之前可能都會繼續維持,但隨著央行前期釋放的流動性到期,最寬鬆的時候可能在逐步過去,指數再大幅向上的可能性較低,但科技板塊的個股和主題可能仍然繼續活躍。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DF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