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2"熱播"舌尖體"網絡躥紅 引發網友造句熱潮

2020-12-16 華夏經緯網

     近年來,「甄嬛體」等網絡文體層出不窮,而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舌尖體」也在網上迅速躥紅,引發了網友們的造句熱潮。普通的食物經過「舌尖體」洗禮後,瞬間變高大上。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網友們的造句。

    普通食物經洗禮 瞬間高大上

    @巴喬-徐:水煎包,魯北平原的一種傳統美食。平鍋加油放入包子,生煎稍許,澆上調製好的麵漿,鍋底的熱油與麵漿激烈地碰撞,演奏著美妙的交響。這裡有雪白與金黃對人們視覺的衝擊,也有發麵的甜柔與油煎的酥脆在嘴裡不斷反覆地回味。矛盾在一個小小的包子上和諧的存在。

    舌尖體:「瓜子,無疑是太陽和向日葵的愛情結晶,唇齒與手指的默契配合,讓這溫暖熱情的果仁瞬間迸出又隨即粉碎,只留下質樸的香氣和空虛的果殼。」

    @喵喵煮酒:疙瘩湯,把西紅柿切碎下鍋翻炒,化為濃鬱鮮香的番茄汁,普通的麵粉加水輕輕一攪,變成雪粒一樣細膩潔白的小疙瘩,與紅蕃茄、綠蔥段、黃蛋花默契配合,造就了軟糯鮮香的非凡味道,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充分補充家人所需。在工作的匆匆腳步之餘,這一碗代代心傳的疙瘩湯,恐怕是最普通又最美好的家常滋味。

    舌尖體說生活瑣事 文藝範兒十足

    網友@弗堡堡收到消息說「舌尖上的中國」攝製團隊進了北大,這條微博下出現了一條舌尖體評論稱:「智慧的北大人知道,即使一街之隔的兩地,孕育出的食物,味道也是截然不同的。憑藉對美食本能的直覺,每個周末,北大人都會穿過中關村北大街,來到散布在十九座食堂中的清華園。」

    一句話概括:北大學子周末時喜歡去清華園食堂吃飯。

    @飛魅:來自河南的小王今天起的特別早。在濱湖某售樓部當保安的他,走出城中村出租屋的門,巷口的蛋餅攤是他解決早飯的地方。寡淡的麵粉與濃厚的蛋液相溶,與菜籽油一起激發出高額的卡路裡,帶給他一天的活力。小王為了女友的學業來合肥工作已經五年,期間從未回家。家,對他而言,就是麵粉的味道。

    一句話概括:河南人小王為女友來湖濱工作,5年未回家。

    股民自創「舌尖體」諷刺A股

    有才的股民自創「舌尖體」進行自嘲,詼諧幽默的語言令人哭笑不得。「收盤了,股民小劉起身合上電腦,用滾燙的開水為自己泡製一碗騰著熱氣的老壇酸菜面。中國的股民更偏愛拉上窗簾,在黑暗中享受這獨特的美食。江浙一帶的股民口味清淡,他們往往不加料包,由臉頰自然淌下的熱淚補充恰當的鹽分。他們相信,用這種方式,能夠抹平買在頂部和賣在底部帶來的大部分憂傷。」(易瀟)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楊馥戎

