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2020-07-24 育兒新理念

孩子被批後沉默好不好?這兩種情況說明情商高,今後會有大出息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少不了犯一些錯,而這些錯誤有大有點,有輕有重。可不管是什麼錯誤,都少不了家長們的批評。可由於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孩子被批評之後的反應也不同,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如果批評不當的話,會導致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此前有一朋友就分享過真實的案例,她的孩子有一天放學因為貪玩,所以到家很晚,由於那個時候手機還沒有流行起來,導致家長們聯繫不到孩子的情況。可孩子到家之後,我這個朋友也是一個暴脾氣,就批評了孩子幾句,還用上了棍棒教育。即便孩子認錯了,她依舊是不依不饒的批評孩子,勢必要讓他知道回家晚的壞處。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粗暴式的教育往往會有適得其反的效果)

此前在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第六季裡面的楊爍就是一位嚴厲的父親,對待兒子的時候沒有一絲的寬容,結果引發了網友的批評。後來楊爍自己也承認,自己跟兒子相處的時間不同,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也進行了一番檢討。可見明星也是需要去學習如何教育孩子的。當然如果有以下幾點的話,那麼說明家長的教育是正確的。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孩子被批評後通常會這三個反應,中了兩條就該高興

第一、認錯

有些孩子性格本來也不好,當遇到家長批評的時候,他們會進行爭辯或者是吵鬧,可有些孩子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認錯。孩子要是認錯的話是一種好事,說明他已經知道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屬於一點就明白的情況。這種自我反省的態度等到孩子長大之後會給他提供很多幫助,讓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找自己的原因而不是找外界的原因,是一種情商智商高的表現。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有些孩子雖然要自我認錯,可是時間長了之後會養成自卑的性格。長大之後甚至會養成討好別人的性格,這個時候家長需要做的就是提升孩子的自信心。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情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

第二、被批評之後依舊樂觀。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被批評之後會選擇悶悶不樂,這會增加孩子的自卑心理,不過也有一些孩子屬於樂觀派,任憑家長對他們的批評再嚴厲,也不會有悶悶不樂的情況,反而會逗爸媽開心。從孩子的角度來說,他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錯誤,下次不會再犯了。對於爸媽的嚴厲他也不會放在心上,是一種情商極高的表現。等到孩子長大之後,面對一些突發事件的時候,他也能夠做到處事不驚,如果你的孩子有這樣的現象,就需要額外注意了。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一個人情商的組成部分)

第三、與父母爭辯。

由於目前的家長都很寵愛孩子,並且還是從小很寵愛,當這些孩子被批評之後,往往不會低頭認錯,反而會跟父母爭辯起來。甚至可能說得有理有據的,別以為這樣的現象不好,其實從孩子的角度來說,這樣的孩子未來更有面對困難的勇氣。

因為在這類孩子看來,父母們的批評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次危機,面對危機的時候他們會選擇迎難而上,長大之後這些孩子面對任何困難的時候就不會退縮。所以當孩子跟你一起爭辯的時候,也不要跟他對著幹,還是要通過講道理來進行批評。只有將他們說服了,才是真正聽進去了,今後也不會再犯錯了。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孩子是否情商高,父母需要言傳身教

以上說的這種情況都是孩子已經到了一定年紀之後表現出來的情商高,但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做到這種程度。大部分的孩子被批評後的反應是悶悶不樂的,所以需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這就跟家長們的教育有關係了。現在的家庭很多是寵愛式教育,這種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孩子造成依賴的心理,家長們需要改變一種態度。不要任何事情都讓自己的來做,更多的是讓孩子來動手,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不僅習慣好了,家長也會很省心,一定程度上比學習成績更加重要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學習成績和行為習慣的優秀率)

當孩子習慣好了之後,就需要培養孩子感恩的態度,平時可以給孩子講一些感恩的故事,讓他知道如何為他人著想。這個階段也是孩子培養情商的最佳時機,父母們是對孩子影響最大的人,當孩子在培養情商的時候,父母們也需要言傳身教,把自己的情商也給培養起來,這樣孩子的情商就會越來越高了。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如果你的孩子被批後有這些反應,說明你的孩子心理已受傷害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在被批評之後表現出以上的情況,每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如果這些反應的話,家長也需要重視起來。

第一、孩子很恐懼,當孩子有這類情緒的時候,一方面說明他知道錯了,另一方面也說明孩子的心理受到了刺激,如果繼續批評孩子的話,那可能會造成情緒崩潰,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創傷。此時的家長需要及時停止批評,給孩子更多的安慰。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第二、找東西撒氣。一般情況下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會拿一些玩具來撒氣,看似不經意的舉動,其實很可能造成孩子的性格變得暴躁,他或許不會怪你批評了他,而是拿其他事物來發洩自己的情緒,長此以往,孩子長大之後會養成暴怒的性格,家長們這個時候也應該及時安慰才行。

