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氣溫又降
很多小夥伴回家
都選擇喝碗熱乎乎的湯
一口下肚
真是幸福的感覺
湯的品類五花八門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
雞湯魚湯骨頭湯
算得上是「心頭好」了
但很多人卻不知道
自己喝湯的方法上
存在不少「誤區」
甚至不利於身體健康
今天科科就帶大家來看一下~
雞湯、魚湯、骨頭湯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可以用同類同等量的食材的可食用部分的多少來評判其營養價值的高低。換句話說,如果是同等重量的食材熬煮的湯,不能吃的部分越少其營養價值越高。
從上述的說法可知,雞湯、魚湯、骨頭湯中,魚湯的營養價值更高些。因為三者相比,魚刺的分量最少,雞湯中等,而骨頭湯排最後一名。
2
雞湯、魚湯、骨頭湯多喝無益?
雞湯、魚湯、骨頭湯無論是哪一種湯,經過長時間的熬煮,湯裡都會有被溶解的一些成分,比如脂肪、維生素、胺基酸和少量的無機鹽。過長的熬湯時間則會出現嘌呤含量增加,若是喝了過多的湯,甚至會導致高尿酸症,十分不利於痛風病人的病情。
實際上大量喝湯會影響身體對其他食物的攝入,造成其他營養成分的攝入不足,尤其對於幼兒、年紀大的老人和胃腸道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群來說,大量喝湯會影響身體的健康狀況。
總結來說,如果大量喝湯的話,弊是大於利的。
3
湯和肉哪個更有營養價值?
很多人會覺得熬煮都無法溶進湯裡的物質並沒有營養價值,喝湯比吃「渣」好,有些人甚至不吃「肉渣」,覺得它並不容易被身體消化,索性只喝湯。
科學檢測證明,事實上湯裡的營養素含量最多也就10—15%左右,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中的高,而食物的大部分營養素反而在肉裡面,尤其是優質的蛋白質、鐵鈣等。所以,一部分人選擇不吃肉只喝湯,反而會導致營養素攝入不均衡,同時也是對食物的一種浪費。
4
還有哪些喝湯的誤區?
誤區一:骨頭湯補鈣
一項骨湯研究表明:160克骨湯中,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的糖類佔比僅僅0.5%,而剩下的99.5%都是水。因此,很多人認為的骨頭湯補鈣並不正確。
雖說人體和動物體內的鈣確實99%都儲存在骨頭裡,但想通過簡單的水煮就溶出骨頭裡的鈣不可能的,因為鈣並不溶於水,骨頭湯裡的鈣更是少得可憐。
想要補鈣,應該優先選擇牛奶,綠葉蔬菜、豆類及堅果。此外,雖然蝦皮和芝麻醬中的含鈣量很高,但在人們的日常膳食的食用頻率和量上來說較低。對於中國人的鈣的生理需求來說,每天喝300ml的牛奶,基本就可以滿足了。
誤區二:湯汁越濃越白營養價值越高
湯呈現出濃白色是因為從肉中水溶進湯裡的脂肪球被分子包裹,即脂肪被乳化。脂肪變成小顆粒,不能凝聚在一起,進而形成穩定的脂肪球的均勻分布在水裡。
通常脂肪越多,湯就會越白,所以我們喝的奶白色的濃湯,其實喝進去的是高濃度的脂肪,這種濃湯不適合三高和超重肥胖人群。
誤區三:對於老人、幼兒,湯泡飯更營養
不少人認為,咀嚼、胃腸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和不愛吃飯的幼兒很適合以湯泡飯的飲食方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湯泡飯會導致胃動力不足,長此以往,會引發胃病,進一步影響自主吃飯和消化能力。
誤區四:趁熱喝湯
生活中,人們有趁熱吃飯的習慣,尤其是喝熱湯。而湯涼了之前喝掉湯,就必然會加快吃飯速度。
延長吃飯的時間,不僅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而且可以提前產生飽腹的感覺,緩慢提升血糖。
喝湯也是如此,喝湯速度太快,大腦來不及收到飽的信息,等意識到飽的時候,已經吃了過量的食物,由此導致能量過剩,不利於體重的控制。
來源:科普蘇州
【來源:新津科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