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的一所按民辦高校標準收學費的公辦大學,報考時要格外留意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有3005所大學,這些大學有的是公辦有的是民辦。在填報志願時,多數人會熱衷於選擇公辦院校,因為公辦院校是由政府官方辦學,在各個方面都更有保障;當然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公辦大學的學費會比民辦大學便宜很多。
-
這2所大學都是公辦性質,然而學費都在2萬以上,考生要悉知
很多高三畢業生都立志要考上名牌大學,至少也要是個本科,最好是一所公辦本科,因為大家都知道民辦大學的學費都很貴而且教學質量還難以保證。以武漢市為例:這裡的民辦高校學費基本都超過了2萬/年,這還不包括住宿費、書本費等各種雜七雜八的費用,再加上生活費的話,一名在武漢就讀民辦高校的大學生一年大約要消費4萬左右(參考2020年武漢市各民辦高校收費標準)。考上公辦高校,意味著你每年的學費只要5千元,這筆錢對於大多數家庭都拿的出來。
-
這5所民辦院校將轉「公辦」,成功後學費下降,考生獲得新畢業證
我國的院校數量眾多,快突破了3000所,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分數的考生需求,讓每位考生都能夠有大學讀,各類院校不只有重點院校、普通院校、專科、高職和成人高校的區別,也有公辦性質和民辦性質的不同。
-
這4所民辦大學轉「公辦」,學費將下調,家長:支持
如果自己在高考階段填報的是民辦大學,每年的學費是3萬元,加上其它的各種費用,每年要花費5萬元。突然有一天,學校轉變成為公辦大學,並且由國家財政進行支持,每年的學費變為5000元,那該多麼的高興。 這樣的事情,從2020年開始就不斷在各地上演。
-
浙江這2所獨立學院,民辦轉公辦,錄取位次暴漲,考生和家長注意
今年年初,浙江這2所獨立學院民辦轉公辦,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浙大寧波理工學院,浙江大學城市學院轉設為浙大城市學院!轉設的錄取位次分析其實,在2019年就有消息,只不過教育部在今年才發文認可,在去年這個消息出來的時候,在全國大部分省這2所大學的錄取位次都有所提升。
-
明年考生有福了,這3所民辦大學轉為公辦大學,學費還降低一半
不過我國的高校是分為公辦院校和民辦院校兩種,所謂的公辦院校就是有國家扶持的經濟開銷,而民辦院校是由本學校支付學校的各種經費,不過,民辦學校的學費相比公辦學校的學費要貴出一半以上。所以,大多數考生在報考志願的時候首先考慮的是公辦學校,然後考慮的是民辦學校,公辦的學校在辦學教學質量方面有保證,而有些民辦學校結業證書甚至國家都不承認,學費更不是一般家庭承擔的起。
-
高校學費排行:民辦大學學費比公辦大學到底高多少?
參加高考,填報志願,選擇學校,挑選專業,有一個因素絕大多數考生及其家庭不可忽視,那就是學費。誰都知道,高等教育也是雙軌制,公辦機制與民辦機制並行,雖然同是大學,但兩者之間有著太多的不同,學費標準更是不同。民辦高校的學費比公辦高校高這是肯定的,畢竟一個市場價,一個是官方價。
-
這4所民辦大學轉「公辦」,學費減半,今年考上就是賺到!
如果自己在高考階段填報的是民辦大學,每年的學費是3萬元,加上其它的各種費用,每年要花費5萬元。
-
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區別在哪裡? 多數考生和家長都看錯了
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大學時,除了關心辦學層次,如常問「我家孩子的分數能上本科嗎?」,還會關心學校的性質是公辦還是民辦。儘管公辦高校和合法的民辦高校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但是在學校實力、辦學水平和畢業生就業方面,公辦高校的優勢還是更加明顯。再加上現在一些民辦學校違規招生、違規辦學,濫發各種學歷證書,讓不少考生和家長對「民辦大學」似乎總是心有忌憚。
-
考生注意:這百所本科高校看似公辦實為民辦,學費高且認可度低
2019年高考已經落下帷幕,考生們對自己的成績也有了初步計算,在接下來的十餘天內,所有考生家長要關注的重點則是高校及專業的選擇;雖然網絡上充斥了各種志願填報技巧及注意事項,但眾多考生還是意外頻出,導致無辜落榜。
-
2020高考志願: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區別在哪裡?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按照標準不同可以分類如下: 按辦學層次劃分,可分為本科院校和高職(專科)院校等; 按辦學體制劃分,可分為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獨立學院等; 按隸屬關係分,可分為部屬高校、省(區、市)屬高校、市(州、區)屬高校等
-
揚州公布秋學期學費標準 公辦普高不得收取擇校費
新學期臨近,日前,揚州公布了2020年秋學期學校收費標準。按照要求,揚州市公辦普通高中按評估確認的星級收費,不得收取擇校費。哪些費用不得收?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費按批准的民辦學校原收費標準減去省定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後收取,即小學減收700元/生·年,初中減收1000元/生·年;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代辦費中必須扣除政府免費提供教科書、作業本的費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不得收取體檢費、城市小學困難班費和借讀費。
-
這3所民辦大學轉為「公辦」,學費有所下調,家長:有啥區別?
