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後空翻機器人設計代碼全開源:成本降至3000刀,人人皆可DIY

2020-12-14 機器之心Pro

斯坦福學生機器人俱樂部(Stanford Student Robotics club)Extreme Mobility 團隊最近迎來了一名新成員——一個名為 Stanford Doggo 的四足機器人。這個機器人能跳 1 米多高,還能表演後空翻。與其他四足機器人動輒上萬美元的成本不同,這個機器人的成本降到了 3000 美元以下,而且設計團隊開源了該機器人的設計圖、代碼以及材料清單。任何感興趣的人都能夠通過這些材料打造屬於自己的 Doggo 機器人。

成本低至 3000 美元,人人都能動手 DIY

Doggo 的設計和其他小型四足機器人類似,但其獨特之處在於,該機器人成本較低,而且容易獲得。其他類似的機器人通常要花費上萬美元,但該機器人的設計者——斯坦福 Extreme Mobility 實驗室估計,Doggo 的總成本不會高於 3000 美元。而且,Doggo 的整個設計都是開源的,幾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可以在網上買到。

「我們見過很多研究中所使用的四足機器人,但你通常沒有辦法把它們帶到自己的實驗室並用在自己的項目中,」Extreme Mobility 負責人、機械工程專業學生 Nathan Kau 表示。「我們希望 Stanford Doggo 成為一款你可以自己構建的低成本開源機器人。」

Stanford Doggo 現在已經能完成走路、慢跑、跳舞、跳躍等動作,偶爾還能表演一下後空翻。目前,研究團隊正在打造一個稍大一點的 Doggo(和比格犬差不多大),並將在 5 月 21 日的加拿大蒙特婁國際機器人與自動化會議(ICRA)上進行展示。

能跳 1 米多高,後空翻也不在話下

為了讓 Doggo 可以復現,研究團隊從頭開始構建該機器人。他們花了大量時間研究容易獲取的原材料,在完成每個部件之後都會對其進行測試,而不是依賴於模擬。

「從一開始想到要構建一個四足機器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兩年的時間。在這個原型開始迭代之前,我們還構建了若干個原型,」該團隊一名 19 歲的成員表示。

Doggo 的第一步無疑是蹣跚學步,但現在它的步態和行進路線已經非常穩定,還能克服較為複雜的地形。它通過馬達感應自己受到的外力,並確定每條腿應施加多大的力和扭矩來實現這一目標。這些馬達以每秒 8000 次的速度重新計算,這對 Doggo 標誌性的舞蹈動作至關重要:它可以跳頗為靈活的布吉舞,看不出來裡面其實沒有彈簧。

這些馬達就像一個由虛擬彈簧組成的系統,當它們感覺到機器人偏離合適的位置時,會平穩而敏捷地將機器人彈回適當的位置。

Doggo 的跳躍能力非常令人驚訝。通過不斷改進軟體設計,Doggo 已經能跳到 3.5 英尺(約 1 米)高。

Kau 回憶說,「從那時起我們就意識到,這個機器人在某些方面的表現已經超越了其他四足機器人,儘管它的成本要低很多。」從那時起,他們開始嘗試讓 Doggo 進行後空翻。

Stanford Doggo 能完成小跑、後空翻和跳躍等多種動作。

雖然 Doggo 的構建成本非常低,但因為腿部機制的新型設計和更高效的馬達,它的實際效果要比其它昂貴的機器人更好一些。它的扭矩比 Ghost Robotics 相同大小和形狀的 Minitaur 機器人(成本達 11500 美元)更大一些。此外,Doggo 的垂直跳躍能力同樣也比 MIT 的 Cheetah 3 機器人強。

開源機器人

作為一個開源機器人,Stanford Doggo 的所有代碼和設計圖都能免費獲得。斯坦福希望 Doggo 能為多足機器人提供一個可訪問的平臺。目前,該開源機器人保持著垂直跳躍敏捷度的最高紀錄,它的跳躍高度是目前四足機器人的兩倍。此外,因為 Stanford Doggo 總重量低於 5 公斤,根據開源項目做開發更容易也更安全。

