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蓋下的威爾克斯地隕石坑,可能造成了2.5億年前生物大滅絕

2020-10-18 地理沙龍

地球是目前已知唯一擁有生命的星球,這源於地球特殊的條件,包括適宜的日地距離、適宜的溫度、擁有液態水、適宜的大氣厚度和成分、穩定的光照和安全的運行環境等等,所有這一系列條件促成了地球上生命的出現。地球上的生命存在時間已經有38億年之久,自從生命誕生以來就開始不斷的進化發展,地球上的生命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從簡單到複雜不斷的演化,直至今日,形成了以人類為代表的哺乳動物。

威爾克斯地隕石坑

在38億年的生命演化史中,地球上的生命進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也有發生大量生物滅絕,從而影響生命演化的危急時刻,我們稱為「生物大滅絕」。生物大滅絕不是指某一物種,或者是某些物種的滅絕,而是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出現整科、整目、甚至整綱(生物的主要分類:界、門、綱、目、科、屬、種,由高到低)的生物徹底滅絕或者僅有極少數個體存活下來的現象,其中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曾經稱霸地球的恐龍,在短時間突然滅絕。

地質年代表

根據目前的科學研究,在地球的生命演化史中曾經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包括奧陶紀末期生物大滅絕、泥盆紀晚期生物大滅絕、 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三疊紀晚期生物大滅絕、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等。其中發生在距今約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古生代末期)生物大滅絕距今約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中生代末期)生物大滅絕最為著名。

恐龍

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是距今最近的一次,此次生物大滅絕造成了全球75%至80%的物種滅絕,同時也造成了生活在地球已經1億6000萬年的恐龍滅絕,恐龍時代就此終結,至此,我們只能通過恐龍化石來欣賞這種史前巨獸了。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呢?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假說,其中隕石撞擊是最為流行的學說,目前普遍認為在北美洲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發現的一個直徑180公裡的巨大隕石坑,是造成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的罪魁禍首。

隕石坑

如果,造成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的元兇就此找到,那麼造成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的「兇手」又是誰呢?地球表面具有強大的外力作用,隕石撞擊的形成的隕石坑很難長時間保存,在外力作用下,隕石坑很快就會被抹平,最終消失無法辨認。不過,近年來科學家在南極洲以東的威爾克斯地地區,在南極的冰蓋下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隕石坑,由於南極冰蓋的覆蓋,使得該隕石坑免於被外力風化侵蝕。

隕石撞擊

科學家利用衛星以及雷達影像,在威爾克斯地地區1600米厚的冰川下,找到了一個寬度約為480公裡的巨大坑洞,這個隕石坑的直徑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兩倍多,測量顯示該隕石坑大約有2.5億年的歷史了。由此,科學家認為,這個隕石坑可能是由一顆直徑約為50公裡的巨大隕石撞擊而形成,而且此次隕石撞擊的威力遠大於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撞擊,在二疊紀末期,它造成了地球上大約96%的物種滅絕,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5%的陸地脊椎動物滅絕。

