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曾經】昆蟲記之捉蜻蜓

2020-12-23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小昔貝貝

剛剛說到了蟈蟈,這次我便想說那夏日裡的蜻蜓。

蜻蜓很漂亮,它有著苗條細長的身軀,兩隻鼓鼓的大眼睛,它的兩隻翅膀是淺黃色的,且極薄,它還有六條腿,都毛茸茸的,可愛極了!

每每夏日農忙的午後,接近傍晚時分,蜻蜓便成群結隊地飛在空中,大概是在吃蟲子吧!它們飛得不高,引得地上玩耍的孩子總想把它們全部捉住。那時是農忙時節,一般各家門口自然成了各家的臨時麥場。所以找到捕蜻蜓的工具並不難,就是那種掃麥子的大掃帚,我們這些孩子把掃帚往天空揮著,對著蜻蜓密集的地方一撲,啊,撲到了!一隻,兩隻,三隻……我們一個人揮動掃帚,一個人收集戰利品並把它們放進大玻璃瓶子裡……那時的我們快樂極了。

當然,蜻蜓有時也會安靜地趴在樹枝上小憩,這時候你只用輕輕地走過去,用手輕輕一捏它們的尾巴,便會輕而易舉地捉住了,這時它們就像一個個受驚的鳥兒,翅膀在撲稜稜地動個不停……

運氣好的時候,我還會見到紅色的蜻蜓,那種紅,紅得妖豔,紅得奪目。它們的數量極少,在蜻蜓的家族中肯定屬於稀有品種,還有一種青中帶灰的蜻蜓,它們只喜歡停在水草上,是我們想捉都捉不了的,我們心裡急的那個痒痒勁啊……

在麥場捉好的蜻蜓總會被我們放進蚊帳裡,因為它們吃蚊子,所以我們就想著讓它們幫我們捉蚊子,同時還能給我們解悶,給我們作伴,可是第二天早上的結果總會讓我們很失望,它們仍是停在原地,一動不動,我們又怕它們會死掉,所以最後總會放了它們,讓它們飛向藍天,飛向屬於它們的地方……

想想那時,我們多麼開心啊!

那段捉蜻蜓的記憶,我會永遠記得……

童年真的好美好!