批評孩子不要緊,但這種反應很危險,家長需要及時安慰

總之,批評孩子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觀察他被批評後的反應,也是對孩子此前教育的一次打分,人人都希望孩子培養出高情商。當今社會情商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可&34;這句話一點也不假。想要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那麼父母們需要從自身做起,用言傳身教的方式才能夠給孩子提供正確的引導,情商自然就培養起來了。

相關焦點

  • 孩子被家長打後的反應,其中2種是孩子在「求救」,家長及時收手
    如果有些家長使用的暴力還比較強烈的話,孩子可能被打得哇哇叫到處跑,這是幼年期孩子被打罵後常見的反應。如果孩子是這種反應,有三種可能性:要麼是平時被家長打皮了;要麼就是家長屬於「雷聲大雨點小」的類型,讓孩子感覺不到威嚴;要麼就是孩子不怕家長。面對家長的打罵,面不改色,清醒地回答家長的各種質問有一種孩子在面對家長的打罵時,能夠做到面不改色。
  • 批評教育的五大雷區:你批評孩子的方式真的對嗎?
    被媽媽批評的小女孩大量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是不經思索,沒有原則更沒有方法的,他們想批評就批評,想什麼時候批評就什麼時候批評。反正他們的批評最終總結成一句:我是為你好。最後造就了一大批低自尊的孩子,長大後,低水平的自尊產生低水平的自我保護,一輩子就沉淪於自我安慰,比如孔乙己。可悲又可嘆。二、善於批評的父母,能做到五個關鍵點:1、批評尊重客觀事實,不與道德掛鈎。當批評孩子的行為變成道德評價之後,孩子的自尊會降低。
  • 孩子犯錯時,家長怎樣批評才有效?睿智燈塔說可以試試這幾個方法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或多或少都會犯一些錯誤,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可是當孩子犯錯後,如何批評教育孩子,成了很多家長的疑惑。這不睿智燈塔的一位王媽媽就向我諮詢,她說,前段時間看了一篇育兒文章,文章裡寫到「父母不要隨意批評孩子,父母的隨意批評會損傷孩子自尊心,傷害孩子自信心,甚至會形成孩子自暴自棄的偏激性格。
  • 批評孩子的6個小技巧:家長這樣做,孩子聽了才會改!
    教育孩子時,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疑惑:孩子犯錯就該批評,可怎麼批評,孩子才能聽進去、才能接受並改正呢?今天這篇文章,給各位家長分享6個正確批評孩子的小技巧,趕緊往下看吧!5批評時不要打罵孩子一些家長,批評孩子時總帶著怒氣,甚至還會打罵、冷暴力。這種語言或肢體上的暴力,或許能讓孩子乖乖就範。然課你有沒有想過,孩子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錯誤,他們只是屈服於大人的權威?
  • 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
    以前每個家庭有3.4個孩子,家長不會去特別照顧某個孩子的情緒,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一家N口人,都圍繞著孩子生活,孩子的成長環境發生了變化,必然教育方式也需要改變。我們在強調給孩子挫折教育的同時,也一定要注意採用正確的方法批評孩子,避語言暴力傷害了孩子!
  • 學會這個批評孩子的小技巧,保證讓孩子改錯,進步,不逆反
    今天我想重點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正確有效的批評孩子,說到批評孩子,我相信這是每個家長都不太想面對的,畢竟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不犯錯誤。但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當中又難免不犯錯誤。幾乎每個孩子都是在不斷地犯錯誤,然後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成熟起來的。當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就需要受到批評教育,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也是家長義不容辭的職責和使命,更是家庭教育必須要承擔的責任。
  • 批評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
    家庭教育中一個常態:在孩子犯了錯誤後,家長的第一做法就是嚴厲的批評。直觀看這個行為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細想就會有一些問題的存在,比如孩子並不認可家長批評的內容,會對家長的行為進行反抗,做出頂撞或者拒絕溝通的行為。這個時候,家長們是否想過,自己有不妥的地方,或者方法用的不對呢?這種情況下,如何做才能讓效果變得好一些?
  • 孩子犯錯,16個正確批評的小技巧,建議老師家長收藏
    04批評孩子注意場合家長批評孩子最好單獨進行, 不應該在公開場合,比如公共場所、當著孩子同學或朋友的面、當著眾多親朋的面。05批評時別翻舊帳本來一個很小的錯誤,偏要延伸到其他事情上。這樣的批評只會讓孩子對你抵抗,甚至不承認錯誤。
  • 「乾貨」家長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
    那麼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家長如何表揚和批評?1、首先為什麼孩子需要表揚?a) 巴奴姆效應親愛的讀者,我們未曾謀面,但有遙測能力的我卻能說出你的性格脾氣,你信不信?!你是一個非常非常需要別人好評的人,你希望有人喜歡你、欣賞你,但你對自己的種種情況還不甚滿意。
