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人的世界當中,人就像一個機器,隨著使用時間越來越長,機器的各個「零件」——組織器官都會發生小故障。年幼的孩子也是如此,在父母的悉心照料下可以茁壯成長。
儘管父母對待孩子如掌上明珠,但任何人在極其周密的考慮中也容易出現疏忽,比如寶寶的眼睛健康,媽媽們看著寶寶眼睛沒有出現問題很正常,其實視力已經在慢慢下降了,媽媽要重視。
寶寶眼睛出現這3種現象,關乎孩子視力:
寶寶白眼珠多,黑眼珠偏斜:
一般情況下,寶寶剛來到這個陌生的世界,他們對眼前的事物是模糊不清的,就像膠捲照出來的圖片通常只有黑白兩種顏色。慢慢的一個月後,寶寶能夠看到近處視線內大約20cm左右的人與事物,再到看清30cm,視力度數逐漸增長……
可部分寶媽反映,為什麼寶寶還沒到4個月,兩種眼睛開始內聚,仔細看才能發現「寶寶白眼珠多,黑眼珠偏斜」,民間俗稱為「鬥雞眼」。
如果你也有同款寶寶,在寶寶4個月前因為眼肌慢慢發育,短時間之內出現鬥雞眼的現象很正常。通常到6~8個月大後,孩子的眼睛發育會變得正常,這種現象在臨床上被稱為「假性斜視」。
但寶寶的眼位向外偏斜、向內偏斜、上下偏斜都要提高警惕,還有可能影響寶寶視力的發展,最好帶他去醫院檢查下眼睛健康情況。
寶寶經常眯眼,喜歡歪頭看東西:
媽媽們在觀察寶寶眼睛時,發現寶寶眼位是正常的,但在看大人或者是一些兒事物時經常眯眼,喜歡歪頭看東西,甚至是總想要近距離觀察的話,媽媽們就要注意了,很可能是醫學上所說的散光,長時間存在沒有改善還容易影響正常的視力發育。
臨床把散光分為兩種形式,即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 寶寶會出現的表現為視覺疲勞、頭暈頭痛、眼睛酸痛、看不清楚東西、經常眯眼睛、喜歡歪頭看東西等等。
據調查發現:剛出現的新生兒也許會出現散光,但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媽媽們通過避免寶寶不良的用眼方式,如頻繁揉眼睛、趴著看東西、長時間看電子產品等等,避免孩子日後出現散光的現象。
寶寶眼睛怕光,走路時容易摔倒:
實際生活中,有些寶寶眼睛看著正常,但眼睛總怕光,甚至走路時容易摔倒,媽媽們就要帶寶寶去檢查下眼睛健康了,若孩子的視力度數明顯低於同齡人0.5~08,每次看文字雙行的都能看成單行的,就很可能是弱視。
有弱視的寶寶,不僅會影響視力發展,出現明顯的視力下降,還是大腦視覺發育系統障礙的一種表現。
所以,對於有同等情況的寶寶,寶媽們一定要小心了。孩子第一次視力檢查最好是出生後第6個月,並且,每過6個月之後都要到兒童醫院眼科進行檢查,才是真正為孩子好。
今日話題:對於寶寶的眼睛,作為媽媽你又是如何呵護的?不妨留言給各位寶媽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