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得用事實說話。
我們村就有一個嘴特別大的男人。這個男人屬於好吃懶做型的男人,從小就不愛幹活,喜歡享受。在他父母健在的時候,由父母養他;當他的父母過世之後,他竟然連自己都養不起。於是,便做起來乞丐,四處討飯吃。由此可見,「嘴大吃四方」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話需要說回來。嘴大的男人不只他一個,嘴大的男人很多。譬如,我有個男同學的嘴就比較大,但他卻沒有因「嘴大」而「吃遍四方」。
我這個同學雖然嘴很大,但他的嘴只能用於吃飯,卻不能用於說話。也許是性格使然,我這個同學非常不懂得語言表達,甚至在許多場合中說話會顯得結結巴巴,因此,我們同學都說他的嘴巴「長錯了地方」。
我這個同學高中畢業之後,便到某鄉鎮煤礦做礦工。由於他不善於語言表達,為人比較實在,因此,隊長經常把最重的活兒分給他去幹。而作為他來說,也只能「逆來順受」,幹的都是苦活累活。以至於在他不到四十歲的時候就駝了背,弓了腰,看上去非常可憐。後來,在親戚朋友的據理力爭下,隊長才給他換了一個工種,才使他「脫離了苦海」。
我這個同學的嘴也很大,但他卻沒有能夠「吃四方」。由此可見,「嘴大吃四方」之說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
老胡所知道的兩個「嘴大之人」,一個靠乞討「吃遍了四方」;一個靠出苦力,養家餬口而沒能「吃遍四方」。這兩個「嘴大之人」豈不是一對「矛盾體」嗎?由此,可以得出最後的結論:所謂的「嘴大吃四方」純屬戲言或胡扯!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
說到這裡,我想起來這麼一句話:「耳生毫毛,年壽必高」。
這句話在農村流傳的很廣,據稱,是相學大師的結論。但我們村民組的老組長雖然耳朵內生有毫毛,而且,「肥頭大耳」一副「福相」,然而,他在55歲那年就駕鶴西遊了,他的年壽並沒有多高,同時,一輩子也沒有享什麼福。由此可見,相學大師的結論也不準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農村有許多俗語或者老話,不明就裡的人聽上去會感到非常有道理。然而,經過事實驗證之後就會發現:這些俗語或者老話基本上是沒有任何道理的!應該說是一種非常唯心的東西。
好啦!就說這麼多吧!總而言之,「嘴大吃四方」只能當作戲言來說,是完全沒有任何道理的!因此,千萬不要相信。否則,自己就真真地傻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