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離開家飛向異國之前,我想你可能已經聽到各種各樣的囑咐,而且主題不外乎努力學習,不要辜負父母的血汗錢,或者注意身體,自己好好照顧自己什麼的。興奮地期待著、幻想著未來的你恐怕已經有點「疲」了。姑姑我非常理解,因為20年前你姑姑我出國時,也是滿耳朵類似的叮嚀,基本上都是左耳進右耳出。
不過我還是忍不住加入嘮叨大合唱,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你一些忠告。
你的父母資助你赴遠方求學,是風險投資家,而且是不顧慮風險、不在乎投資期限的風險投資家,因為父母為了子女的未來總是不計付出,他們對子女的信心也是不可動搖的。在你的一生中,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碰到這麼為你奉獻的拉拉隊。什麼樣的回報才算是「不辜負」他們呢?獲得N個學位?找到高薪工作賺大錢?
這是你第一次真正離開父母羽翼的庇護,獨立處世行事。未來的幾年時間裡,是你的人格個性成型的關鍵階段。選擇出國留學,與選擇留在國內打拼奮鬥,兩者本身並沒有高下之分,不要因為自己可以出國念書就洋洋得意,自視甚高起來。這樣的結果常常是小事不屑做、大事做不來。而大事小事都不去經歷的話,你很難在處世行事方面有進步,你給父母的回報就無從談起,你在人生競爭的起點就輸了一大截。
不要聽說什麼專業好找工作就學什麼。你會發現,不管你在大學裡學習多少東西,到了實際工作中永遠是不夠用的。如果按照找工作實用的標準來評判的話,常春藤名校肯定輸給職業技術學校!人生其實是一場沒有標準答案的開卷考試,你背了多少公式都不一定有用,你查遍世上各種百科全書都無法找到你該怎麼做的現成答案,你學位比人家拿得多(學費交得也多)也不一定有優勢。學習的真諦不是積累很多「有用」的知識,而是培養自己處理不會、不懂或者不確定的事情的能力。這種能力是每個人的個人人力資產中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它不受外界事物變化的影響,別人搶不走、偷不掉,是個人成功的真正源泉。
如何培養自己的這種能力呢?你一定不要因為自己是學生,就把自己擺在單向從老師、教授、專家那裡接受教育的位置上。不管是什麼聖賢書,都要逼自己提出問題來。不要擔心自己的問題是「傻問題」,這其實是一個訓練自己獨立思考、促使自己開拓思路的過程。另外,學習的場所不應該局限於校園。生活這個課堂非常能鍛鍊人。你剛到一個陌生的地方,肯定會遇到很多「第一次」。迎著問題上,不要怕犯錯誤。其實很多東西都是通過犯錯誤才能領會得更深刻。
最後,作為一個女孩子,孤身在外,難免有畏難軟弱的時候。我無法預料到你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是在你想要放棄或者被捷徑誘惑時先想一想,你真的覺得你已經沒有IPO的潛力,而必須按照別人的條件退出嗎?
總之,你對你父母最好的回報就是讓他們從風險投資家的位置上退休。
希望你旅途順利!
(作者為註冊金融分析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