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也無法阻擋,韓國學生補習的瘋狂

2020-12-24 新周刊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消息,截至3月17日,全球已有超過8.5億兒童和青少年因疫情停課。

停課之下,各國學生開始摸索和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在韓國,補習班成了當地學生的「救命稻草」。

韓國放送公社(KBS)3月5日報導,首爾市瑞草區當時已有81個補習班正在開課,同一時期,光州市共有650處補習班處於停課狀態,僅為當地總補習班數的13.7%。

韓聯社電視臺也稱,韓國已有70%以上的補習班正式開課。

隨之而來又難以避免的,當然是在補習班內發生的感染事件。對此,韓國不少城市教育廳的態度以勸告為主,當時尚未對補習班開課進行明令禁止。

就在此前一天,韓聯社報導指出,釜山市某處補習班已累計出現了4名確診病例。先是一位講師在溫泉教會染病,後又將病毒傳染給補習班校長和兩名學生。

另一座城市光州,也有在補習班出現確診病例的情況。

兩地政府有向補習學校發出停課通知,也有向家長發送簡訊,懇請家長不要送孩子去補習班上課。

但前者承受著經營壓力,無法立刻關門;後者也承受著學業焦慮,不敢輕易停下腳步。

本月22日的中央防疫會議中,韓國國務院總理再表示,各地方政府對相應設施加強監管,並視具體情況對補習班這樣的密集設施實施集中管理。

疫情之下,補習班之火仍需要被動熄滅,學生們仍要這般「拼命」學習,是因為對於許多韓國家庭來說,在競爭隊伍中稍有落後,是他們更不敢面對的事。

「每學期200萬韓元,

只能用來應付期末考」

韓國學生對補習班的瘋狂,並不是因疫情而爆發的,這場徵途早在平時、早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幼兒園的小朋友尚且沒有升學壓力,但年紀輕輕就要上圍棋班、美術班和鋼琴班,家長覺得,這是在讓孩子找到真正的興趣愛好。

步入學齡後,由於韓國政府立法禁止校內的超前學習,校外補習班幾乎成為學生們超前學習的唯一途徑。

不早點起跑,後來就會跟不上。/unsplash

早在2010年,韓國就有接近四分之三的學生在課後需要參加補習班,現在這個比例已經超過80%,韓國擁有的補習學校也超過了十萬所。

就連月收入不到100萬韓元的家庭,其孩子參加私人輔導的比例也達36%,月收入超過600萬韓元的家庭更不用說,近90%都會讓孩子去上補習班。

在中國備受白領青睞的「網紅」自習室,正是源於韓國。不同於中國,這些自習室在韓國的使用者多為學生。一天高強度的校園和補習班學習結束後,迎接他們的下一站便是自習室。

一盞小燈,窗簾一拉,目光所及的遠處漆黑一片,韓國學生在這裡一學就學到接近午夜,才帶著一身疲憊回家。

一些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最早也只要12點睡。

如此瘋狂的「轟炸」之下,韓國一些小學生在五六年級時便已學完初中知識。相關調查顯示,每100名初中生裡就有8名超前學過高中內容。

學生們一心向學、心無旁騖的背後,是不少韓國父母砸鍋賣鐵也要咬牙付出的「金錢代價」。

根據韓國教育部的統計,2018年韓國初中生人均補習費用超過了30萬韓元。

在首都首爾,一次單科一對一輔導的費用是20萬韓元,即便上的是綜合多人補習班,每天國語、數學和英語輪著來學,每個月也得花50萬韓元。

根據韓民族日報的報導,不少家長每學期花2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11000多元),給孩子請全科一對一私教,只為應付期中考和期末考。

除了文化科之外,韓國家長還得「砸錢」讓孩子們有一個完美的履歷,上一個好的大學。

不久前,深圳推出的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表現評價試行方案,就因各種不合理、加碼加量的課外活動,以及實踐創新活動次數要求,被許多家長詬病是變相的「拼爹拼媽」。

但韓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引入「高中綜合生活記錄本」,其記載的社團活動記錄、競賽獲得名次等,都是韓國高中生高考時能「踩下千人」的重要資本之一。