相關焦點

  • 舌尖2熱播舌尖體網絡躥紅 引發網友造句熱潮(圖)
    人民網北京5月15日電(易瀟)近年來,「甄嬛體」等網絡文體層出不窮,而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舌尖體」也在網上迅速躥紅,引發了網友們的造句熱潮。普通的食物經過「舌尖體」洗禮後,瞬間變高大上。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網友們的造句。
  • 「舌尖體」掀唯美造句潮 湖北網友創熱乾麵神作
    如果沒有參與當下流行的「舌尖體」造句狂歡 ,很少有人明白,這段文字是在描述「洗碗」。近日,隨著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眾多觀眾和網友在欣賞各種美食之餘,對其華麗的解說詞也爭相模仿,使「舌尖體」在網上迅速躥紅,某論壇甚至發起了「舌尖體」造句大賽,網友們直呼「完全停不下來」。
  • 《舌尖2》熱播捧紅「舌尖體」 股民造句自嘲【2】
    「舌尖體」之舌尖上的日常食物 包子、饅頭、油條,最普通的中國式早點;大白菜、蘿蔔條、芝麻醬,最簡單的廚房食材。這些平日見到、吃到「麻木」的東西,經過《舌尖上的中國》解說詞(簡稱「舌尖體」)全新打造,頓時就升華成了「閃閃發亮的文化和鄉愁」啊。
  • 網友集體模仿"舌尖體"解說詞 掀起草根文化狂歡
    如果你沒有看過當下話題性極高的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你一定不會明白,這兩段文藝範十足的文字換成了大白話,其實就是「嗑瓜子」和「曬魚乾」的意思。近日,這套正在熱播的美食紀錄片,不僅讓吃貨們口水直流,其中那華麗的解說詞更是引發了新一波的造句模仿潮流,「舌尖體」悄然走紅網絡。5月24日,針對網絡體被人們熱捧的現象,記者採訪了語言文字專家和熱衷於這些網絡體的年輕人。
  • 《舌尖2》被指"狗血" 股民掀"舌尖體"造句大賽
    《舌尖2》被指情節「狗血」成「故事會」 股民推「舌尖上的股市」造句大賽自嘲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自播出以來備受關注。但與此同時,這部曾風靡全國的品牌佳作,也因內容淡化美食、側重人物故事令一些觀眾感到失望。
  • 「沈從文體」引造句熱潮 網友調侃可做婚禮開場白
    近日,沈從文《邊城》裡面的經典名言,經韓寒微博引用之後爆紅網絡,引發新一輪「沈從文體」造句熱潮。  網友紛紛以「我……,過……,過……,卻只……」的格式造句,學生、上班族、文藝範兒、苦逼青年等紛紛撰文,仿若沈從文附體,網友們在發揮想像力的同時,也玩了一把自嘲式的幽默。
  • 《舌尖2》熱播 股民造句「舌尖上的股市」自嘲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自播出以來備受關注。但與此同時,也因內容淡化美食、側重人物故事令一些觀眾感到失望。其中一集《家常》還講述了一段母女背井離鄉學琴的故事,被網友吐槽其狗血。
  • 海外"我為祖國體"爆紅網絡 引發網友跟風造句熱潮
    海報沒有透露發布者信息,網友紛紛猜測是誰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告白,感恩抗戰勝利70周年放假一天。同時網絡上也掀起一股「我為祖國體」的造句潮流,祖國為我們放了假,我們為祖國做點啥?很有意思。「我為祖國體」的爆紅,不僅跟中華兒女們的愛國之情分不開關係,社交媒體的裂變傳播屬性也在發揮著其不可小覷的作用,當然,如今,這句話火了,自然就有各種不同的解讀:有網友抒情說,通過我為祖國做點啥,便知道祖國有多偉大,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了。還有網友說,剛好國慶大閱兵,正是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中國動態的時候,這個時候為祖國做點啥,倒是真正的應景了。
  • 「舌尖體」網絡走紅:以動人語句描述做蛋炒飯
    隨著《舌尖2》的熱播,不僅吃貨們看得口水直流,其中高大上的解說詞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爭相效仿。上周,揚子晚報官方微信發起了邀請微友用「舌尖體」造句的活動,微友們紛紛踴躍參與,搞笑版、鄉愁版、言情版、廣告版……各種版本的「舌尖體」,讓小編十分佩服微友們的才華橫溢。
  • 網絡語文更新快:"千萬別報體"、"舌尖體"走紅
    網絡文體是「集體的狂歡」  這幾年網際網路上各種新銳文體你方唱罷我登場,「舌尖體」不是第一個,肯定也不是最後一個。、超級有愛的「淘寶體」,此外,還有「紅樓體」、「德綱體」、「方陣體」,「HOLD住體」、「私奔體」、「腦殘體」、「紡紗體」、「藍精靈體」、「高鐵體」、「見或不見體」、「膝蓋中箭體」、「沒砍死你體」……  這一場場此伏彼起的「全民造句」,通常是源於一個突發奇想的帖子、一次集體惡搞或者是一個熱點事件,用幾十字上百字的語段套用固定句式來調侃自己的職業和生活,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或呼喚社會良知的回歸