這3所大學「民辦」轉「公辦」每年高考結束之後,同學們似乎更傾向於報考公辦本科高校,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民辦高校也進行升級改造,而這3所學校就是由「民辦」轉為「公辦」,學費有所下調。不過面對這幾所學校的轉設,同學們自然是高興的,但是網友卻提出疑問:畢業證會有變化嗎?這是值得大家關注的話題,學校轉設為公辦性質之後,畢業證自然會有新的變動,但是家長卻不理解,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有啥區別呢?
-
公辦不公費的大學
在浙江的副省級城市寧波,有這樣一所普通高校,雲遮霧罩,讓人看不清、看不透、看不懂,這所高校就是浙江萬裡學院。一、校名看似民辦高校,性質卻是公辦高校按照對高校校名習慣性的理解,浙江萬裡學院「絕對」應該是一所民辦高校,但在教育部所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學校名單中是一所公辦高校,其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中也明確是「經教育部批准的國有省屬普通本科院校」。
-
大學選民辦還是公辦!民辦大學就一定比公辦學校差嗎?
廣東省已有越來越多的獨立院校加入轉設大潮,而轉設後學校的性質基本上都是民辦。對於有一定比例的高三臨界生來說,老生常談的問題出現了:同樣的分數,選排名較後的公辦大學還是排名靠前的民辦大學?兩者有什麼區別?民辦就一定比公辦要差嗎?
-
安徽學費「最低」的民辦大學,每年1.1萬元,即將轉為公辦大學
眾所周知,我國現有高等院校3005所,按照辦學性質,數千所大學可分別公辦高校和民辦高校兩類。 由於民辦本科大學學費較高,比公辦本科大學學費高3倍以上,很多剛過本科線的考生在填報高考志願時,會在民辦本科和公辦專科之間徘徊。
-
安徽一所民辦大學,每年學費1.1萬,未來會轉為公辦大學
上千所的大學教育部根據它們不同的辦學性質可以分為公辦跟民辦。公辦呢,學費可能會比民辦低一些,因為它是由國家跟政府一起創辦的,有政府的支持所以一般每年的學費也就在五千上下吧,這裡不包括藝術學校,學藝術的同學學費會高一些,而對於民辦高校來說它們沒有政府財務上的支持,學校的一些費用都是靠學生的學費來支持,所以學費都比較貴,差不多學生每年的學費會是一萬多左右。
-
如何區分公辦與民辦大學?學會這5招,讓你快速做出較準確判斷
最好最權威的區分方法首先,我們要學校區分如下幾種學校,公辦大學、獨立院校、民辦高校和野雞大學。最簡單的方法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側面來了解:1、高校的學費收取標準。不管什麼性質的學校,肯定會涉及到學費收取這一環節,那麼我們如何從學費的收取上來判斷高校是公辦還是民辦呢?
-
成功「改名」的8所民辦大學,光是學費就很昂貴,考生謹慎報考
對於這種情況,教育部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發出來通知:要求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脫離關係,民辦學校不得再借用公辦學校的名氣進行招生。在院校介紹上兩者要做出明確的指引,避免學生在報考學校時分不清公辦與民辦的學校。對於教育部這樣的通知,現在很多民辦大學也開始申請轉置工作,而且要對於學校的名字進行更改。
-
為何民辦大學學費比公辦貴3倍?了解4個原因後,網友:很現實
眾所周知,大學階段大概分為兩個層次:本科和專科。今年被考生們稱為「高考最難年」,能夠考上本科的考生,成績都是非常優異的。而考上專科的學生,相對來說成績要低一些,但是不管是專科還是本科,都有著公辦和民辦之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