韓民族日報報導稱,憑孩子一個人準備任何一項競賽都不可能獲獎,因此家長只能聘請相關專業的老師一起準備比賽。

一些補習班也趁勢推出了課外活動諮詢課程,一堂收費20萬韓元。若是指導學生撰寫小論文等「進階」課程,收費可達800萬韓元。

「學生們所謂豐富的資歷,都是家長用錢堆砌出來的」,一位接受採訪的家長談到。

為了讀好的大學,

拼了命也要上私立高中

由幾個韓國高中生自創的《血汗歌》裡,有一句歌詞:

「第一等是SKY,第二等是in首爾,第三等是國立大,第四等是地雜大,第五等是專科大。」

於私立高中的同學而言,排名再靠後都有可能上SKY,即韓國最頂尖的首爾大學、延世大學和高麗大學。但普通高中的同學再努力,也不一定考得上首爾的大學。

寒門想出貴子,考上私立高中是進入名牌大學的第一塊敲門磚。

由韓國教育放送公社(EBS)拍攝的紀錄片《學習的背叛》中的一位主人公葉媛,正是以此為目標。

出身於小城市的她,在初中總是能保持年級第一的成績,但這還遠遠不夠。

考上私立高中,至少要有2年的學前教育,也就是需要提前2年去學習高中的知識。

初中最後一年才開始學習高中內容的葉媛,只能不斷壓縮自己的睡眠時間,每天睡不夠3個小時。

密密麻麻的計劃本裡,有日、周、月計劃,用她的話來說:「我也很想休息,但如果有一天偷懶了,之後只會更加困難。」

她覺得那些來自大城市、家境很好、學習還那麼用功的未來高中同學,都是「怪物」。想到上了高中就要和這些「怪物」競爭,她很彷徨。

高中第一次考試成績下來後,不祥的預感成為了現實,全年級一共395人,而她排名313名。

既然如此,普通高中的學生是不是就可以提早放棄了?

不是的,為了到首爾上大學,他們一樣拼盡全力。

韓國高考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我們熟知的高考本身,只佔總成績的30%。上文提到的生活記錄本,是面試時的加分項。

而佔大頭的是校內考核,佔總成績的70%,在校內的每一次統考都會對這個考核分數造成影響。

紀錄片的另一位主人公,政民,就讀於普通高中,他通過努力從前30%的年紀排名一躍到了前10%。

原本,民很有希望能考上首爾的大學,但高二後期一次次考試的退步讓他逐漸失望。

「我覺得我考不上大學了,1分的失誤可以讓我校內考核的排名後退好幾名。」政民很後悔,他覺得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是因為高一時候沒有好好學。

穿著校服在家學習,能讓政民更有緊迫感。

家境貧困的他,只想快點到首爾去,讀完大學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因為父母嘗試過的貧困的滋味,他不想重蹈覆轍。

為了杜絕高中的等級化現象,同時降低「補習熱」,韓國教育部在去年11月中旬提出,從2025年開始將自主型私立高中、國際高中和外國語高中等「精英高中」統一轉型為一般高中。

然而,在許多家長心目中,「精英高中」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

即便轉型後,「大家也還是清楚明白哪些是好的高中,哪些才是真正普通的高中。」

競爭這道難題,

韓國年輕人同樣在體會

由EBS拍攝的另一部紀錄片《差生1——學習的痕跡》提到:「學習不好的孩子=韓國大部分的孩子。」

根據韓國教育部的統計,韓國平均每年輟學人數達6萬,主要原因是成績的下降讓他們倍感挫敗。

第一名的同學,時常擔心自己被別人超過,一旦退到第三至第六名,就覺得是考砸了。

成績差到連自己和老師都放棄自己的人,有的會想怎麼樣也要考上大學,有的乾脆就輟學了。

即便勉強考上大學,「還是害怕,我要是以後從別人眼中不好的大學畢業,會被大家無視」,片中一位高三受訪者金敏芝表示。

不同於中國逐年攀登的高考錄取率,韓國高考錄取率雖不至於只有傳聞中的百分之五十,但確實從2007年的69.4%下降到2017年的67.6%。而即便近七成的高中生能上大學,也只有2%的人能考上SKY。