三葉蟲

相關焦點

  • 從南極冰蓋尋找氣候變化的答案
    南極大陸面積約為1392.4萬平方千米,其上覆蓋著巨大的南極冰蓋,冰蓋面積約為1229.5萬平方千米,總冰量約為2654萬立方千米,佔世界淡水儲量的70%。隨著全球變暖,南極冰蓋正發生著快速變化,若全部融化可使全球海平面上升58.3米。
  • AI科學新聞|南極冰蓋20年融化19% 企鵝棲息地狀況如何?
    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第一次:奧陶紀—志留紀大滅絕事件時間:古生代奧陶紀末期,距今4.5至4.4億年前。
  • 地球經歷了五次生物大滅絕,會發生第六次嗎?可能是什麼方式?
    奧陶紀-志留紀滅絕事件(第三大)發生時間:4.50億年~4.40億年前,滅絕物種數量:約27%的科和57%的屬滅絕,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是板塊運動,岡瓦納大陸從溫暖溼潤的的低緯度地區進入南極,影響了全球環流,因此全球進入了安第斯-撒哈拉冰河期,也就是雪地地球模式。
  • 在南極找到證據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
  • 最大的一次生物大滅絕,種級滅絕率可能達到了95%
    ▲ Sepkoski, 1984到目前為止,地球歷史上有五次非常大的滅絕事件,它們分別發生在4.3億年前的奧陶紀末,3.7億年前的晚泥盆世,2.5億年前的二疊紀末,2億年前的三疊紀末,以及 我今天主要想跟大家講的就是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5億年前的這一次。古生物學家根據化石記錄進行了一個初步估計,認為這幾次大滅絕的滅絕率基本上都在80%左右。其中最小的一次就是最後恐龍滅絕這一次,可能它的種級滅絕率只有76%。最大的就是2.5億年前的這一次,種級滅絕率可能達到了95%,也就是100個種裡95個都滅絕了,只剩下了5個。
  • 世界地球日:看看地球46億年都發生了什麼
    海生動物主要滅絕事件及分異度變化(據Raup and Seokoski,1982)第一次大滅絕事件:4.50億年前至4.40億年前,約3千米厚的冰層覆蓋了非洲北部和中部地球,以及南美洲的部分地區,這導致洋流和大氣環流變冷,整個地球進入大冰期,85%的物種滅絕,約27%的科與57%的屬滅絕。
  • 距今22億年的澳大利亞雅拉布巴隕石坑,是目前已知的最古老隕石坑
    不過,宇宙中的天體也並不是完全各行其道互不幹擾的,也就是說「碰撞」在宇宙中是十分普遍的,大到星系之間也會發生碰撞,比如我們地球所在的銀河系,這次大碰撞大約將會發生在30億年之後,到時候銀河系和仙女座大星系碰撞之後將會形成一個巨大的橢圓星系,不過這個融合的過程大約需要10億年左右的時間。
  • 1億年前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被成功復活,科學家:不可思議
    而且生命也十分脆弱,任何外界環境發生改變,導致生存條件之一受到影響,都會造成生物死亡、甚至是整個物種滅絕。 例如:地球在歷史上經歷了5次滅絕事件,每一次事件都造成了宏觀生物至少97%的生物滅絕,整個生物圈來一次大洗牌。
  • 肉眼看不見的化石告訴你 2億年前 四川盆地發生了什麼?
    受訪者供圖約2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十分重要的演化事件。原本相連的歐洲-北美-南美-非洲聯合古陸解體,中間出現大西洋開裂。滔滔海水之中,冒出綿延上百公裡的火山群,它們夜以繼日地噴發,濃煙和火山灰遮天蔽日,地質歷史上三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就此拉開序幕……2億年前的四川宣漢,大量蕨類植物孢子和裸子植物花粉被風吹散,飄落河流中,被水流聚在一起,再被沙土「封禁」。
  • 2020年怎麼了?南極出現20度高溫!科學家:企鵝可能很快徹底滅絕
    但是從何一個數據說明我們地球的生物大滅絕可能已經在出現了,因為越來越多生物滅絕或消失已經出現,並且已經可以通過數據來進行說明,在2020年的時候,《生物保護》雜誌就說明了生命滅絕的趨勢。根據芬蘭科學家卡多佐研究的數據指出,在全球範圍之中,昆蟲的滅絕速度已經算是創下新高,約50萬種昆蟲面臨滅絕,它們的消失可能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性影響。
  • 天崩地裂臭氣瀰漫 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圖)
    [2.52億年前的陸地生物]  二疊紀的陸地生物也很豐富  二疊紀時期的地球陸地就是一塊貫通南北兩極的泛大陸,大陸之間緊密連接。這時候的陸地氣候大部分溫暖潮溼,不過在中緯度地區也有一塊寬闊的沙漠乾旱地帶,南極也有一個巨大的冰蓋。