  • 孩子在學校被老師批評,家長要這樣去引導,及時調整好孩子的情緒
    可即使是這樣的好老師,有的時候和孩子之間也會出現一種不平衡的關係,有些孩子回家會和父母訴苦,在學校裡被老師批評了,甚至不想去上學了,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怎麼辦呢?鄰居家的孩子,在運動會前夕,突然間不想去上學了,父母在了解之下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孩子的體操做的不符合規範,因此,老師就批評了孩子,孩子覺得十分委屈,不僅不想參加運動會,而且不想去上學,更討厭的是這個批評過他的老師,而且只要提起這件事情,孩子就會流淚。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怎麼辦呢?
  • 如果孩子被罵後是這3種反應,父母趕緊停止,孩子反應很危險
    孩子被罵後這3種反應很危險1.孩子極度沉默有的孩子在被父母批評的時候一言不發,全程都保持著一種沉默的狀態,不管父母提出什麼樣的問題,孩子也沒有任何的反應。這種反抗不一定是實施在父母身上的,還有可能是反饋在孩子自己身上,孩子可能會通過自殘的方式來懲罰父母。2.孩子不斷道歉與沉默的孩子形成鮮明對比的另一種孩子,他們會在被批評的時候不斷向父母抱歉。
  • 打了人的孩子,需要不需要安慰?
    ,總有一些時候,他會因為與同伴相處不順利而不開心。他說,他朋友不讓別的孩子和他一起玩。有時候,語言會產生暴力。但是,語言暴力不容易被發現,肢體上的暴力就非常明顯了。而且,我們永遠是在安慰會哭的孩子,忽視生氣的孩子。這次,大壯媽說她頂住壓力,哪怕別人說她不是個好媽媽,哪怕有人說她「慈母多敗兒」,她也忍住沒有先去安慰被打的那個孩子。其實當她安慰完自己孩子之後,她也不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辦了。就
  • 孩子不願接受批評,家長要會「建設性批評」,讓孩子心悅誠服
    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免除不了批評,就算孩子乖巧,可是人都會有事物的時候,孩子總會有犯錯的時候,需要家長及時地指出來,以便於孩子能改正自己錯誤的行為和做法。家長對孩子的批評,出發點就是為了孩子好,想要孩子能朝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很多孩子一旦聽到家長的批評就十分牴觸,根本聽不進去。
  • 批評孩子時最容易踩的10大雷區,家長及時避免,孩子不再叛逆!
    引言:這個周末,剛吃過午飯,我在書房正準備寫篇文章,聽著寶媽跟孩子在客廳吵了起來。原因是孩子未及時關注網上老師批改的作業,造成沒能及時修改後重新上傳。就聽寶媽對孩子嚴詞批評到:「你看你,又沒有及時完成,最近學習積極性太差了」。孩子解釋說忘記了,寶媽聽了後更上火了,說道:「學習怎麼能忘記?別的東西怎麼沒見的你忘記?
  • 如何正確地批評孩子?家長學會這三招,讓孩子更好地接受批評
    1.不要數罪併罰批評孩子的時候,家長需要注意不要數罪併罰,只針對孩子當下的錯誤行為進行批評。而不是翻舊帳,把過去的錯誤翻出來再批評一遍。這種方式容易讓孩子心理承擔過多壓力,而且會覺得家長厭煩,產生牴觸情緒。
  • 孩子鬧情緒,家長的不及時「幫助」就是幫助
    本文於2019年10月28日發布於該頭條作者運營的微信公眾號:海普思青少年身心提升訓練中心有家長問:「孩子被老師批評後心情不好,家長應該怎麼辦?」這樣的假設還有一個隱含的暗示—— 「我的孩子是沒有能力面對這件事情的,需要我來幫助他。」在這樣的暗示下成長的孩子,哪裡會有自信和能力呢?
  • 孩子有這兩個異常反應,可能是甲醛中毒了,家長要及時帶娃就醫
    導讀:當孩子有這兩個異常反應,可能是甲醛中毒了,家長要及時帶娃就醫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長興新聞網丨怎樣表揚和批評孩子
    家長又該如何具體地去平衡批評和表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對於0~6歲的孩子,需要注意幾點,首先,家長不需要非常頻繁地一直表揚。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在孩子0~6歲這個年齡段,家長非常喜歡和寵愛孩子,看到孩子就會情不自禁地誇獎「你真棒」「你太能幹了」「你好聰明」等話語,家長鼓勵孩子是對的,但是還需要掌握一個度,要避免時刻不停地誇孩子。那麼,適當的誇獎應該在何時?
  • 孩子總是不肯接受批評,家長先別急,嘗試「建設性批評」或許有用
    在生活中有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怨言,為什麼自己已經教導孩子多次,但孩子仍然不聽?孩子屢教不改的原因有很多,在理清原因之後,家長更應該明白改進方法才是根本。也許建設性批評能夠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不知你了解過沒有?
  • 都在教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可家長知道如何批評孩子嗎?
    合理的批評有助於孩子更全面地認識自己,形成堅強的性格,培養耐挫力。但批評不當,也會傷害孩子,家長需要掌握合適的時機和方式。父母在氣急攻心時,情緒總是難以控制,口不擇言,但這種延伸到人格的批評不僅達不到目的,還會貶低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因此,批評孩子要就事論事,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並幫助他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