考大學難,考不上大學更難,為了上大學,多花幾年青春又何妨。

韓劇《請回答1988》中的正峰經歷過七次高考,才成功考上成均館大學。儘管這存在誇張成分,但韓國復讀生的數量在增加卻是事實。

據環球網報導,2019年韓國參加高考人數為54.87萬人,其中復讀生就有14.23萬人,比2017年復讀生數量增加5%。

當你拼盡全力考上大學,以為自己終於可以找份好工作了,不好意思沒有那麼容易。

韓國統計廳2018公布的數據顯示,15歲至29歲的韓國青年失業率高達9.2%,也就是說,每十個人裡就有一個失業,其中三分之一都擁有大學學歷。

他們高不成低不就,名企進不去,低技能工作不願意去做。

韓國央行在去年十二月發布的報告稱:「學歷超過本人現任工作崗位需求的韓國人比例高達30%」。在優質崗位缺乏的情況下,他們只能選擇「高學歷低就業」。

在維持生計面前,這些年輕人擁有的與學習無關的天賦和夢想,似乎不值一提。

片子中努力向母親爭取5分鐘來畫畫的高三學生惠媛,是極具美術天賦的女孩,但在母親看來,這跟「名牌大學」、「好的職場」完全不掛鈎。

她想過孩子成績不到中遊,就送她去美術學院。幸好,惠媛的成績很不錯,不需要「被迫」去看起來沒什麼前途的美術學院。

在同齡人都爭分奪秒去上補習班,去自習室時,還在讀高中的彥哲每周末都要去博物館做志願講解員,這是為他將來能成為古生物學家打基礎。

即便父母和師長一次次質問:「學了那個,以後做什麼」,他也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

唯一的擔憂是,這個專業如果讀到博士,從本科開始至少要念十年書,這十年裡,錢從哪裡來。

實現夢想的代價確實很大,因為也許十年之後,高學歷的彥哲「混得」還不如高中一畢業,就去考公務員的同學。

當然,能不能考上韓國的公務員,又是另一個難題了。

【歡迎留言討論】

你怎麼看,冒著疫情風險,

堅持外出補習的行為?

參考資料

1.韓國補習班頂風開課,政府呼籲「配合」抗疫,觀察者網,2020-03-05

2.韓國高考殘酷物語,中國考生聽了都害怕,網易新聞,2018-05-29

3.韓國教育階級差距變大,高考淪為家長競爭,韓民族日報,2018-12-12

4.你感覺韓國最讓人不解的是什麼?世界說,2019-12-05

5.韓媒:韓國就業氛圍轉變,年輕人找到工作也藏著掖著,環球網,2018-01-02

6.韓國高考,復讀生超1/4,環球網,2019-09-20

7.紀錄片《學習的背叛》,韓國教育放送公社(EBS),2016

8.紀錄片《差生1——學習傷痕》,韓國教育放送公社(EBS),2019

9.韓迪.淺析韓國教育之——「私人教育」的天堂[J].才智,2019(36):73.