  • 與4.4億年前大滅絕期間海洋生物的時空對話
    ——史前海洋底棲生物演化的一個傳奇腕足類赫南特貝--三葉蟲尖盾蟲動物群(Hirnantia-Mucronaspis Fauna)是4.4億年前生活在顯生宙第一次大滅絕兩幕之間、已知地理分布最廣、延續時間最短的一個海洋底棲無脊椎動物群(圖1)。
  • 陸生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加快,未來20年內滅絕數量將暴增
    根據《科技日報》6月3日報導,在6月1日,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其中指出,目前地球上陸生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可能要比以前認為的快一些,很可能在未來的20年裡,陸生脊椎動物的滅絕速度就可以和上個世紀的滅絕數量相等。因為這項研究表明,該團隊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呼籲,讓世界各國和各國組織都重視,積極採用各種方式來緩解這種現象。
  • 還原6.6千萬年前恐龍大滅絕的場景 親眼見證大滅絕原因 過程 結果
    現在呢,是白堊紀的末期 現在的地球的主人是恐龍,它們已經支配地球1億4千萬年之久,它們驕傲的認為,自己的族群會永遠是地球的主人,會一直繁衍生息下去,但他們不知道的是,就在今天,一場大滅絕將會開啟。將會終結它們的統治。開端是大量的流星開始滑過地球的天空,就像落入水中的石子,其所形成的超音速把地球的大氣振出一波波漣漪,並傳遞至全球。
  • 還有地殼熱量產熱,南極冰蓋的融化風險,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大!
    南極冰蓋下地殼熱量是冰川融化和流動的主要原因,以及它們對潛在海平面上升的影響。更熱的條件能讓融化的水潤滑冰川底部,加速了冰川移動和冰流失速度。然而,由於厚達幾公裡的冰進入基巖會帶來環境、後勤和財務方面的挑戰,因此從來沒有採取鑽芯樣品來直接測量冰蓋底部的溫度條件。
  • 超新星爆發導致3.6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
    對地球生命的進化來說,大滅絕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在撞擊地球,橫行於世的恐龍滅絕,哺乳動物才有機會登上地球生命史的舞臺。但是,這只是眾多滅絕事件中其中的一次。從化石記錄來看,地球生命史上一共發生過五次主要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它們分別是4.39億年前的奧陶紀物種滅絕,3.59億年前至3.7億年前的泥盆紀大滅絕,2.51億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2.01億年前的三疊紀-侏羅紀大滅絕,以及最著名的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古近紀滅絕。
  • 3.6億年前的超新星爆發,造成地球過半的生物滅絕? | 環球科學要聞
    將環球科學設為星標周一至周五第一時間掌握最新鮮的全球科技資訊· 古生物學 ·超新星爆發導致3.6億年前的大滅絕圖片展示了超新星爆發壓縮太陽風(藍色圓圈為地球軌道,中心紅點為太陽)圖片來源:Jesse Miller3.6億年前,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5次大滅絕事件之一——泥盆紀大滅絕發生了。主流觀點認為,全球變冷事件誘發了此次造成近80%海洋物種滅絕的事件。
  • 南極冰蓋崩塌曾令海平面上升9米引發全球性洪水(雙語)
    波士頓學院的古氣候學家傑裡米·沙肯告訴《科學》雜誌,令人擔憂的是「南極西部冰蓋可能不需要巨大的推動力就能移動」。   他警告說,過去20年裡冰蓋上的冰消融可能不是一個「短期現象」,而是大崩塌的開始。   According to some studies, the ancient ice sheet collapse caused sea levels to rise as quickly as 8 feet a century.
  • 2億多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幾百萬年的雨,一半的生物從此滅絕
    前兩周,由於受到冷空氣的影響,全國大部分地區都處於一種陰冷潮溼的天氣。濛濛細雨,猶如人的情緒般,剪不斷理還亂,整天下不停。這種天氣對需要上學和工作的人兒來說,簡直是一個折磨,每次出去都需要帶著一把雨傘,不然的話,肯定會淪為「落湯雞」。