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孔祥舉
1
《慶餘年》的歷史時間大致在什麼朝代?
由張若昀和李沁主演,老戲骨陳道明、吳剛參演的網劇《慶餘年》在網絡上一片大火之勢,該劇在微博上的粉絲更是眾多。不得不說,這是近年來,一部難得的穿越類歷史好劇。由於劇中沒有明顯的歷史年代標記。那麼,咱們深挖一下,看看這部劇的歷史朝代大概會是在什麼時期。
從《慶餘年》範閒和莊墨韓在慶國夜宴上鬥文學,從現代穿越過去的範閒洋洋灑灑地背下,李白、杜甫等唐代詩人上百首詩詞,豔驚四座,眾人紛紛讚嘆不已,讚嘆範閒為「小範詩仙」由此很明顯看出慶國所處的歷史朝代應該早於唐朝。
那麼咱們再看劇中人物服飾,官位名稱,慶國大致應該可以確定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無疑。咱們先從南北朝的大致歷史背景說起。
南北朝時期(公元420-589年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時期,上承東晉十六國下接隋朝,由420年劉裕代東晉建立劉宋始,至公元589年隋滅陳而終。南朝(公元420年至公元589年)包含劉宋、南齊、南梁、南陳四朝;北朝(439年-581年)則包含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和北周五朝。南北兩方雖各有朝代更迭,但長期維持對峙形勢,故稱為南北朝。
電視劇《慶餘年》中的慶國,應該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宋國,而首都所在地應該是建康也就是在當今的是江蘇省南京市,而劇中慶國的死對頭齊國應該是南北朝時期的北朝北魏,首都應該是現代的山西省大同市。
2
《慶餘年》時期的歷史大背景
歷史上的宋是南朝四個朝代存在時間最久的,共60年。宋武帝劉裕原為東晉北府軍的將領,在桓玄之亂後掌握朝廷。他為了獲得聲望來篡晉,發動了兩次北伐,收復了山東、河南及關中地區(關中後被夏佔領)。之後劉裕殺晉安帝,改立晉恭帝 ,並在兩年後(420年)踐位,國號宋,改元永初,史稱劉宋,東晉亡。439年,北魏統一北方後,方與劉宋形成南北對峙。宋武帝出身於軍旅,為人剛毅儉樸,這些也與電視劇《慶餘年》中,陳道明扮演的慶帝形象相符合。而且難得的是宋武帝稱帝後仍力行節儉,一時政風甚佳 。但是他似乎不重視皇室教育,以至於所託非人,釀成巨變而這些,也與《慶餘年》慶帝的兩個兒子及長公主三方勢力長期間的明爭暗鬥的劇情高度相似。他察覺當時世族權勢盛重,君主威權移墜,所以在朝政上重用寒族掌握機要,軍權重鎮則託付給宗室皇族。
宗室掌握軍權及政區,因而心生篡位之意,所以皇帝與宗室之間發生多次骨肉相殘的慘劇。這些歷史事實,這些都與《慶餘年》劇中陳道明所飾演的慶帝,李小冉所飾演的慶國長公主,長期明爭暗鬥的形勢相符合。慶國太子與二皇子的較量更是與咄咄逼人的劇情相符合。在本劇中慶國不止一次的被提及,慶國國力強盛,但是缺少文化底蘊,也就是說,慶國是一個經濟發達,但是文人雅士在天下知名度卻很少的國家。也就在《慶餘年》第26集,慶國寄全部希望於範閒能夠代表慶國與齊國在文學上一較高下。範閒被莊墨韓和長公主咄咄逼人治下,狂飲美酒,在醉酒下狂背上百首詩詞,氣得莊墨韓吐血倒地。這也與南朝宋國以武建國,武人治國,缺少文人的歷史國情極度吻合。
接下來咱們就要再說一說《慶餘年》中慶國的死對頭齊國,劇中的齊國也就是現實中國歷史上的北魏。歷史上北魏國的國都是當今的山西省大同市。
北魏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拓跋鮮卑所建,前身為代國。前秦於淝水之戰崩潰後,代王拓跋什翼犍之孫拓跋珪舉兵復國,都盛樂,國號魏,史稱北魏。北魏在道武帝、明元帝及太武帝的經營下逐步壯大,拓跋珪與後燕交惡,發生多次戰爭,並在參合陂之戰擊潰燕軍。而後他率軍攻破後燕首都,遷都至平城。並在次年稱帝,即道武帝。道武帝性情殘忍,後為其子拓跋紹所殺。同年道武帝長子拓跋嗣平亂繼位,即明元帝。他攻下劉宋的河南地,但不久去世。其子拓跋燾繼位,即太武帝,他勵精圖治,國力大盛,並屢次攻掠劉宋。在解除北方柔然的威脅後展開統一北方戰爭。
3
電視劇《慶餘年》中的文人氣息
從431年到439年,太武帝先後消滅胡夏、北燕、北涼三國,又擊潰柔然,與南朝宋對峙。北方、南方至此正式進入"南北朝時期"。然而,還有後仇池,至443年方亡於北魏。北魏雖國力鼎盛,但北有強敵柔然,以致不能全力南徵。歷史上北魏文人輩出,北魏早期文人主要指崔浩高允等人。作者大都是投靠鮮卑族統治者的漢族士人。他們用智慧幫助鮮卑族後來居上,力克群雄,摧毀了盤踞在黃河流域的封建割據國,完成統一北方的大業。可是,他們的結局,大都十分悲慘。北魏第一首文人詩歌,是衛操寫的《桓帝功德頌》。這是一首讚揚桓帝猗 的敘事長詩,詩風簡樸,詞義典正,體現了北魏早期文人詩歌的特點。不出意外,《慶餘年》中的莊墨韓應該是以北魏文人衛操為歷史原型的。
讀不完的歷史,講不完的故事。厚重而又精彩的歷史為現代電視劇、網劇的拍攝提供素材,中國歷史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此文謹向熱愛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題材小說編劇致敬。
作者簡介
孔祥舉, 泰安市作協會員,民間英雄故事創作人,山東好漢故事講述人,寧陽基層幹部。文字散見今日頭條APP、百度APP、搜狗搜索APP、騰訊新聞APP、網易新聞APP、鳳凰新聞APP、齊魯壹點APP、吾愛詩經網、騰訊網、《中國鄉村》、《大眾網·海報新聞》、《寧陽文學》雜誌、《齊魯文苑》《心悅文摘》公眾號等。
圖片除署名外,其它均來源於網絡
轉載請註明出處「溫馨微語」
轉發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