以上圖片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逝去的曾經】昆蟲記之捉蟬
    說到了蟬,便想起兒時捉蟬的有趣的經歷!蟬在未脫殼以前,都會生存在地下的小洞裡,它們在我們那裡叫知了猴,是蟬的幼蟲,它洗淨用油炸一炸,再放點幹辣椒大蒜一起炒,那味道,美上天了。所以那個時候我和弟弟最喜歡拿著钁頭,跑到河堤,東挖一下,西挖一下,希望能挖到這種美食。晚上的時候,我們也會拿著手電筒,成群結隊的,去樹上找這種美食。
  • 慈谿昆蟲記(下)
    在慈谿昆蟲記(上)(詳情點擊連結:慈谿昆蟲記(上))裡面阿喆老師帶大家認識了許多慈谿本土所看到的昆蟲,尤其是最後金龜子類的甲蟲可捕捉研究,但我們也別被一些昆蟲的外貌所迷惑,比如下面所要認識的一種昆蟲,如果用手捉
  • 夏天捉蜻蜓是挺好玩,但你知道它有多益嗎?
    夏天到了,蜻蜓也開始漫天飛舞了。一般靠近水源的地方,例如溪流、河湧、池塘,總會有蜻蜓的身影,如果碰上天氣悶熱,還會看到成群的蜻蜓低處盤旋,觸手可及。於是,很多孩子便會去捉蜻蜓,就算是大人的我們,想必童年也捉過蜻蜓。
  • 昆蟲的史詩—《昆蟲記》
    當我們提起昆蟲的時候,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蜻蜓、蜜蜂、蚊子、蒼蠅等等。你對昆蟲了解多少呢?當你帶著孩子去公園玩耍的時候,你會為他講些什麼呢?他把勞動成果寫進一卷又一卷的《昆蟲記》中。直到1907年,《昆蟲記》第十卷問世。《昆蟲記》是法國傑出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的傳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將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讓中國讀者首次領略《昆蟲記》的真實面目。法國作家雨果:《昆蟲記》不愧為「昆蟲的史詩」。
  • 幼兒園小班教案:《捉蜻蜓》
    幼兒園小班教案:《捉蜻蜓》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0-20 15:20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你知道蜻蜓「點水」的奧秘嗎?蜻蜓漫天飛舞又預示著什麼
    雨後的池塘上,常常能看到許多蜻蜓在飛翔,纖細的身軀、透明的翅膀在陽光下搖曳,真是美極了。小編童年時代很快樂的一件事就是捉蜻蜓玩,用竹掃帚捕捉它們,特別是在雨後的傍晚特別多,也特別好捉,捉來餵螞蟻。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蜻蜓一次次不斷地把尾部插入水中。其實,對於蜻蜓這一行為,人們早就注意到了。儘管身體很纖細,蜻蜓卻有一顆滾圓的大腦袋,它的腦袋可以任意轉動,頭部的一半被一對大複眼所佔領。這對大複眼非常發達,每隻複眼都由1萬多隻小眼組成。因此,疾飛的蜻蜓能清晰地看到9米外的活動的昆蟲的各個部分,甚至能看清千米之外的同類。
  • 獨角仙去哪兒 《彈彈堂3》萌翻昆蟲大戰
    《彈彈堂3》徵戰之夏,全新昆蟲大戰萌翻你的暑假!  也許你已經不記得那片在童年田野間漫天飛舞的螢火蟲;也許從一些老舊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爺爺年輕的模樣;也許在彈彈堂的世界中,我們可以拋開一切,回到童年,尋找記憶中的獨角仙。第七大道Q版休閒競技精品頁遊《彈彈堂3》徵戰之夏,打造全新昆蟲大戰玩法,萌翻你的暑假,帶你穿越童年,遇見那個最快樂的自己!
  • 大班數學教案:小蜻蜓捉害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數學教案:小蜻蜓捉害蟲   活動目標:   1、在遊戲活動中歸納、總結、學習6的組成。
  • 日本昆蟲物語
    日本人很喜歡昆蟲。在亞洲,日本是最早建立昆蟲學會的國家(1917年),也是第一個舉辦國際昆蟲學大會的國家(1980年)。以《昆蟲記》聞名的法布爾深受日本國民的喜愛。日本有過一個調查:選出日本人最喜歡的一百位世界歷史偉人。結果西方科學家中,只有四人入選:牛頓、居裡夫人以及萊特兄弟,還有一位就是法布爾。由此可見,法布爾人氣之高。
  • 部編版三下4《昆蟲備忘錄》&《夏天的昆蟲》
    文章將這些昆蟲的知識通過兒童化的語言,多樣的表述方式介紹給大家,讓人產生無限的想像和探究的興趣。       汪曾祺的文字淡淡的,卻極有韻味,讀起來覺得十分順口。《夏天的昆蟲》這篇文章平淡質樸,娓娓道來,如話家常。本文介紹了蟈蟈、蟬、蜻蜓三種昆蟲。獨特的敘事視角讓這篇文章湧現出不一樣的美感,而更深層的則是體現了作者對生命的殷切關照,對自然萬物的熱愛。
  • 科學發現恐怖史前巨型昆蟲 蜻蜓翼展長達70釐米
    昆蟲算是地球上最微小的生物之一了,目前翼展最大的昆蟲是蝴蝶和蛾類,但也不過20、30釐米,但在3億年前,巨型昆蟲卻是隨處可見的,其中最神奇的應是巨型蜻蜓,它們的翼展可以達到70釐米,是地球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昆蟲。  遠古時代,地球大氣層中氧含量遠遠超出了今天的標準,長期以來,科學家們都猜測,也許是大氣中氧氣含量的變化在它們的興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 「新昆蟲記:基於AR技術的青少年科普融媒體出版項目」:
    這是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新昆蟲記:基於AR技術的青少年科普融媒體出版項目」(以下簡稱新昆蟲記項目)中眾多仿真場景之一。「希望『新昆蟲記』幫助青少年讀者更直觀地了解昆蟲知識,培養創新思維和科研素養。」近日,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王力軍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採訪時說,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該社還將「新昆蟲記」APP及社內近千種電子書在相關平臺開放,供讀者免費閱讀。
  • ...的小姑娘製作了200多個昆蟲標本可以一口氣報上十幾種昆蟲的...
    兩年多來,俞恩雪和爸爸一起製作了200多個昆蟲標本。小名叫小雪的她,才上一年級,一頭齊耳短髮,劉海下一雙大大的眼睛迴避著鏡頭。這個「小昆蟲學家」看到陌生人還挺害羞的。但是一說起昆蟲,她的眼睛就亮了起來。一口氣跟記者報出了十幾種昆蟲的英文名,類似於黃蜂、天牛等生僻的單詞,可能會讓不少考過英語六級的大學生愣好一會兒呢。
  • 《與蟲在野》:關乎全球生態,關乎人類命運,堪稱「中國版《昆蟲記》」
    本書,是她關於天籟、生機與野趣的文學書寫、人文關懷、生命思考,關乎全球生態,關乎人類命運,堪稱「中國版《昆蟲記》」。憑藉這部極其獨特的作品,本為優秀小說家的作者半夏,足以躋身當代最重要的博物作家行列。水天皆灰,西山不見,我斷無喜茫茫空闊無邊之感。雨腳卻又更加密集起來。漫天飛舞的蜻蜓只是催我來此地前的一個主觀幻象,沒戲。有兩年沒來大觀公園了,入湖河道沿岸種了大片大片的薰衣草和柳葉馬鞭草,它們開得正盛。花香溼答答地進入我的呼吸。先前雨小時還見蜜蜂蝴蝶飛,雨大起來它們便都散了藏起來了。
  • 【江蘇】周熠颺《夜遊虞山——我的「昆蟲記」》
    點上方藍字中外作家網再點關注 長按文末二維碼 點擊作家網投稿 平臺作文被《人民日報》《中華網》《百度》《搜狐》多家報刊網站轉載   夜遊虞山——我的「昆蟲記時間:7月31日晚  天氣:多雲轉雨  心情:期待、興奮大家都讀過法布爾的《昆蟲記》吧?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的「昆蟲記」!我的朋友是個昆蟲小達人,我們約好今天晚上一起去虞山捉昆蟲。
  • 三年級優秀《昆蟲備忘錄》賞析:蜜蜂、蝴蝶、螳螂、蜻蜓……
    相信三年級的學生學習了課文《昆蟲備忘錄》之後,都對大自然的昆蟲充滿了好奇感。他們天真的腦袋裡也許都在思考,為什麼每一個小小的昆蟲身上都有講不完的科普故事,為什麼它們身上總有許多奇妙有趣的現象?3、以圖片加文字說明的形式:拍一張照片或者在網上找一張相應昆蟲的圖片,根據圖片,寫出合適的內容,包括昆蟲的名稱、身體特徵等多種情況二、下面讓我們來看看三年級的學生是怎樣用文字的形式來描寫他們喜愛的昆蟲:昆蟲備忘錄
  • 哈爾濱去年昆蟲「歡度」暖冬 今夏蜻蜓蝴蝶滿街飛
    新華網哈爾濱7月22日電(記者  鞠紅梅)最近,哈爾濱市區不少孩子發現,本應在8月份才大規模出現的蜻蜓、蝴蝶,目前卻已在大街小巷裡飛舞起來,而且數量很多。昆蟲專家指出,這主要是去年冬天是暖冬,越冬昆蟲數量多所至。   日前,在孩子們的指引下,筆者在一些居民樓道裡、庭院內、繁華的商業區多處都看到了個頭大、顏色鮮豔的蝴蝶。
  • 夜話丨法布爾:昆蟲記之愛好昆蟲的孩子(二)
    翻開法布爾的《昆蟲記》,品讀他的童年故事,願你發掘潛能,以夢為馬,不負韶華!愛好昆蟲的孩子(二)節選自《昆蟲記》不久我又回到了我父親的屋子裡。那時候我已經七歲,到了必須進學校的年齡了。可我並不覺得學校生活比我以前那種自由自在地沉浸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更有意思。我的教父就是老師。
  • 北方農村長大的孩子回憶童年趣事,趣事裡往往有可愛的昆蟲的影子
    人過中年便開始憶舊,特別懷念逝去的童年。專家在書上撰文分析這種現象,說愛回憶的人是老的表現,呵呵,老就老吧,自然規律。一段時間以來,我常常在閒暇時不由地憶起童年一些有趣的事情,這些趣事裡往往有昆蟲們的影子。
  • 蜻蜓體型小巧玲瓏?這種巨型昆蟲一旦復活可以造成人類危機!
    在人們的普遍印象中,昆蟲的體型都是比較小的;不過,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提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蟲,說法眾說紛紜,很大一部分人認為是竹節蟲,可能有些人不知道,這種蟲類的體形長得極像竹子,最大的可以長到62.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