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漲潮落」推動生物大滅絕

2020-12-25 科學網

 

提到史上生物大滅絕事件的成因,人們馬上想到的就是小行星撞擊或超級火山噴發。美國科學家最新研究卻認為,海洋的大規模漲落才是過去5億年間周期性生物大滅絕的主因。相關論文6月15日在線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上。

 

自35億年前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以來,科學家認為可能曾經發生過多達23次的大滅絕事件。在過去的5.4億年間,有充分證據的大滅絕事件有5次,涉及的主要是海生植物和動物,有多達75%至95%的物種滅絕。

 

在最新的研究中,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Shanan Peters測量了保存在巖石記錄中的兩種主要大陸架環境類型。其中一種的沉積物由對海岸的腐蝕而成,另一種主要由碳酸鈣組成,是有殼類生物通過化學過程形成的。Peters解釋說:「這兩種海洋環境的物理差異具有重要的生物學後果。」

 

在過去的數百萬年間,世界上的海洋隨著地殼板塊的移動和氣候的變化而不斷擴張和收縮。歷史上一些時期裡,地球的遼闊區域都被淺海所覆蓋,導致新物種的產生,比如恐龍時代的洪水滋生了鯊魚和滄龍(mosasaur)。當這些淺海乾涸後,滄龍等滅絕,大陸架的生物多樣性環境也發生了改變。

 

Peters表示,這一研究並沒有排除其它影響大滅絕的因素,比如小行星撞擊、火山噴發以及疾病、種間競爭等生物因素,它的意義在於為地球長期史上的大滅絕事件提供了普遍聯繫。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的古生物學家Arnold I. Miller認為,這一研究是驚人的,因為它在大滅絕事件的發展速度和海平面及沉積物的變化之間建立了一種清楚的聯繫。他說:「這一聯繫使得之前輕視『海洋生物大滅絕可能與海平面下降有關』的人要重新考慮他們的觀點。」(科學網 梅進/編譯)

 

(《自然》(Nature),doi:10.1038/nature07032,Shanan E. Peters)

 

更多閱讀(英文)

 

 

