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精美、內容豐富有趣的繪本和動畫電影總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除了課堂上老師的引導,繪本和動畫電影是孩子獲取知識、了解世界、開拓視野的重要方式。
繪本與電影種類繁多,家長如何在甄選的同時「一舉兩得」,既滿足了孩子觀看的需求,又能藉此巧妙地拓展他們的國際視野,變成為一種學習呢?
國際文憑課程IB的探究核心「六大超學科主題」作為一個涵蓋面很廣的基礎框架,每一個主題都能覆蓋相應的繪本與電影,幼兒通過閱讀、觀影,可以更好地理解超學科主題的涵義。
金生基於IB六大超學科主題「我們是誰、我們身處什麼時空、我們如何表達自己、世界如何運作、我們如何組織自己、共享地球」,整理了一份書單和影單,奉獻給暑期辛苦帶娃的您,記得收藏哦。
繪本 / 《The Mixed-up Chameleon》Eric Carle
這本色彩鮮豔的繪本,中文譯名《拼拼湊湊的變色龍》,講述的是一隻變色龍來到了動物園,在看到這麼多的動物小夥伴後,總想搖身一變成為其它動物:大象、狐狸、北極熊、鹿......每一種動物都有獨特的顏色,變色龍在「變色」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我,最終它能找回屬於自己的顏色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是一個有關自我肯定的故事,通過變色龍的視角,孩子們可以了解「身份認同」、「自我意識」等概念,漸漸形成對「我們是誰Who we are」這一超學科主題的理解。
動畫片 / 《尋夢環遊記》
《尋夢環遊記》以亡靈為主題,主人公米格爾在墨西哥傳統節日亡靈節那天,意外穿越到了亡靈國度,在這裡他遇到了自己的祖父,慢慢發現了家族中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尋夢環遊記》雖出現了大量「亡靈」、「骷髏」的元素,但被處理得毫無恐怖、陰森感,片中加入大量音樂元素,亡靈們個個活潑可愛、富有靈性。
在墨西哥的奇幻文化裡,死亡不再是一個禁忌話題,人們可以大方又自在地討論它、展示它,兒童教育中也並不會缺失這一環,讓孩子直面生命教育,從而建立對自我的意識和對家庭的歸屬感,這大概就是《尋夢環遊記》的獨特魔力吧。
繪本 / 《兒童人類歷史百科全書》
我們身處的這個時空是如何發展至今的?孩子們或許可以通過《兒童人類歷史百科全書》找到答案。
這是一本以人類歷史發展時間軸為線索,詳述從公元前20多萬年前的史前人類文明如何發展至今的百科全書,由英國著名出版公司DK編纂。為了方便兒童閱讀,這本書大多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用圖文結合的形式呈現歷史發展中出現的重要變革與重大事件。書中提及史前狩獵採集時代、古埃及神廟、羅馬帝國興衰演變、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工業革命、世界大戰......每一個時間節點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被串聯起來,為孩子塑造出立體的畫面。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紀錄片 / 《鳥瞰中國》
如果您想帶領孩子跨越上下五千年,了解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這部紀錄片會是個不錯的選擇。
圖片來源於網絡
它由中國五洲傳播中心和國家地理頻道聯合拍攝,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博大寬闊、豐富多元的中國縱覽。幾千年來,華夏文明在這片土地上繁衍,長城是如何建成的?耕作技術如何革新?城市基礎設施如何鋪就?紀錄片中不僅有中華地理上的山川之美,還有人文方面的豐厚絢爛。
繪本 / 《The Color Monster》Anna Llenas
這是一本西班牙藝術家Anna Llenas繪製的立體繪本《色彩怪獸》,它不僅涉及色彩,更是一本有關情緒的繪本。
圖片來源於網絡
情緒是什麼樣子的呢?它看不見、摸不著,可是身為藝術治療師的Anna竟然把情緒畫了出來:她用簡潔的線條和大膽的配色描繪出一個個樣貌可愛的小怪獸,極富童趣。立體書的設計更增添了閱讀時的互動趣味,孩子們不僅可以「讀」,還可以「觸摸」,實在太好玩啦!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者Anna通過藝術這一媒介引導孩子了解情緒,用有趣的方式對其進行分類,從而幫助他們找到情緒的出口。情緒與自我表達相連,正好是孩子理解「我們如何表達自己How we express ourselves」這一超學科主題的過程。這本書也是西班牙許多幼兒園的指定教材,許多國家的少年情緒管理機構把它作為指定讀物。
動畫片 / 《頭腦特工隊》
可愛的Riley小朋友在一個平凡的家庭裡快樂成長,她腦中潛藏著五種情緒小夥伴:樂樂(快樂)、憂憂(憂傷)、怕怕(害怕)、厭厭(討厭)、怒怒(憤怒)。一次搬家打亂了Riley原本平靜的生活,在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Riley的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內心世界發生極大變化,於是她腦中的五個小夥伴集體出動,決定幫助Riley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絡
在這部動畫片中,孩子們能看到非常具有衝擊力的「自我表達」的畫面:核心記憶、個性小島、抽象空間、遺忘深淵、造夢製片廠、潛意識監獄......當這一切抽象概念全部影像化之後,情緒的傳遞更加深刻動人。
繪本 / 《小物品,大科學》
想要理解世界的運作原理,科普類繪本通常是我們推薦的首選。《小物品,大科學》從孩子身邊吃、穿、用的物品著手,鬆軟的麵包是怎麼做的?勺子是用什麼原材料做成的?製作椅子需要經過哪些工序?
