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網絡電視劇《慶餘年》遭遇大危機
高清資源洩露近4萬條盜版連結傳遍全網
網際網路盜版為何如此猖獗?
盜版產業鏈橫行的背後是一場怎樣的逐利?
視頻網站超前點播惹眾怒
部分民眾投身盜版資源
喊出"報復性"觀影
這一次
民眾意願為何與視頻網站站在對立面?
視頻網站"割韭菜"式收費
引發不滿
究竟網站盈利與民眾利益之間
能否達到調和平衡點?
這個歲末年初,最熱門的劇集莫過於網劇《慶餘年》,相比跌宕起伏的劇情,劇外的紛紛擾擾也是一點不少。回顧過去一個月的播放期,《慶餘年》可謂命途多舛:
12月17日,因啟動超前點播,兩家全網獨播平臺被網友以合同糾紛為由,訴上法庭;
12月19日,《慶餘年》全集盜版的資源洩露,又再次給了片方和平臺,帶來了深度"暴擊"。
2019年12月19日,《慶餘年》全集資源洩露消息在網上炸開。很快,微博、豆瓣、貼吧等都呈現出爭分奪秒存資源的"狂歡"景象。隨後,風波愈演愈烈,到21日,#慶餘年盜播#話題已經登上微博熱搜,中國版權監測中心透露,《慶餘年》侵權連結已近4萬條,盜版播放估計達到5億次。
事實上,盜版問題是影視產業發展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少影視劇和電影都在盜版問題上栽過跟頭。
例如,今年夏天熱播的劇集《親愛的,熱愛的》剛播出一半後就洩露出全集,更早的《風箏》、《延禧攻略》、《人民的名義》、《三生三世十裡桃花》等大熱劇,也都遭遇過盜版問題。
此前,2019年春節賀歲檔,猖獗的盜版事件繼續橫行,以致《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等春節檔電影,在院校播映時就遭遇全網可下載的尷尬。甚至有網友在微博上公然喊話:"大年初三,我已經下好了全部賀歲片"。
影視盜版為何如此猖獗?
知名娛評人麥若愚表示,目前網劇盜播源頭難追,後期製作到播出都有被盜風險;而且盜版業者幾乎完全不花本錢,可能賺得比正版業者還多。如此豐厚的利潤,自然引得不少人趨之若鶩。而目前法律層面上的懲處力度可能不足以震懾盜版者或者也是盜版猖獗的一個因素。
資深律師王慧智認為:目前盜播手段更新迭代,跨國無形難追蹤;而《慶餘年》全集高清洩露,意味著必定有內鬼所為,追責困難。
這一次民眾為何
站在視頻網站對面?
《慶餘年》資源遭大規模洩露,本應受到多方譴責的盜版行為,但其中卻傳出各種不和諧的聲音,根據一份調查顯示,有9成網友認為,此次平臺超前點播不合理,盜版在網上瘋傳是源於公眾遭遇點播傷害後的報復性行為。超前點播,是"內容付費模式"的發展還是倒退?
《慶餘年》除了劇情被熱議外,還因為視頻平臺的VIP收費策略,而備受爭議,並由此引發了網友及央視、人民日報等對平臺吃相難看的批判。沒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因為電視劇資源全部洩露,這種提前洩密將導致部分網友對VIP不再感興趣,也會讓這部電視劇積累的人氣迅速下滑,更有觀眾喊出平臺"割韭菜"太狠,要看盜版報復的言論,讓視頻網站的超前點播模式一時間備受質疑。日前,騰訊、愛奇藝兩家視頻平臺針對近期大熱網劇《慶餘年》推出付費超前點播模式,只要在會員的基礎上,再多付50元就可以提前再解鎖6集。
所謂"超前點播"是視頻網站推出的一項增值服務,在會員的基礎上再付費,可以提前解鎖劇集內容。這個方法來源於之前《陳情令》的熱播,當時,騰訊視頻專門開放了花費50元解鎖大結局,一夜之間,收入過億,此種行徑讓人憤然,卻讓騰訊視頻嘗到了甜頭。騰訊視頻或許以為《陳情令》的方式可以在《慶餘年》上得到延續,聯手與愛奇藝一同搞"超前點播",但結果卻遭受了滑鐵盧,引發眾網友不滿,迅速登上熱搜。
《人民日報》
點名批評視頻網站套路
從加會員免廣告,到付費看結局,再到花錢預點播,一些視頻網站的收費套路層出不窮,令人生厭。交易本是供需雙方自願選擇,隨時更改收費名目有違契約精神。好內容永遠有市場,但不能忘規矩。消磨觀眾信任,必將引火燒身。
面對全網討伐,騰訊視頻、愛奇藝紛紛修改超前點播規則:騰訊視頻會員可提前看6集權益不變,但可享額外3元每集的超前點播權,不再是支付額外50元觀看6集的設定;愛奇藝跟進,在修改規則之後,許多網友表示:表面看似少了,但以每集3元來算,《慶餘年》接下來還有21集,那麼提前看完就要花63元,這明顯要比之前的50元更貴了。有網友表示,既然是對會員的消費心理不夠體貼,平臺為什麼不改正,反而讓超前點播活動繼續呢?還有網友表示:本來是想支持正版才買了會員權益,結果卻被逼著去看盜版。
對於超前點播,多數觀眾表示反對,但也有支持的聲音出現。有文章認為,普通觀眾、VIP、VVIP等對應不同等級的服務,付費多少就享受對應的服務,還表示,視頻內容收益難,不多超前點播,無法保證收益。當平臺和消費者權益互相對衝之時,要如何合理限定各自維權的邊界?未來保護智慧財產權之路又該如何前行?有網友認為,正是因為平臺觸怒用戶失去支持,盜版成為用戶的私人維權利器,全集洩露才讓一眾網友「拍手稱快」。資深律師王慧智表示,超前點播帶來的卻是「不爽」的消費體驗,視頻網站的會員協議隨意變更任性解釋,侵蝕的正是雙方互信。
網站盈利與民眾利益之間
能否達到調和平衡點
「盜版免費高清還沒有廣告,為何不看盜版?」一些網友的聲音也反映出一個關鍵問題,當盜版與正版無別甚至性價比更高之時,道德的約束力如何戰勝人性的自利性?作為理性的消費者,我們是否要從道德審視的角度去批判人性的「理性選擇」?
網友被點播傷害,選擇靠看盜版發洩情緒"變向維權",對平臺的信任也堪稱"崩塌"。據一份網絡問卷調查顯示,僅有不到兩成的網友願意購買或續費來年的會員。但有另一份調查顯示,雖然《慶餘年》一系列風波動搖了用戶購買VIP的意願,仍有近7成網友表示願意支持內容付費保護智慧財產權。對此,知名評論員張斌表示,智慧財產權意識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對於此次矛盾雙方來說,視頻網站經營不能「店大欺客就任性」;而作為消費者而言,維權不能「理不直氣也壯」。
打擊盜版對於全世界而言都是難題,隨著發展和技術手段的提高,侵權盜版的方式多種多樣。《慶餘年》的盜版傳播全網,給急於"割韭菜"的視頻網站一記警鐘。而作為普通網友觀眾,也不要以為觀看盜版資源與我無關。盜版資源的存在,會讓原創者不能收回成本,不賺錢,就沒辦法拍出更多高質量的片子,那以後整個行業都會偏向小成本製作,爛片就會越來越多。相信沒有人願意看爛片的。不尊重原創,不尊重版權,最後傷害的一定是我們自己。畢竟,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來源:廈門衛視《兩岸直航》欄目
撰稿: 方一帆
編輯:王寧磊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