  • [毒舌遙控器]"舌尖體"造句大賽:有話偏不好好說
    《舌尖2》已進入尾聲。儘管頻頻陷入偏題、鏡頭造假等爭議,但片中充滿文藝範的解說詞依然受到網友的追捧,從油條、饅頭、水煎包這些再平常不過的食物,到嗑瓜子、洗碗這些日常小事,甚至高考、霧霾、飛機延誤、炒股這些時事熱點,經過「舌尖體」的修飾,都變得高深莫測起來。
  • 《舌尖上的英國》走紅 網友:該叫"舌尖上的土豆"
    ■天府早報記者雍鈴子  時下,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正在大肆撞擊著中國人的味蕾,地球另一邊的英國人也沒閒著:兩名英國男子看 《舌尖上的中國》產生靈感拍攝了短片《舌尖上的英國》。不過該短片並沒有如中國版 《舌尖》一樣呈現琳琅滿目的美食,絕對主角只有土豆。然而讓人意外的是,兩個英國人「自黑」得相當成功,該短片迅速爆紅於網絡,受到全球網友熱捧。  舌尖上的土豆紅了  「正如中國一樣,肉類,還有魚,在英國是非常受歡迎的。但為了讓肉和魚的味道更特別,其它佐料便是必不可少的。在英國只有這麼一味特別的佐料——土豆。」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然而,記者了解到,由於各大電商已經藉機推出「舌尖主題營銷」,推出片中食材促銷活動,令曾經默默無聞的各路美食在一夜之間銷售上千件,彌補了吃貨遺憾的同時,也令商家賺到盤滿缽滿。
  • 2012熱辣懵懂輪番上演 「屌絲」莫名其妙躥紅
    全民造句風行網絡  曉松體、甄嬛體、倒寫體、舌尖體、切糕體、瑪雅體……親,你還能hold住麼?2012年,幾乎每個月網上都會橫空出世一種全新文體,有才和熱愛消遣的網民們,總會瞬時跟風掀起一股全民造句的風潮。  「方才看到一道數學題,出法極是詭異,私心想著若是這題讓你來做,定可增加公式熟練度,對你的數學必是極好的。」
  • 賣萌伸舌頭+剪刀手 「舌2體」成最IN自拍姿勢(圖)
    賣萌伸舌頭+剪刀手的「舌2體」躥紅網絡,成為時下最IN的自拍姿勢。日前央視爆出了《舌尖上的中國2》搶先片花,一閃即逝的珍貴鏡頭,吊足了網友胃口。為慶祝《舌尖上的中國2》開拍,杭州某公司內部員工曬出搞怪姿勢,卻意外在網絡上迅速走紅,引發大規模網友模仿熱潮。
  • 舌尖上的泡麵導演:泡麵是大學飲食文化(組圖)
    熟悉的「舌尖」音樂,熟悉的「舌尖」臺詞,《泡麵篇》主人公「尼瑪坤爺」早早起床為室友準備一份豐富的早餐——泡麵。  炮製泡麵時,主人公恨不得做出「滿漢全席」的味道:先加入枸杞、甘草、玫瑰三種香料熬製美味「頭湯」,浸泡麵餅3分鐘後,再加上皮蛋和少量的葡萄酒。「方便麵好咯!」喊上一句地道的四川話,一鍋美味絕倫的面就製成了。  近日,一段模仿「舌尖」的《泡麵篇》在網絡躥紅。
  • 網絡文體備受追捧 網友模仿「辜負體」造句
    這幾天,明星夫婦文章、馬伊琍面對「出軌門」的一長一短的回應,被聰慧的網友編成「文章辜負體」和「且行且珍惜體」,瞬間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泛濫。曾幾何時,「甄嬛體」隨著《後宮甄環轉》的熱播而被廣大網友競相模仿,不少觀眾張口便是「本宮」,描述事物也代以「極好」、「真真」等詞,一時間,「甄嬛體」紅遍網絡。為什麼越來越多的網絡文體迅速走下神壇,成為生活「文本」?
  • 大學生村官拍《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
    昨天,有網友報料,一段主題為《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的視頻在朋友圈流傳,引發不少高郵人對家鄉味道的想念。記者了解到,這段視頻共6分25秒,由高郵的一群大學生村官自編自導自演,希望通過最日常的視角展現高郵人心中的高郵面。點擊量3萬多《舌尖上的高郵陽春麵》躥紅「高郵醬油麵出紀錄片啦!」
  • 網友模仿"沈從文體"造句 吐槽減肥引網友共鳴
    (記者 龔力 實習生 唐文培 3月20日11:10報導)「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19日,沈從文《邊城》裡面經典的名言,經韓寒微博引用之後爆紅網絡,引發了新一輪「沈從文體」造句熱潮。
  • 盤點《舌尖3》捧紅的美食!手繪菜譜讓你成為「舌尖系大廚」!
    第一集——捧紅一口鍋《舌尖3》第一集就捧紅了一口鍋,首集節目名為《器》,以廚房「器具」為主題。鍋的內壁經過鍛打形成了內弧,食材在翻勺時從鍋體自然內翻,不會產生外拋,煎轉出的黃花魚,外表酥脆而肉質細嫩,入口即化。媽媽粉瞬間被炒雞蛋不粘鍋、還能用來照鏡子的章丘鐵鍋種草,人們再次認識到傳統鐵鍋的魅力!銷量上漲六千倍,一時「洛陽紙貴,章丘無鍋」,某寶還給出了開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