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跪在兒子面前,但兒子卻癱坐著,雙腿搭在椅子上,無動於衷地玩著手機,甚至還把媽媽下跪的樣子拍了下來,發朋友圈並配文「開心每一天」。
看到這,心裡很不是滋味。
毫無羞愧心的兒子固然可恨,拋棄尊嚴屈膝下跪的母親很可憐卻難以同情,若不是平時對兒子的百般溺愛,又怎麼能養出這樣無法無天的白眼狼。
能上演這麼一出震撼三觀的鬧劇,實屬悲劇。
更可悲的事,媽媽給孩子下跪的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
一位媽媽在公共場所給女兒下跪,只是為了全女兒好好讀書。
百善孝為先,父母對孩子毫無節制的愛,卻沒有換來孩子的感恩甚至是羞愧心,說到底,就是把孩子慣壞了。
01
寒門出「貴」子
富養真的能出「貴子」嗎?
這個回答看似是肯定的,李嘉誠的孩子就是現實中成功的案例。
李嘉誠雖然把兩個兒子都送去了名校就讀,但卻耳濡目染地教導他們節儉,上學擠電車,想要零花錢就自己去打工,去餐廳做服務生或者做其他雜活。
兒子畢業後沒有通過爸爸的關係進入公司上班,而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和多年的積累自主創業。
有多少家長抱著「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心態,就算家境不好,砸鍋賣鐵也要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別人家的孩子有最新的手機,自己的孩子也不能沒有;只要孩子成績好,家務勞動這些與學習無關的瑣事就不用他來動手體驗。
這種富養,富在物質,窮在精神。
並不富裕的普通家庭卻養出了好吃懶做的「富二代」。
2011年發生了一起留學生機場弒母案,在日本留學的汪某打電話找母親討要生活費無果,一氣之下坐飛機回國,在機場見到了接機的母親,從託運的行李裡掏出兩把尖刀對著母親身體的多個部位捅了9刀。
汪某在日本留學5年,母親每個月的收入大多都用來支付兒子留學所需的學費和生活費,到後來要四處借錢才能供兒子繼續上學。
而早已成年的汪某,完全有能力通過勤工儉學賺取生活費來減輕母親的負擔,卻心安理得地汲取。
上海有位48歲的環衛工人,每個月的工資幾千塊,而她那早已成家的女兒卻總是找她要錢,拿不到錢就當著街上陌生人的面辱罵母親。
甚至還有人為了讓父母滿足自己的物質欲望來以自殺相逼迫。
由簡入奢易,由奢入簡難。本該更懂人間疾苦的寒門子弟染上了「富二代」的陋習,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卻不體諒父母的不易,父母毫無節制的愛成了抹殺孩子道德的毒藥,這種富養還有必要嗎?
02
過度的嬌慣,愛也能變成刀
慣子如殺子,這句話說的很對。
有個四肢健全的23歲小夥子餓死在自己家裡。
小楊的父母雖然都是農民,但對兒子非常寵愛,小時候怕他走路摔跤,用擔子提著他出門。
別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到地裡幫父母幹農活,小楊的父母怕累著兒子,就讓他到處玩耍。
有人想通過好好讀書改變家境貧困的現狀,小楊覺得上學太累,索性輟學回家讓母親照料他的溫飽。
父親因病去世後,家裡的勞動力減半,母親想讓小楊分擔點農活,小楊不願去,脾氣上來了就打母親。
母親只好一人承擔家務和農活,但積勞成疾,在小楊18歲那年抱恙離世。
家裡的兩個柱子都倒了,小楊只能自己養自己。
他去工地給別人打工,嫌活太累,沒幹多久就跑回家了。
他到飯店當服務員,卻什麼也不想幹,反倒讓別人來服務他。
工作沒有出路,他就變賣家裡的所有值錢的東西,賣到家具都所剩無幾了,他又跑到村子裡當乞丐祈求村民們可憐他。
他的衣服髒了也不洗,穿到破破爛爛了就直接扔掉,就連大小便都直接在屋子裡挖個坑解決。
村民們看不下去了,給他送去食材,直到房門上的菜和肉都爛掉了他也不肯自己煮來吃,實在餓的不行了就再次出去乞討。
一個冬天,有人發現他好久沒出門遊蕩,就去他家裡看他。推開門看到小楊早已斷氣,全身僵硬倒在地上。
到底是誰害死了他?是他自己的懶惰成性,也是父母的嬌慣,讓他徹底喪失了獨立的能力。
如果不想把孩子撫養到老,就給他獨立生存的能力,而不是毫無保留的溺愛。
03
愛他,就請放他走
皮克斯動畫工作室製作了一條6分鐘的短片《鷸》。
海邊生存著一群鷸,其中有一隻小鷸每天都呆在鳥窩裡張著嘴等媽媽來投喂。
有一天,鷸媽媽沒有給它餵食,而是把食物放在地上,引誘它一步一步離開鳥窩。
小鷸一開始有點害怕,但還是跨出了舒適的鳥窩,跟著鷸群一起到海邊覓食。
沙灘上的食物都被撿走了,它站在原地有點不知所措,一個突如其來的海浪把他撲倒,它害怕地跑回了鳥窩。
媽媽想讓它出來覓食,它像從前那樣張著嘴等待投喂。
這一次,鷸媽媽卻轉身離開了。
飢餓的小鷸雖然很害怕海浪,但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再次邁出去。
每次它剛要撿起食物,海浪就來了,它只能匆匆跑開。
浪潮褪去,站在遠處的它發現幾隻寄居蟹從沙子裡露出頭來沿著海邊爬行,浪來了就停下來把頭埋進沙子裡。
小鷸模仿它們埋進沙子裡面對浪潮的衝擊,它發現迎面而來的海浪並不是那麼可怕,還帶來了大量豐盛的食物。
它高興地撿起一個最大的貝殼去到媽媽面前展示,從此它也能和其他鷸一樣自己去覓食。
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保護不是最好的表達方式。
孩子成長總是磕磕碰碰,父母該做的,是狠下心來推他們一把,讓他們走出舒適地帶,勇敢地面對磨難,去探索未知的世界。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