相關焦點

  • 生物大滅絕:十大滅絕的遠古生物 第一名神龍翼龍
    許多滅絕的遠古生物都已經成了歷史,而如今又更多的頻臨滅絕的物種令人擔憂。  1、生物大滅絕:盤點10種滅絕的遠古生物——神龍翼龍(Azhdarchid)神龍翼龍是天空之神,它們是翼手龍的後裔。它與長頸鹿差不多高,展翅之後的巨翅有10米長。很多人認為它們是撇取獵物,然而更多的研究指出,它們的取食方式更像現在的鸛科。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如果到來,科學家找到證據,人類可能是最大推手
    當然,這五次生物大滅絕都跟人類沒有任何關係,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出現。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由於當時地球環境變化,氣溫下降海平面下降,這導致了當時大量的海洋生物滅絕,滅絕生物佔比達到了85%;第二次生物滅絕發生在3.65億年以前的泥盆紀晚期,這也是魚類發展到巔峰的時代,大量脊椎動物出現,同樣的地球溫度下降海平面下降,導致大量海洋生物消失;
  • 地球五大生物滅絕事件:白堊紀恐龍滅絕(圖)
    北京時間12月24日消息,儘管白堊紀-第三紀生物大滅絕(又稱K-T滅絕事件)最廣為人知——因為恐龍就是當時滅絕的——但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的一系列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有的比K-T滅絕事件更具有毀滅性。所謂生物大滅絕,指的是一大批生物物種同時,或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突然死亡、消失。最嚴重的一次大滅絕發生在二疊紀晚期,當時96%的生物消失了。
  • 天崩地裂臭氣瀰漫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圖)
    ,這個項目對2.52億年前地球上一次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進行了詳細研究,在滅絕的時間和形成原因上提出了一些新觀點,這項研究對評估當今的地球環境變化具有重要的啟示。  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時間:距今3.65億年前的泥盆紀後期。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滅頂之災。  第三次生物大滅絕  時間:距今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事件:導致海洋95%以上和陸地75%以上的生物物種大滅絕。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  時間: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事件:爬行類動物遭遇重創。
  • 地球生物發展史上是生存環境大劇變生物大滅絕促成了生物大進化8
    2億年前生物大進化的情況3—— 正如點斷平衡理論所揭示的,適應2億年前大劇變、大滅絕的生物——恐龍的先祖——已經出現! 地質出版社《生命進化簡史》王章俊,王菡編著. 2017年1月第1版
  • 大滅絕致生物多樣性驟降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巨變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近日,記者從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獲悉,該校宋海軍教授團隊在二疊紀—三疊紀之交生物古地理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他們研究發現,史上最大規模的滅絕事件不僅導致生物多樣性驟降,還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發生巨變。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一次: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事件時間:古生代奧陶紀末期,距今4.5至4.4億年前。
  • 它的名字霸氣,經歷了三次生物大滅絕都沒有滅絕,卻被用來餵雞
    而現在的生物品種相比於幾億年前已經減少了90%以上,之所以會如此,那是因為地球發生過數次巨大的生態巨變。每一次的生態巨變都會讓大量的生物滅絕,存活下來的生命繼續進化演化,這其實也可以說是大自然的優勝劣汰法則,只有最頑強的生命才能夠經歷一次次生物大滅絕而存活下來,可能有人會說了,如果有生命能夠經歷數次生物大滅絕之後還在延續,那這個生命應該是非常強大和頑強?
  • 地球史上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97%生物消失,持續了500萬年
    地球上曾經發生過多次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目前以人類的文明科技探索,只能發現到歷史上出現過的五次的生物大滅絕。分別是發生於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和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大家最為熟悉的6500萬年之前的白堊紀末!
  • 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種級滅絕率可能達到了95%
    另外一種叫大滅絕。我們從字面意義上就可以理解,就是很多生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同時滅絕。 這張圖展示的就是地球五億多年以來生物多樣性的變化。大大家可以看到,生物多樣性的曲線有高有低,低的時候就代表生物多樣性劇減的情況,也就代表著生物大滅絕。
  • 這個單細胞生物,幾乎滅絕了地球生命
    這是一個改變了世界的生物,曾經引發了地球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滅絕,但也為之後複雜生命體的出現奠定了基礎。25億年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幾乎全部滅絕,藍細菌差點也滅絕了,地質學家稱之為大氧化事件或者氧氣大災難。
  • 海洋為什麼會出現潮漲潮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海洋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溫床,所以地球生命組成物質中,水佔據了非常大的比重。比如人體組織中70%的物質也是水,不僅僅是人類,其它的大部分生物基本也是這個比例。這個比例跟地球表面71%的海洋面積非常相似,這其中或許有什麼密切的關係。只是我們對生命和海洋的了解還比較少,還沒有找到它們二者之間在生命進化道路上的關係。
  • 確定滅絕100多年的動物再現,為何越來越多滅絕生物出現?
    當然最終是否這些消失或滅絕的生物遵守「進化論」,暫時也沒有一個科學解釋,消失的生物好說,但是滅絕的動物再現就不好用「進化論」來進行解釋。確定滅絕100多年的動物再現本身來說滅絕的生物再現是個好事情,就像我們上面說的又出現了「質疑點」,到底這些生物是消失滅絕了還是真的就沒有滅絕,一直生活在地球上。而這次我們要說的是「雌性費爾南迪納島加拉帕戈斯象龜」。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已經來臨,請給野生動物一個美好的明天
    地球在生命之年裡,先後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帶走了75%至90%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物種,最近的一次大滅絕導致恐龍從地球消失。先前的五次滅絕事件都是由環境的災難性變化引起的,如大規模火山爆發或與行星撞地球。每一次滅絕過後,都需要數百萬年才能重新獲得與特定滅絕事件之前的物種數量相當的物種數量。
  • 南極冰蓋下的威爾克斯地隕石坑,可能造成了2.5億年前生物大滅絕
    生物大滅絕不是指某一物種,或者是某些物種的滅絕,而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出現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的主要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由高到低)的生物徹底滅絕或者僅有極少數個體存活下來的現象,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在短時間突然滅絕。
  •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 滅絕的海洋巨獸——大海牛
    今年的主題是:我們的生物多樣性,我們的糧食,我們的健康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美麗多變的大自然永遠有超乎你想像的一面。不要再讓物種因人類活動而加速滅絕。早期,人們認為科曼多爾群島的大海牛毫無疑問是由於人類捕殺而滅絕的。正如斯特勒記錄的那樣,大海牛對於人類毫不恐懼,而且在攝食時其頭部沒入水下,背部又漂浮於水面以上,因而獵人們很容易靠近和捕捉。而且,充分的目擊記錄表明在大海牛被首次發現之後的十餘年間的確是有數量巨大的大海牛被人類所獵殺。這似乎表明人類手中的魚叉和長矛直接導致了這一物種的滅絕。
  • 為什麼體型越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有什麼科學依據?
    在生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多次生物體型龐大的時期,比如石炭紀的「巨蟲時代」,在這一時期昆蟲是整個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還有恐龍時代,這個時期的動物平均體型也是生命史上最大的。即使到了早期人類出現的年代,也有體型龐大的猛獁象、劍齒虎、大地懶等大型的動物。但是,這些動物清一色的都已經滅絕。因此,有人說:體型越大的動物越容易滅絕。
  • 有兩次生物大滅絕就發生在富氧時代
    大氧化事件地球上本來沒有游離的氧氣,有了生物才有了游離氧。因此,與一般人想的有氧氣才有生命不同,氧氣是生物的產物。晚泥盆世大滅絕事件地質史的單位從大到小有宙—代—紀—世—期5個層級,一個代通常有數億年,一個紀有5000-8000萬年,一個世是幾百萬到2000萬年。生物大滅絕通常發生在兩代或兩紀之交的幾萬年到幾十萬年間。但卻有這樣一個世,整個世都在發生著大滅絕,這個世就是晚泥盆世。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來了!《遠古大陸》將助力人類,扭轉乾坤!
    地球上現存的生物大約是150萬種,而寒武紀時期這個數字超過了1.5億,這意味著99%曾經活躍在這個星球上的生物都滅絕了。生息無常,在地球不定期的「大掃除」面前,幾乎沒有生物能得以倖免。在最後一次生物大滅絕中,成群結隊的海陸霸主恐龍,眼睜睜地看著小行星的降臨,只來得及咽下最後一口食物;反倒是一些獨居於深海,生長得緩慢又孤獨的珊瑚安然「苟」到了今天。
  • 鯊魚在地球上生存了4億多年,成功躲過5次生物大滅絕,憑什麼?
    通過考古學家們的分析,地球在人類誕生之前,一共經歷了5次生物大滅絕,最近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在6500萬年之前,我們最熟悉的古老生物之一——恐龍,就是在白堊紀的那場大災難中徹底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