10.韓媒:高學歷低就業 韓國三成員工被「大材小用」,參考消息,2019-12-25

原文首發於《新周刊》旗下公眾號「有間大學」

撰稿 | 蘑菇

編輯 | 秋褲

排版 | 阿明

* 未標註來源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瘋狂」的韓國教育
    在首爾,大批無法進入名牌大學的學生在高考後花一整年的時間參加補習班,一些著名的高考補習班甚至根據成績高低錄取前14%的學生。不過,經過一年的刻苦攻讀,這裡有70%的學生可以考入全國排名前三的大學。
  • 亞洲學生壓力大:韓國下課補習 泰國無課外活動
    泰國根本沒時間參加課外活動  泰國中小學生一般每周上5天課,大約下午4時放學,但作業和課外補習任務繁重,周末時間也幾乎全被佔據。很多泰國學生都希望學校減少課時,一位五年級的學生對本報記者抱怨說,他每天要上8節課,幾乎門門課都有作業,「根本沒時間參加課外活動」。
  • 臺灣課外補習五十年依然瘋狂
    圖為現在的補習班林立的南陽街在臺北車站商圈有一條街道臺灣學生最常去,這就是素有補習街的南陽街。南陽街是臺灣補習文化的一個縮影,臺灣在五十年前開始盛行課外補習,當時這些補習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幫助學生考到大學。
  • 在加拿大瘋狂崛起的華人補習機構,到底是捷徑還是陷阱?
    最近一個話題引發留學圈的討論:加拿大華人補習機構如雨後春筍一般瘋狂崛起,龐大的需求加上高利潤的驅使,導致的各種補習班叢生的亂象。
  • K聯賽瘋狂重啟了,韓國卻再度爆發聚集性疫情
    上周末,全球體壇聚焦韓國,不僅足球K聯賽重啟,韓國職業棒球聯賽也在無觀眾的情況下展開多場角逐。僅5月10日這一天,韓國足球K聯賽、K2聯賽和韓國足總杯就進行了21場比賽,實屬瘋狂。據了解,韓國上周爆發了聚集性疫情,目前已有54例確診,並有近2000人成為潛在的感染者。5月10日,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表示,時隔28天後,韓國單日新增病例數再次突破30例。當地時間9日零時到10日零時,韓國新增34例確診病例。這是28天來,韓國首次單日確診人數突破30例。
  • 韓國一數學教師開在線補習班年收入800萬美元
    【環球網綜合報導】韓國是一個十分重視教育的國家,父母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不惜花費重金,這令不少韓國教師成為高收入群體。據美國《華盛頓郵報》12月30日報導,韓國一名數學老師教學方法新穎獨特,並憑藉其開設的在線補習課程成為千萬富翁。據報導,Cha是韓國一位頂尖的數學教師。
  • 韓國小學生英語補習成災 月支出近900元人民幣(圖)
    正在接受英語補習的韓國小學生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導,韓國某英語教育服務企業7日,公開了針對534名小學生家長的問卷調查結果。調查結果顯示,韓國小學生平均每月用於英語補習的費用為15.4萬韓元(約合人民幣890元),這一金額約是補習韓語費用(6.6萬韓元)的2.3倍。   據調查,韓國小學生接受英語補習的比率高達79.8%,遠高於接受韓語補習的比率(40.4%)。面對英語和韓語補習時,84.2%的韓國家長選擇讓孩子英語補習。
  • 【韓國冷知識】衝衝衝!韓國學生如何考大學?
    隨著疫情好轉,政府放寬「社交距離」,越來越多的補習班開門營業。  在這一特殊時期,為什麼仍舊擋不住韓國學生的學習熱情呢?因為推遲了近一個多月的延期開學以及目前的遠程授課質量令韓國家長、學生無法放心。本就熱衷於接受課外補習的韓國學生在這一時期更不能鬆懈。如果想考上以SKY(首爾大學、高立大學、延世大學)為首的國內名牌大學,就必須過五關斬六將,全力以赴克服重重困難才能實現。
  • 補習老師年薪近億……香港掀起補習天王爭奪戰!補習輔導「錢」程無限……
    據林老師所在補習社的招股預覽,在過去3年,補習社藉「五大名師」所獲的收益,佔補習社總收益的比例相當高,達到64.6至70.2%,一旦「五大名師」離開,可以想像該股的收入將會減少六至七成。補習老師年薪近億,側面可反映補習社這行業的利潤非常大。
  • 應對疫情韓國將擴大帶薪休假適用範圍
    疫情反彈家長無假可請韓國新冠疫情近日呈現快速反彈跡象,已經連續多日新增確診人數突破半年來的新高。韓國因此加大社會管控力度,提高防疫等級,以遏制疫情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繼續蔓延。不少學校開始封校,由此帶給家長諸多不便,甚至表示已無假可請。
  • 香港學生暑期補習熱度不減
    新華社香港8月22日電(胡碧霞 王小旎)「暑假穿校服是因為要回學校補習。」就讀於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陳震夏中學的何澤鑫說,學校為全體「準初三」學生安排了為期一周的開學前補習,讓大家提前進入初三狀態。