項目地址:https://github.com/Nate711/StanfordDoggoProjectCAD 設計圖:https://a360.co/2OBxTbH

總體上,項目從軟體代碼、驅動、硬體設計到材料清單提供了完整的資料。下面通過幾張結構或演示圖,我們可以欣賞欣賞 Doggo 的構造細節。

1. 同軸機制

同軸機制(coaxial mechanism)會驅動每一條腿的運動能力,不論小跑還是跳躍都少不了它。同軸機制也是機器人中最複雜的機制和模塊,當然它也是最麻煩的。

根據上面設計圖造出來的實際效果大概是:

2.Doggo 的小關節

對於每一個腿部關節,它的構造是這個樣子:

3.Doggo 的小腳

Doggo 的小腳是矽膠材質的,斯坦福的研究者用 3D 印表機完成。

4.Doggo 布局

後面還有身體(機箱~)和電路設計圖等模塊,這裡就不一一展示了。最後,我們可以看看 Doggo 的整體內部結構與馬達控制器的布局:

Doggo 論文

當然,如果你想搭建一個這樣的機器人,除了上面這些具體的結構,最好還是要了解整體設計思路和原理。斯坦福的研究者還為 Doggo 寫了一篇論文,這篇論文發表在了 ICRA 2019 上。

論文:Stanford Doggo: An Open-Source, Quasi-Direct-Drive Quadruped

論文地址:https://arxiv.org/abs/1905.04254

這篇論文展示了 Stanford Doggo,它是一種準直接驅動(quasi-direct-drive)的四足機器人,具有很強的動態運動能力。該機器人能媲美或超過當前最優多足機器人的一般性能指標。且在垂直跳躍靈敏度上,即以平均垂直速度為指標,Stanford Doggo 能與表現最好的動物相媲美,並超過此前表現最好的機器人 22%。整體設計架構重點關注準直接驅動的設計方法。復現該機器人的硬體和軟體都已經開源,只需要手工工具製造和組裝就能完成,總成本低於 3000 美元。

結語

很多研究員認為類似 Doggo 這樣的機器人是即將來臨的機器人大發展的一部分。四足或雙足機器人的能力將變得越來越強,波士頓動力、Agility Robotics 和 Anybotics 等公司都開始將其定位為高效的工具。它們可以用於各種實際任務或場景,例如現場調查、監視、安防或快遞包裹等。

而像 Doggo 這樣的低成本機器人,可以用於研究者的各種實驗,並快速迭代提升控制系統。目前,Doggo 和同類產品一般都為大學實驗室而設計,但很快,它們就會投入真實世界。

斯坦福表示,它們希望 Doggo 能提供任何人都可以構建的基準系統。如果我們希望將它用於不同的任務,那麼給 Doggo 加上不同的傳感器與對應的代碼,就能利用運動能力執行它們。

參考連結:

https://www.theverge.com/2019/5/20/18632562/doggo-stanford-open-source-robot-four-legged-cute