這本科普繪本以知識地圖的形式呈現,把神秘與趣味相結合,孩子閱讀的過程就像在尋寶,按圖索驥,了解生活中潛藏的科學原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動畫片 / 《Day and Night》
代表白天與黑夜的兩位精靈是一對歡喜冤家,他們一開始並不接納對方,因為他們無法理解彼此,只願意接觸熟悉的事物。黑夜不明白白日的陽光明媚,白天也不理解黑夜的暗淡無光。但隨著他們向對方展示各自的魅力,他們漸漸接納了彼此。
圖片來源於網絡
動畫片通過兩位小精靈的身體,展示了分別在白天與黑夜發生的事情,孩子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區分晝與夜,理解在不同的時間段裡,世界萬物是如何運作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
繪本 / 《What do people do all day?》Richard Scarry
作者理察·斯凱瑞通過動物的形象向我們展現一個豐富多彩的社區,忙忙碌碌鎮上居住著一群動物小居民,他們過著忙碌又快樂的生活。他們忙著在農場播種採收,還忙著鋪設鐵路,搭乘火車出門旅行,小鎮裡的一切繁忙但有序。繪本裡涉及到大量的職業類型,每個職業之間相互聯繫,彼此協助,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社區生活圖景。
圖片來源於網絡
這個繪本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身邊不同的社會分工,揭秘日常生活的組織運作,從而更好地理解「我們如何組織自己How we organize ourselves」。
圖片來源於網絡
紀錄片 / 《製造的原理》
這是一系列介紹各種生活用品的生產製作過程的紀錄片,又稱《造物小百科》。
圖片來源於網絡
孩子是否詢問過您各種有關製造的問題:鉛筆是怎麼加工的?我們每天乘坐的汽車又是如何製作的呢?小到日常用品,大到交通工具,還有一些不常見的產品,這部紀錄片為我們詳細介紹了物品的生產流水線。多達七百多種,絕對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逐步對世界構造形成系統的了解。
繪本 / 《The Earth Book》
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需要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的愛護。綠色的封面揭示了這本繪本關於「環保」的主題,它為孩子們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環保小知識:購物時自備購物袋,寫字畫畫可以用紙的正反兩面,洗手時及時關閉水龍頭,出門多選擇公共運輸工具「綠色出行」,等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共享地球」是個宏大深遠的主題,把這個主題具像化,轉化為生活中的小細節,更符合年幼的孩子的認知特點。這本繪本完全滿足這樣的要求,適合學齡前的孩子閱讀。
圖片來源於網絡
動畫片 / 《機器人總動員》
這是一部發生在未來的科幻動畫片,公元2805年的科技文明已相當發達,但地球卻不堪重負,環境汙染、垃圾堆砌,人類生活環境相當惡劣,地球上的人類搭乘飛船離開了地球,臨走前留下一群機器人替我們清理垃圾。面對糟糕的環境,許多機器人出現了損壞,只留下最後一個機器人——瓦力,進行著永無休止的工作,直到有一天,它開始擁有了自我意識,一邊處理垃圾一邊進行個人收藏,還和一隻蟑螂交了朋友......
圖片來源於網絡
同樣的環保主題,這部動畫片藉助了「科幻」這一對孩子而言極具吸引力的元素。這部片子裡既有與宏大主題相關的正面引導,也有輕鬆俏皮、易於孩子理解的對話,孩子們能通過理解主人公的故事引發共情,從而激起內心的環保意識。
溫馨提示:考慮到孩子的視覺發育還不完善,長時間的閱讀/觀影可能會造成負擔,每次15分鐘的節奏會比較合適——更正確的打開方式是,您陪同孩子一起閱讀/觀影,與他們共同討論,在增進親子關係的過程中收穫更多。期待您的行動!
深圳市福田區金生幼兒園招生啦!
我們將於2020年9月正式開學,歡迎2-6周歲兒童報名加入。
招生範圍:2-6周歲兒童,不限國籍和地區
開設班級: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