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網消息 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今日宣布在上海新興便利店品牌24鮮上線無人收銀技術。消費者只要打開支付寶,掃一掃想要購買的商品的條形碼,就可以自助提交訂單完成支付。離開時只需向店員出示訂單明細即可。
口碑自助結帳項目負責人黃之均表示,當下熱炒的無人零售概念幾乎都聚焦在如何顛覆舊門店,再造新門店。而口碑著眼的是存量市場——國內上百萬線下商超、便利店的改造。「無人零售仍是未來,但零售數位化時代已然開啟。我們在關注前沿科技的同時,也應該注意到國內還有70%的零售、餐飲門店沒有完整的信息化系統,甚至沒有最基本的收銀軟體。」
首批上線口碑無人收銀技術的24鮮門店共有三家,分別為上海金陵東路店、金匯南路店和仙霞路店。據介紹,購物的流程跟網購相似:選擇想要的商品——打開支付寶口碑自助結帳功能,掃描商品條形碼——加入電子購物車,提交訂單完成支付——出示訂單明細,離開門店。
相對於自助結帳機、智能購物車、手持掃描儀等解決方案,口碑的無人收銀技術是直接取代收銀機的輕模式,沒有硬體設備的剛性要求。在門店前端,口碑的無人收銀技術不需要對門店做過多的改造,只需要超市便利店給出一條專門的收銀通道或者安排一個店員抽檢即可。目前,口碑的無人收銀技術正免費向零售商開放。
黃之均表示,口碑自助結帳功能的入口在口碑碼上,顧客掃描口碑碼進入商家的口碑店鋪以後,才能啟用自助結帳功能。這個設置可以幫助門店把營銷推廣活動前置,讓顧客在掃碼時能了解門店正在促銷的商品、舉辦的活動,強化消費引導。下一步,口碑還將打通會員管理體系,把積分、集點等功能引進到無人收銀的整體行業解決方案中。
9月1日,「21世紀·學而思網校杯」全國中小學生英語風採大賽暨關島旅遊文化節正式開啟。大賽將「人工智慧」技術引入了全國性英語賽事。
聯合主辦方學而思網校專門組建了一支由人工智慧和英語教研領域精英組成的團隊,建立起基於大數據的語音測評深度模型,作為此次全國大賽的重要考評工具。據悉,本次大賽除全國總決賽外全部通過網絡進行,這也是全國性英語賽事的一個重大突破。
據學而思網校技術總監介紹,大賽中使用的語音測評技術建立在大數據的基礎之上。人工智慧組的技術人員基於學而思網校多年的語料庫和課程數據沉澱,建立了標準的深度語音測評模型,甚至可以實時向學員反饋每個音素、單詞和句子的得分;除此之外,技術人員還專門針對K12學員進行了語音測評系統的優化。
重慶法院系統運用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探索在信用卡糾紛案件中打造「類型化案件智能審判平臺」,試點4個月來,共受理信用卡糾紛案件4589件,案件平均立案時間縮短到10分鐘以內,平均審理時間縮短27.26天。
據重慶市高級法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位於重慶市渝中區和江北區的兩家法院受理信用卡糾紛案件數量不斷增加,人案矛盾較為突出。基於信用卡糾紛案件的事實相對較為具體、法律關係相對較為單一,案件審理過程簡單等情況,重慶市高院於今年4月率先在兩家法院試點構建金融糾紛案件和信用卡糾紛案件智審平臺,探索人力和科技深度融合的司法運行新模式。
據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了解,目前正在試點的「類型化案件智能審判平臺」已具備批量網上立案、智能審理裁判、深度運用數據、規範監督管理等四大功能。在平臺的前期建設中,還邀請到一線法官和當事人深度參與研發過程,聽取並採納了相關意見。
重慶市渝中區人民法院金融審判庭信用卡專辦團隊成員呂榮榮表示,「智審平臺」的運用節約了時間,提升了效率,已成為一線法官不可替代的好幫手。
目前,重慶法院正將「類案智審平臺」應用推廣到工傷認定案件、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等更多領域。
9月4日,北京侶程科技在北京召開發布會,並發布了一款叫做「Ai導遊」的應用,人類導遊的飯碗似乎也已經快不保了。
據介紹,Ai導遊具有三個核心功能:智能講解、智能對話、個性化導遊。
智能講解:「Ai導遊」可以替代人類導遊給你講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歷史典故等等,這是基於用戶地理位置實現的。
智能對話:「Ai導遊」可以回答用戶在旅行過程中遇見的關於吃、住、行、遊、購、娛的各種問題,從而使得用戶即使身處陌生城市也不至於感到陌生。
個性化導遊:「Ai導遊」提供不同語言風格的個性化導遊機器人服務,不管是老炮兒還是小天才風格,其都能滿足你。
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講解方面,侶程科技通過算法上的優化,利用2個人、1年時間,完成了傳統20人團隊、4年時間的工作量,效率提高了60倍,「成本也就傳統方式的六十分之一,所以當傳統講解都在收費的時候,我們是免費的而且還可以盈利。」
目前「Ai導遊」具體可提供三大產品供消費者使用,一是手機端 app,二是微信小程序,三是基於車載中控的應用,該應用可以滿足自駕遊愛好者的旅行需求。另外,「Ai 導遊」還開放了 SDK,可供其他旅遊類產品使用。
據雷鋒網了解,「Ai導遊」目前支持中國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泰國曼谷、清邁、普吉、甲米、蘇梅、芭提雅,雲南西雙版納自駕以及北美一號公路路線。
Plume Labs近日宣布其創建了一個API接口用於擴展平臺的覆蓋面,該平臺使用人工智慧來預測汙染範圍。
這款被命名為Plume.io的API接口可以讓企業和政府訪問Plume Labs通過其全球大氣監測系統收集的空氣品質數據。
Plume Labs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Romain Lacombe在聲明中表示:「大氣汙染是全球性的危機,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科技來解決這一問題。」Plume API將會幫助開發人員更容易的把實時環境預測整合到產品中。」
這家位於巴黎的公司在2015年的時候發布了其第一款產品,一個名為Plume Air Report的移動應用。該應用將世界各地監測站的汙染數據匯集在一起,為用戶提供附近汙染水平的實時信息。
雖然一些國家的政府會給予公民訪問這些信息的權限,但是Plume可以實時提供所有的數據。更重要的是,它開發了一種算法,可以預測空氣品質的變化,並向用戶提供何時何地會出現嚴重汙染的建議。該公司希望他們能夠在改善健康的同時,也能提高大眾對汙染致病的認識。
通過這款Plume ,第三方可以訪問獲取包括實時空氣品質水平、第二天小時預報和汙染物詳細信息的數據。
諸如經濟學人這樣的組織機構已經開始使用這些數據,用於調查政府是否低估汙染水平。Plume的API接口還可以為亞馬遜的Echo提供空氣品質更新。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