https://news.stanford.edu/2019/05/20/dog-like-robot-jumps-flips-trots/

本文為機器之心報導,轉載請聯繫本公眾號獲得授權。

相關焦點

  • 全開源PicoRio對標銷量超3000萬件的樹莓派
    樹莓派是為學習計算機編程教育而設計,2019年12月全球銷量超過了3000萬件,對Arm生態的成熟、甚至嵌入式系統的發展都意義重大。最近,2017年圖靈獎得主大衛·帕特德森教授(David Patterson)領銜的非盈利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RIOS:RISC-V International Open Source Lab)發布了全球首個可運行Linux的晶片級全開源、低功耗、體積小的RISC-V微型電腦系統PicoRio。
  • 多形態變形可DIY 499元米兔積木機器人
    米兔積木機器人的機身需要使用積木元件拼砌而成,拼砌過程中引導用戶發揮想像力,運用積木按照自己的意願設計、拼接機器人外形,創造出屬於您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機器人。    ●讓上手更簡單 圖形化編程操作  對於一般用戶而言,編程控制的學習成本較高,而米兔積木機器人特有的模塊化編程,可幫您擺脫繁瑣艱深的代碼編程的束縛,在玩的過程中學習編程的邏輯思維,享受設計創造的樂趣。我們希望通過這個過程,帶您揭開物聯網機器人的奧秘,讓您體驗到結構拼接的無限樂趣。
  • 斯坦福最新發明!仿章魚機器人可任意變形
    智東西3月19日消息,史丹福大學的機器人團隊新近發明了一款軟體機器人,可以任意改變形狀,據稱設計人員是從章魚身上得到了靈感。機器人由柔軟織物材質的管道和滾筒模塊組合而成,管道裡充滿空氣。使用者只需操控配套的小型發動機,就可讓機器人改變形狀。史丹福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研究生內森·烏瑟維奇(Nathan Usevitch)是這個項目的參與者之一,他將這款機器人描述為「電影《超能陸戰隊6(Big Hero6)》中的角色大白(Baymax)和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的混合體」。
  • 波士頓動力機器人後空翻動作背後的技術淺析
    2017年11月16日,一段Atlas跳躍、旋轉、後空翻的視頻幾乎驚豔了整個機器人圈,各大媒體紛紛做了報導,我也在如何看待 Boston Dynamic 2017.11.16新發布的機器人 Atlas 視頻?發表了情懷感言,當然只有情懷是不夠的,作為技術工科男,還是應該多思考下其背後到底有什麼技術。
  • 0代碼開發,2小時上手,一文講解人人可DIY的對話機器人如何打造
    如果對話機器人沒法為人服務達成目的的話,就是沒有效能沒有意義的,可能是偏向於娛樂型的。比如說有很多閒聊,瞎聊的機器人,就是偏向娛樂型。竹間的願景就是要做出可控,可管的對話機器人,且能夠達到目的。今年,竹間智能自研的Bot Factory再度升級,於5月29日正式發布。發布會上推出全新升級的一站式企業級情感人工智慧平臺。
  • 小米宜家合作無線充電桌的真相:人人皆可DIY
    上午,小米手機貼出了無線充電桌的製作過程,「產品團隊僅1人,由萌妹子純手工打造,人人皆可量產~」看到這樣的宣傳語,相信大家都明白是怎麼回事了,沒錯,所謂的無線充電桌就是在桌子上添加一個小米9 20W無線充電器,自己動手DIY即可完成。
  • 閃瞎眼、嚇唬人、後空翻、貓枕頭……2017這11款奇葩機器人不容錯過
    它可能看起來像是由蘋果設計師喬尼·伊夫重新設計的達萊克(英國科幻劇裡的機器人),但是作為一名保安人員,漫不經心的職責已經導致了各種奇怪的傷害:敲打孩子,被酒鬼毆打,以及……在公共噴泉自殺。可以這麼說,早在7月份,當K5進行初次洗禮時,網際網路愛上了這個機器人。為什麼?因為2017年對機器人來說是非常令人難以置信和喜聞樂見的。
  • 這臺可編程機器人可以教小朋友寫代碼
    (原標題:這臺可編程機器人,或許可以教小朋友寫代碼)
  • 2019 DESIGN DAY設計馬拉松直通斯坦福設計競賽招集
    本屆設計馬拉松成果將直接進入由銀享全球主辦的斯坦福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進行評選!優勝團隊更有機會參與由美國斯坦福長壽中心主辦的斯坦福設計競賽全球大賽!斯坦福設計競賽主題弭平不公:設計人人都可負擔的長壽方案Reducing the Inequity
  • 用華為、小米手機DIY自主導航機器人:只需三百塊,人人可上手
    以下AI科技評論為大家介紹以下Bobo的廬山真面目: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神奇的誕生機器人領域一直存在兩大難題,一是普及性(accessibility),二是可拓展性(scalability)。由於製造的成本高昂、過程繁瑣,機器人難以向大眾普及。