  • 瘋狂補習班!全國一線城市補習慘狀對照!上海簡直弱爆了...
    騰訊機構發布的《00後研究報告》顯示,00後比90後少了3000萬,但是00後參加課外補習的時間達到90後的3倍。不知不覺間,補習如同人們要吃飯一般已經成為家長和孩子的日常。跳出這個框架,我不知道該帶有怎樣的心態看待這個現象,憤懣或是無奈或是順應。在「需求」和「瘋狂」之間,這條界線究竟該如何定義?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出國留學—疫情也阻擋不了的選擇
    202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擋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活和工作,原本定好2020年要出國的同學出不了國,一直在國外生活的同學,家長都想趕緊讓自己的孩子回到國內。疫情期間也體現了不同國家的問題,每個家長也都想讓自己的孩子在一個大環境比較好的國家去學習,生活,所以通過疫情,很多家長都不願意再讓孩子出國,原因就是感覺只有中國是最安全的國家。雖然有些國家沒有很好的處理疫情問題,但是咱們學生去國外主要還是學習他們的文化,學習技能等,說白了就是學習好的地方,畢竟現在都是國際化的世界,多增長國際化視野對學生來說肯定不會有錯的。
  • 香港學生假期怎麼過?補習之風仍興盛
    據小欣的媽媽介紹,小學給學生布置的暑假作業不超過10頁紙,所以小欣的假期可以自由安排,沒有太大的學業壓力。然而,這種「純玩」的假期在香港並不多見。 按照香港特區教育局的規定,凡全日制學校,必須確保學生上課日不少於190天;公立學校假期,包括公眾節日假期在內每年應為90天。
  • 陳雅雯|澳門英語私人補習:基於高三學生的視角
    [5]李(Li)和蔡(Choi)在其研究中指出,賭場工作性質促成了補習中心的發展,因為賭場和酒店行業的每月輪班工作制對父母造成負擔,使他們無法親自監督孩子做作業。[6]綜合他們的研究與香港中文大學[7]的報告結果,父母要輪班工作的低年級學生需要校內或校外的補習服務。澳門回歸前,政府主要採取自由放任的教育政策[8]。
  • 中國家庭︱沒有硝煙的韓國教育戰爭中,誰是最後贏家
    在如此境況下,學生和家長如同撲火飛蛾般湧入競爭隊伍,教育成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韓國教育部和統計廳公布的資料顯示,2018年韓國課外補習總參與率高達72.8%,人均每月課外補習費為29.1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721元)。
  • 韓國瘋狂「補習班一條街」:家長通宵排隊報班
    在韓國,位於首爾江南區的大峙洞以「韓國最高端補習班一條街」著稱,街區內各種名目的補習班多達1057家,佔江南區所有補習班數量的近一半,每年創造約20萬億韓元的補習班市場經濟。報導稱,大峙洞一年四季都熱火朝天,每天都有大量學生進出各大補習班。在這兒隨便找一個學生問,他們都會回答:「開學期間至少要上四五個補習班,放了假就更多。」每晚10點補習班下課時,大峙洞街區便被前來接孩子的家長圍堵得水洩不通。
  • 為什麼國內盛行補習學校?西安補習學校哪家好?
    補習輔導機構的存在為這類孩子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自然受到家長的歡迎。我國本就是應試教育,在這種機制下,人才選拔標準一考定乾坤,所以高分才是家長和學生的追求。如果國家不允許開補習輔導機構,但是應試教育機制不變,補習班輔導班就會轉為地下,或者私下請家教。
  • 因疫情補習學校改上網課 家長:上課效果差退費難
    家長稱上網課質量差學校沒有絲毫退費打算王女士的兒子今年參加中考,為了讓孩子取得好成績,她幫孩子向學校請假,在西安市遠東仁民補習學校精品校區報名補習一學年,「遠東仁民補習學校有兩個校區,一個是總校東儀校區,另一個是精品校區。精品校區每學期學費1.6萬元,比總校貴8000元。
  • 韓國學校推遲1周開學,網友:中國和韓國高考難度能一樣嗎?
    當地時間23日下午,韓國教育部宣布,鑑於疫情嚴重,韓國政府要求將全國所有學校推遲至3月9日開學, 韓國首次全國性的推遲了開學時間,後續將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繼續推遲開學。韓國確診新冠肺炎韓國23日通報,累計確診病例達602例。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22日在首爾發表對國民講話時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入嚴重局面,政府將盡一切的努力防止疫情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