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張家然
「為什麼總是有些問題自己平時視而不見,記者一採訪、群眾一上訪就暴露無遺?難道只有當上級通報、考核評比、媒體曝光、群眾上訪,甚至發生重大輿情或群體性事件後才去面對、去解決?」
山東聊城黨政系統近期正在開展一場幹部作風整頓行動。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在全市幹部作風整頓動員大會上稱,正是一些地方和部門在作風建設上搞形式、走過場,一些幹部不能端正態度、擺正身子,導致作風問題除之不盡、不斷復發,導致地方形象受損、影響了發展大局。
於是,從今年8月開始,一直持續到12月底,聊城市計劃用大約4個半月的時間開展幹部作風整頓行動。
「作風十弊」
2019年底,聊城莘縣住建局的一份公文中縣委書記王峰名字被錯寫成「汪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此前報導,2019年12月11日,莘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向縣委提交一份題為「縣住建局關於莘督字73號通知落實情況報告」,該報告中出現了多處錯別字和不規範之處,莘縣縣委書記王峰在批示時進行了一一改正。
其中,該報告中提及王峰名字時將其寫成了「汪峰」,王峰在批示中寫道「我不是歌星」。另外,該報告中還出現標點錯誤和相關人員籤字疑似為複印體,都被王峰一一指出。
除了改正其中的各處錯誤外,王峰還在該報告上批示說,「一張半紙的稿子,錯誤百出,如果真的認真研究了,就要附上詳細的地塊情況和圖表。要認真核算相關的數據。我的名字都錯了,標點符號都錯了,讓我如何相信你們的書面匯報。縣委的督查件就是這麼不嚴肅?工作作風,豈是小事!!」
莘縣出現的工作作風問題並非孤案,聊城市委書記孫愛軍將幹部作風領域十個方面的典型問題總結為「作風十弊」。
這「作風十弊」分別是,一是渾渾噩噩、混天度日,二是浮皮潦草、粗枝大葉,三是不敢擔當、不想作為,四是故步自封、因循守舊,五是效率低下、拖拖拉拉,六是標準不高、小成即滿,七是高高在上、不接地氣,八是弄虛作假、粉飾太平,九是境界不高、自私自利,十是脫離實際、閉門造車。
孫愛軍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舉例剖析——
「有些同志拈輕怕重,不願吃苦受累,稍微多幹點活、流點汗,就牢騷滿腹、怨天尤人。」
「接待重要客人時,把席籤打錯了,會見外來客商時,把名字叫錯了,一個小的疏漏就會給人留下很壞的印象,甚至可能錯失機遇。」
「工作節奏慢、服務差、效率低,本來一天就可以辦完,非要拖上幾天才辦,更有甚者看領導關注得少、催促得少就束之高閣。」
「有些同志承擔的工作即使在全省、全市排名靠後依然無動於衷,僅僅滿足於不掉進全省後三名的底線要求。有時工作剛剛部署,就開始總結經驗,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大書特書,自我感覺良好。」
「政績觀錯位,匯報工作報喜不報憂,講成績滔滔不絕、談問題蜻蜓點水,甚至瞞報謊報、隱藏遮掩問題,導致耽誤工作、影響決策,給工作造成被動。」
「三遍訪三評議三提升」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聊城市計劃通過「三遍訪三評議三提升」,開展幹部作風整頓行動。
孫愛軍解釋說,「三遍訪」是工作載體,通過遍訪企業、遍訪村居、遍訪群眾,全面了解意見訴求,促進問題排查;「三評議」是效果評價,監督評價各級各部門問題整改和作風轉變情況,主要是由上級領導評、同級部門評、服務對象評,其中最重要的是服務對象評;「三提升」是工作目標,就是通過遍訪民情和問題整改,進一步促進幹部作風提升、營商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提升。
「這次整頓結束後,要實現不論媒體暗訪還是群眾上訪提出的問題,我們都已經發現、正在整改。」孫愛軍將這一要求作為作風整頓行動結果考核的基本要求。
目前,面向廣大企業、村居、群眾的「三遍訪」工作已經全面啟動。
聊城市要求各縣市區、市屬開發區和市直部門單位「一把手」要以上率下,帶頭開展走訪,定期聽取匯報、研究問題,發揮好「頭雁效應」;同時,成立督導組,整合督導力量,採取明察暗訪等形式,查找遍訪工作變形走樣、敷衍應付等問題;另外,對履職不力、不按要求選派管理「民情書記」和服務隊、未及時開展遍訪或遍訪效果較差、影響全市整體工作進度的單位和個人,根據情節輕重,嚴肅追責問責。
責任編輯:蔣子文
校對:丁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