  • 史丹福大學GFL中外人文交流專題研究計劃——人工智慧項目
    在斯坦福資深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人工智慧相關課程,並參與課題研究,深度了解全球先進的人工智慧發展情況。在課堂上設計製作自己的科技小作品,最後完成作品成果展示(由美方資深老師指導完成展示PPT撰寫和設計)。回國後,學生研學成果將發布在「中國教育在線」相關專欄,並將邀請優秀學生參加在教育部等中央部委支持下,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的「中國國際教育交流年會」,並有機會進行成果展示。
  • 史上最萌DIY:會打招呼的烏龜機器人
    第二步:其它組件及成本下面我列出了本項目所需要的主要部件以及成本。(當然,在中國購買的話,大部分都會便宜一點。)第五步:運動模式設計設計一款機器人,為其設計合適的運動模式當然是至關重要的。我的機器人是這樣運動的:當機器人向前運動時,它首先移動其右前足向前,同時機器人會將左前足向後推。這會
  • 令人痴迷的可編程 DIY 小機器人!
    「  話說想成為下一個賈伯斯、馬斯克和比爾蓋茨,就得先從它開始~未來一定是科技創新者的天下國外學校早已興起創客教育學生們將利用模塊化、可編程的機器人首先讓我們對它的組成構造了解一下,XKBOT 由十多個小零件組成,採用免焊接的安裝設計,只需一把螺絲刀,10分鐘即可輕鬆安裝完成,3-12歲的小盆友均可操作(而需要說明的是6歲以下的小朋友,需由家長帶領才可完成哦),
  • 習總書記談職業教育: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
    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習總書記多次對職業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前往職業院校進行考察調研。讓我們一起重溫這些時刻。  習近平指出,要樹立正確人才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 MIT研發Robogami機器人設計平臺,用3D列印產出「拼圖式」機器人
    該項目將複雜的機器人設計過程模塊化,操作界面友好而簡單。 據悉,MIT的Interactive Robogami項目,專注於開發一個平臺,該平臺輔助用戶設計機器人,自動生成3D列印的代碼,隨後利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拼裝機器人套件。
  • TransEnterix 總裁 Todd Pope:降低成本、提升體驗是手術機器人的...
    Todd Pope:TransEnterix 關注手術機器人的發展,致力於提升手術的效果和微創性。我們在探索各種提升手術能力的方法,比如提供觸感、提升視覺控制、豐富更優秀的人體工程學設計,或是增設複雜手術中更精細的切口工具等等。
  • 豆瓣8.3《被討厭的勇氣》:人人皆可改變,皆可自由,皆有價值
    在《被討厭的勇氣》中是這樣解讀人性的:人人皆可改變,人人皆可自由,人人皆有價值。人人皆可改變1、改變可能嗎?作為家裡最小的女孩,蘇明玉要包攬家務,但一切的需求都要讓位給兩位哥哥,好吃的要留給哥哥;大哥出國留學時賣掉明玉住的房間來籌備費用;二哥畢業旅遊時,媽媽願意贊助3000元,而不願意為準備高考的明玉花錢報補習班。而明玉的爸爸始終對這樣的事情默不作聲。
  • 有了這樣的「土壤」人人皆可出彩
    ■美術與設計類學生技能課今年,他在美術與設計類全省排名中獲得第30名。張榮榆是學校計算機社團的成員,被老師選入物聯網集訓隊後,在全國、省市技能競賽中多次獲獎,還獲得了中等職業教育國家獎學金。這段經歷,也讓他在參加職業技能測試時遊刃有餘,最終以計算機類全省第6名的好成績,被廈門理工學院錄取。
  • 可編程機器人Misty炫技:眨眨眼就能描述場景,還支持DIY新功能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 編 | 韋世瑋導語:機器人公司Misty Robotics依託微軟和高通的技術,開發了一款名為Misty的可編程機器人。
  • AI每日精選:北京地鐵研究刷臉安檢;LG電子波士頓開設機器人實驗室
    大公司新聞1.LG電子將在波士頓開設機器人實驗室LG 電子近日表示,它將在美國開設一個機器人實驗室,以提高其在機器人技術方面的競爭力。該實驗室將於本月晚些時候在波士頓開放。為了加強機器人技術的研究,LG 還將與著名的機器人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 Kim Sang-bae 合作,該教授自 2012 年以來一直領導著 MIT 仿生機器人實驗室。LG 電子表示,利用 MIT 實驗室的基礎設施,它計劃研究並增強機器人的操縱能力,例如拾取和移動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