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預防醫學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
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預防醫學》真題練習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生態平衡是一種( )
A.絕對平衡
B.數量相等的平衡
C.動態平衡
D.質量相等的平衡
2.環境汙染物以氣態與揮發性的形式進入機體,其排洩途徑是( )
A.唾液
B.肺臟
C.肝臟
D.腎臟
3.1984年12月,在印度博帕爾市發生劇毒液體洩漏,造成20餘萬人中毒,5萬人雙目失明,幾千人當場死亡的印度「博帕爾事件」,其洩漏物質是( )
A.二氧化硫
B.異氰酸甲酯
C.溴氟烷烴類
D.氮氧化物
4.生活飲用水最常用的消毒方法是( )
A.氯化消毒
B.臭氧消毒
C.紫外線消毒
D.高錳酸鉀消毒
5.目前在建築材料與裝飾材料中最引起人們關注的物質是( )
A.甲醇、氨和氡
B.甲醇、氡和鉛
C.甲醇、其他VOCs和鉛
D.甲醛、其他VOCs和氡
6.個性主要包括( )
A.情緒、能力和氣質
B.情緒、能力和性格
C.情緒、氣質和性格
D.能力、氣質和性格
7.靈活、有朝氣、善於適應環境變化、情緒體驗不深的人的氣質類型是( )
A.膽汁質
B.抑鬱質
C.黏液質
D.多血質
8.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後,衛生監督機構採取的應急性衛生監督措施是( )
A.食品廠選址
B.食物生產環境衛生監督
C.食品原料質量監督
D.追回食物中毒可疑產品
9.引起急性職業中毒的是( )
A.短時間大劑量毒物
B.短時間小劑量毒物
C.長時間大劑量毒物
D.長時間小劑量毒物
10.預防鉛中毒的關鍵是( )
A.鉛作業後,飯前應洗手
B.鉛作業後,下班應淋浴
C.控制生產環境中鉛濃度
D.控制生產環境中的溫度
11.診斷職業中毒的重要前提是( )
A.既往史
B.職業史
C.鑑別診斷
D.臨床症狀
12.河豚魚中毒潛伏期一般為( )
A.10min~3h
B.3h~4h
C.4h~5h
D.5h~6h
13.依據傳染病流行過程的基本環節,可以作為傳染源的是( )
A.浴巾
B.肥皂
C.健康的狗
D.愛滋病的病人
14.B肝傳播主要途徑是( )
A.輸血
B.運動
C.握手
D.擁抱
15.糖尿病的第三級預防就是( )
A.健康人的預防
B.糖尿病病因的預防
C.糖尿病尚未發生併發症患者的預防
D.糖尿病發病前期的預防
16.世界上最大的藥物性醫源性公害事件是( )
A.心腦腎綜合症
B.水俁病
C.反應停事件
D.矽肺
17.某種疾病的患者構成分別用輕度、中度和重度表示,該數據資料的類型是( )
A.定量變量資料
B.數值變量資料
C.等級變量資料
D.多分類變量資料
18.常用描述正態分布資料離散趨勢的指標是( )
A.極差
B.標準差
C.中位數
D.四分位數
19.抽樣誤差的表現形式為( )
A.測量個體數據之間的差異
B.測量個體數據和樣本統計量的差異
C.測量個體數據和總體參數的差異
D.樣本統計量與總體參數的差異
20.預防的策略是從個體預防擴展到( )
A.群體預防與健康促進
B.社會預防與健康促進
C.群體預防與社會預防
D.群體預防與疾病預防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1.多種汙染物的聯合作用表現為( )
A.相加作用
B.協同作用
C.加強作用
D.拮抗作用
E.獨立作用
22.碘缺乏病地區分布流行特徵是( )
A.平原>山區
B.山區>平原
C.內地>沿海
D.農村>城市
E.沿海>內地
23.食物中毒發病的共同特點是( )
A.潛伏期長
B.食源性
C.相似性
D.非傳染性
E.爆發性
24.常見慢性病的共同特點是( )
A.常見病、多發病
B.發病隱匿、潛伏期長
C.多種因素共同致病
D.多種因素相互關聯
E.增長速度快、呈年輕化
25.心腦血管疾病的社會心理因素有( )
A.A型性格
B.食鹽量大
C.精神緊張
D.急燥易怒
E.缺乏運動
三、填空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錯填、不填均無分。
26.人際關係反映了人們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尋求滿足自身________的心理狀態。
27.衛生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________制定頒布的有關衛生方面的法律性文件。
28.衛生部提出的法規草案經________批准後,方可成為衛生法規。
29.一期塵肺的診斷標準是總體密度1級的小陰影,分布範圍至少達到________個肺區。
30.職業性中暑是在高溫作業環境下,由於熱平衡和/或________紊亂而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為主的急性疾病。
31.營養性疾病的防治可以從________和營養健康教育兩方面進行。
32.傳染病經空氣傳播,主要傳播方式包括飛沫、飛沫核和________三種。
33.在正常用藥的情況下出現的________不屬於藥源性疾病。
34.構成比是說明________或分布指標。
35.正相關的相關係數應為________。
四、名詞解釋(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36.二次汙染物
37.應激
38.地方病
39.骨質疏鬆症
40.適宜攝入量
五、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41.飲用水汙染的健康危害有哪些?
42.如何評定食品營養價值?
43.簡述職業健康監護的基本內容。
44.病原攜帶者攜帶病原的種類有哪些?
45.應用相對數時應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更多的自考真題、模擬試題、筆記串講、自考策略,請關注中國教育在線。
推薦閱讀: 2020年10月各省自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2020年自考備考指導及考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